1、比一比,再组词。
冠_______ 增_______ 浆_______ 孤_______ 凝_______
寇_______ 赠_______ 桨_______ 弧_______ 疑_______
2、把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
(5)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
(6)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
3、词语填空。
“瞻仰”是指____地看,可以说“瞻仰___”。像这样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你试着填一填。郭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____了一遍,大概____了我们的作业之后,才开始上课。他先让我们快速地____了一遍课文,接着又让我们____了与课文有关的一段小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4、把句子补充完整。(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5.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郝副营长是战斗英雄,战斗经验事富,简述他用火光暴露自己位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我觉得郝副营长是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在长征中表现了那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练习。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吾曹:我等,我辈,我们。③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1】下列对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A.指人民的困难和痛苦。 B.因为疾病引起的痛苦。
C.对敌人的憎恶厌恨。 D.指心中的悲伤之情。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稍微 B.微小 C.少许 D.一些
【3】你觉得牵动作者心情的是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这首题画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1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阅读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望湖楼望的是杭州西湖。
B.本诗描绘了在望湖楼看到的夏季暴雨奇景。
C.“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D.“望湖楼下水如天”描绘了暴雨时的美丽景色。
(2)第一行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它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以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丈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
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多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花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在第3自然段的“□”中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3】文中写山茶花的美,先写山茶花的____________美,再写山茶花的_________美。
【4】山茶花骨朵的特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索桥的故事
巴金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像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响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1】《索桥的故事》重点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结尾“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具体指什么?用“ ”找出与它照应的语句。
【2】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说“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章片段,完成习题。
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吗
①近日,CCTV-4“中国新闻”栏目称“吃方便面等于喝油”,情况确实如此吗?
②为了弄清油炸方便面究竟隐藏多少油脂,有关人员进行了实验。实验员首先将方便面捏碎放入烧瓶中,随后在烧瓶中加入适量的石油醚溶剂,萃取出20毫升油,重约15克。对此,实验人员表示,这些只是方便面面饼中所含的油,还不包括调料包中的油。买验结论是,一包油炸方便面的含油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油量,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并不夸张。
③上海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表示,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科学性,方便面的确含油量很高,阅读包装上的食品标签就能知道。以某品牌一款红烧牛肉味油炸方便面为例,一包129克的方便面,105克的面饼中含有20克脂肪,24克的调料包中含有11.7克脂肪。陈霞飞指出,这里写的脂肪其实就是油脂,也就是说,连汤带面吃一袋方便面会吃进31.7克的油脂。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应该控制在25-30克。可以说,吃这样一包方便面,一天的用油量就超标了。
④油炸方便面含油量高,那么非油炸方便面含油量如何呢?阅读同品牌一款红烧牛肉味非油炸方便面的食品标签后发现,包装注明每100克产品含脂肪8.6克,可以说这包面饼75克、配料23克的方便面,含油量约等于8.6克,确实远低于相同味道的油炸方便面。
⑤对此,陈霞飞表示,非油炸方便面相对健康,但也不能多吃,无论油炸还是非油炸,方便面只可用于就餐不便时补充能量,不能提供足够营养。实在想吃时,最好用锅煮,每次只放料包的1/3,再加些青菜、鸡蛋、肉类,且最好不要喝汤。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方便面
B.方便面营养差
C.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吗?
D.方便面含油量高,最好少吃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出一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相对”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要科学饮食。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十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1】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象它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明短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夏天里的成长》选段,回答问题。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这段话围绕中心,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夏天里的成长。
【2】“叭叭”本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的象声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照例写一句。
昨天是__________,今天是__________,明天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这段话,让你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夏天里的成长》,说说你对“以立意为综,不以能文为本”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牵着母亲过马路
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啊!”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耐心地听她诉说。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经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的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喜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
(2)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七自然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两次“喜”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文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过马路的情景。
B.文章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指祖国母亲。
C.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
D.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4】生活中,你的父母也为你做过许多事,回忆一下,仿照文章第五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写法,选择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写几句话。注意要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改为双重否定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21、习作百花园
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得到启发。请你写一篇作文,通过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或者给你的启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