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盼》一课围绕题目“盼”写了四部分内容:喜获新雨衣、天天盼下雨、____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小标题)

2.《夏天里的成长》的中心句是“_________”,课文围绕这句话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作为例子,表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2、经典诗歌默写。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2)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3)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翊《寒食》)

(4)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理解与运用,根据要求填空。

(1)《三国演义》、《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深深地感染了中国人民,他除了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也有“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的一面。

(3)送别友人可用诗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告诉我们虽年老但并不消极悲观:“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同时,我们也要珍惜时间,深深记住汉乐府《长歌行》中的一句诗歌“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往往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寄托在月亮上,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三篇小说,分别是《桥》《穷人》和《在柏林》,其中的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3)遇到困难,共产党员怎么能退缩呢?

(4)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A.拟人 夸张 反问 比喻

B.拟人 比喻 反问 对比

C.拟人 夸张 疑问 比喻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____________为代表,“千山”以____________为代表。

【4】翻译下列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领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7】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①新社:春社,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在立春后、清明前。②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③元:同“原”。④斗草:古代妇女玩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这首词的上阕依次描写了燕子、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春天的景物。

2请把这首词中描写东邻女情态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与时令相符的景物的变化,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B.词的下阕写人,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及情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

C.“疑怪昨宵春梦好”一句表现了东邻女对远方行人的思念。

D.这首词美在情景,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流丽。

8、古诗赏析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主,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麟般整齐排列。

【1】了解诗人通过写哪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补全下列思维导图。

 

《江上渔者》

《陶者》

《农家望晴》

人物: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首诗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首古诗。

(1)《江上渔者》一诗将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反映了渔民______________

(2)《陶者》一诗将“______”与“______”两句进行对比(用原诗句回答),写出了_________,体现了当时社会的________

(3)《农家望晴》一诗中“白发老农如鹤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鹤立”一词比喻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__的心情。

【3】下列对三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君看一叶舟”中的“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很小。

B.“鳞鳞居大厦”一句中的“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C.《农家望晴》一诗中的“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喜悦的。

D.这三首诗都是悯农诗,写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生存的不易。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三首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草原风光

B.马上迎客

C.依依话别

D.主客联欢

【2】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把________比作“无边的绿毯”,把________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鲜明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3】读()中的句子,找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并找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的好处是(    

A.赋予景物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生动形象

B.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4】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来写草原景色的。这使我联想到了诗句“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所展现的画面。

10、课外阅读。

可爱的海淀

①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部,全区面积约430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最宽约29千米。海淀区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科技产业发达而著称。

②海淀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这里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波光粼粼的昆玉河,有如诗如画的颐和园,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众多的风景名胜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③海淀区文化资源居全国之首。这里高校林立,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0多所高等院校坐落其中,有“大学城”之称。这里汇聚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200多个,其中科研技术人员近40万,院士400多位,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

④海淀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文化资源优势。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诞生在这里,它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在20余年的发展中,海淀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不断增长,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集团已经在海淀园内形成。这些集团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等渠道与国际接轨,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⑤如今,海淀区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进。可爱的海淀已成为北京的旅游名胜区、文化产业区和科技创新区。

【1】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海淀区的“可爱”。

【2】短文的表达结构是(        

A.先总述后分述

B.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C.先分述再总述

D.按不同方面叙述

【3】第②段列举了众多风景名胜,是为了说明海淀区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第③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是为了表现海淀区的____优势。海淀区被人们称为“大学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是围绕第________句话来写的。从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以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企业集团在海淀园内形成可以体现出来。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

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选自《读者》2013年第1期)

【1】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①但他在我最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作者是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他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本文即属于他讲的故事,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这位王老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草原》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空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明朗,使我想高歌一曲,表  示我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走在里都像绿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的小。在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立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趣。

们访问的是巴尔虎旗。汽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是草原。草原上行十分洒,只要方向不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一点音,也看不么东西,除了些忽忽落的小。走了久,远远地望了一迂回明如玻璃的——河!牛羊多起,也看到了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的,远处的小丘上出了一群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襟飘带舞,像一彩虹向我们飞过为是主人到几十里外客。到我,主人立刻拨转马头呼着,飞驰着,在汽左右前面引路。寂的草原热闹车声成一片。跟着马飞过小丘,看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多匹辆车。人很多,都是几十里外乘或坐车来看我的。主人下了,我下了。也不知道是的手,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言不同,心可是一。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我的,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的,就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上了。主客都腿坐下,都有貌,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的手羊肉。干部向我敬酒,七十的老翁向我敬酒。我回敬,主要再杯,我再回敬。这时候鄂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大方,又稍有点来给客人唱民歌。我同行的歌手也赶唱起,歌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听者总会露出心的微笑。

后,小表演套摔跤,姑娘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也舞的舞,唱的唱,且要蒙古。太偏西。也不肯走。是呀!蒙情深何忍,天涯碧草

1本文主要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表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马海燕)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的《5G时代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量化研究》报告发布会16日在北京举行。报告指出,受访者阅读新闻使用最多的是智能手机,占99.82%。

匡文波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武汉、西安、长春三个二线城市,保定、岳阳、韶关三个三线城市,开展了关于“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网络问卷调查,共有效回收样本16108份,并对其中100名网民做了深度访谈。

报告显示,受访者每天获取新闻信息,75.25%来源于微信,39.02%来源于抖音,26.61%来源于今日头条,20.03%来源于微博,纸媒、电视和其他只分别占到0.68%、6.56%和4.24%。

匡文波说,以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本项调查显示,传统媒体的衰落,比我们预想的速度要快得多。

谈到微信为什么会在新闻阅读中占绝对优势,匡文波表示,微信通讯录中的人,都是用户自己熟知、知晓的人,属于强联系传播,所以导致用户对其新闻信息的信任度高。

报告预计,5G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的使用率还会减少,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的使用率会增加。

材料二

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围绕手机上网话题,对12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材料三

2019年12月5日,记者从浙江嘉兴高速交警处获悉,G92杭州湾环线高速杭州方向日前发生三车追尾,三辆大货车不仅撞成“三明治”,撞伤二人。经现场勘察和事后调查,事故起因竟是中间车辆驾驶员行车操作手机导致。

2016年4月19日,安徽六安一个两岁幼童在小区玩耍时不慎进入车辆盲区,母亲因使用手机未及时发现,幼童不幸身亡。

2016年1至10月,上海市共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690起,其中由开车接听电话、玩微信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引发的死亡事故高达204起,占29.6%。而一直为市民所诟病的“酒后驾车”导致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为19起,占2.8%。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5G时代的到来,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始衰落。

B.统计显示,约80%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中,社交方式排第三。

C.根据调查,每天上网10小时以上的大学生约占调查人数的9%。

3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阅读:

(1)要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可以阅读材料_____

(2)想要了解当前国内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可以阅读材料____

(3)如果想要通过有效的媒体,发布关于安全使用手机的宣传资料,可以阅读材料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年级学生王艳阅读以上材料后,结合人们生活中使用手机的情况,想给家人写一份《关于合理使用手机的倡议书》,请你帮她提出两条具体的倡议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如果将选段画成一幅画,请你给它取个名字_____________

2选段主要讲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风俗习惯,蒙古族还有其他的风俗习惯,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场面描写,就是既要有整体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的具体描写。请根据你的理解,用“_____”画出的描写,用“~~~”画出的描写。

4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有什么话想要对蒙古族人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见人很害怕。闰土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北斗三号,天问一号,月兔五号;从一箭双星到一箭十三星,几代航天人辛勤耕耘,永不止步。我们一样努力,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都是宝贵的财富。

有人认为丰富的知识是财富,有人认为纯真的友情是财富,也有人认为善良的美德是财富。其实,挫折、勤奋、诚信、开心、包容……都是财富。请围绕“财富”这个中心,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要想清楚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