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真有意思,根据文言文中学过的字,能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比如知道了“为是其智弗若与”中“弗”的意思,我们可以猜出“视而弗见”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
2、我能读语段,在拼音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正确、漂亮的字词。
10月1日的清晨,爷爷shāo wēi( )吃了点饭,就换上最喜欢的对jīn( )衣,端坐电视机前,一边给我讲革命人士dǐ yù( )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一边准备观看阅兵典礼直播。当看到tǎn kè( )、导弹、飞机等先进武器时,爷爷热血fèi ténɡ( ),直lūn( )着胳膊叫好。我的内心也激情pénɡ pài( ),感慨着祖国的强大。
3、按原文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
(2)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改也。
(3)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全面的,充分的。____
唯独害怕;只怕。_____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_____
5、修辞方法判断。
⑴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 )
⑵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会忘怀吗?不,永远不会。 ( )
⑶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像无数小精灵在快活地眨着眼睛。 ( )
⑷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 )
6、1929年的早春,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后来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1933年夏天毛主席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请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①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词中哪几句描写了大柏地雨后的美丽景色?请画上横线。
【2】“彩练”指的是___________“斜阳”指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作者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舞”字,使本为静态的彩虹活了起来。
C.“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点出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山川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它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
A.攀(五岭) B.越______ C.渡______ D.夺______ E.翻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B.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C.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下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片段内容,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根据诗意,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关联词。
有的人______活着,______他已经死了;有的人______死了,_______他还活着。
【2】本小节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含义全然不同,请将正确的理解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序号)。
A.作者的鄙视和轻蔑 B.作者的肯定和赞美 C.作者的痛恨和咒骂 D.作者的惋惜和怀念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____________, 第二个“活”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死”字,充满了_____________,第二个“死”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有太阳味的童年
①我的爸爸从来不发火,一辈子总是心平气和。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独特。
②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看。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正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和事,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不错。”
③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的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yú),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还布置个荷花池,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了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我突发奇想,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去了,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④刚进小学时,我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成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围起来。爸爸劝我回到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蚂蚁会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⑤还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会摇摆。当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是个爱说谎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葵跳舞。见同学嘲笑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就不愿意去学校了。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方嘴里塞一颗糖。爸爸说这叫堵嘴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⑥我庆幸爸爸用独特的教育方式,使我拥有了一个有太阳味的童年。
(文/秦文君)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欣喜: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而复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对“我”的恶作剧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中的这件事是指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第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的生活带着太阳的味道。
B.童年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C.童年的生活是那样幼稚可笑。
D.童年时爸爸的爱让“我”感到温暖。
10、阅读《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完成练习。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国会)园区位于北京的延庆。其中的中国馆,是北京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特别值得一游。
中国馆选型别具一格。①远看好像一柄如意融于山水之间。数万根金属梁柱拼接而成的金色超大型双曲面钢屋顶覆盖下的主馆,像是如意的柄身;馆外东西两侧、14 万立方米的五彩梯田,仿佛如意的柄端。自古以来,如意就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中国馆取名为“锦绣如意”,它的文化内涵就是:万事顺利,吉祥如意。
中国馆不仅外形亮眼,还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五彩梯田的建筑结构具有保湿隔热性能,使得覆盖于梯田之下的大部分展馆冬暖夏凉;地上地下都有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大多用于梯田灌溉,形成了生态微循环:馆顶安装的1056块光伏玻璃,在没有直射光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电,点亮了世园的夜晚。更值得一提的是,展馆利用地道风技术,使地道降温,为展厅换气。这一技术的应用,使整个场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绿色建筑。
除了绿色、环保、节能,中国馆的展览内容还非常丰富。来到北京展厅,你会步入一个京味儿十足的四合院,春的玉兰、夏的月季、秋的桂花、冬的腊梅在院中同时开放。走进云南展厅,②你会看到展厅正中央一只高度近4米的巨型孔雀,它身上五颜六色的羽毛由十几种不同种类、共计3000 多枝鲜花组合成……除了能饱览祖国各地的园艺精华,你还能看到艺术家用插花、绿植、苔藓等布置,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植物画卷。这植物画卷是艺术家从我国两幅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中获得的文化元素和创作灵感。
【1】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总起全文
D.首尾呼应
【2】阅读短文,中国馆“特别值得一游”的原因不包括?( )
A.造型别具一格
B.科技含量高
C.是祖国的象征
D.展览内容丰富
【3】文中有两处画“ ”的句子,第①处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第②处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公德
波儿:
①你寄来的“成绩报告单”,我看过了。你的功课做得都不坏,先生给你的品评只有两科是中等,次等的一科也没有,这使我非常欢喜。
②但是,先生在“行为”的格子里给你填上句话,“须注意公徳”。什么缘故呢?先生写得这样简略,我无从知道你近来对于公德疏忽到怎样。不过,既经先生特别提起,你的疏忽一定很不轻了。
③公德确然应当郑重注意。疏忽了公德的人常常会妨碍他人。许多人在一起,如果彼此互相妨碍,还能好好地生活下去吗?所以大家要守公德。公德两个字包含着好几项意义,最起码的一项便是不妨碍他人。妨碍他人的人是不配在人群中间生活的。
④你在学校里走进教室去,曾经把门砰的一声关上吗?如果这样,你就妨碍他人了。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有的看书,有的写字,都在那里用心思,给你这样砰的一声,他们的脑筋受到这刺激多么难过呀!
⑤你在公园里看见了新开的花朵或者可爱的枝条,曾经随随便便折在手里吗?如果这样,你就妨碍他人了。到公园去玩的有不知多少的人,他们都爱看新开的花朵、可爱的枝条,给你这么随随便便折在手里,他们的心里感到多么失望、多么懊恼呀!
⑥你不要说这些是最浅近的道理,在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就听熟了。最浅近的道理往往最容易忽略。何况公德不是听熟了就算的,要实做才行。你自己不妨去想一想:对于关一扇门,游一回公园这些小事情,都能依照公德实做,不妨碍他人了吗?
⑦能够在每一件小事情上不妨碍他人,成为习惯,在大事情上也就不至于妨碍他人了。社会上那些为非作歹、贻害大众的人,他们小时候一定是不注意公德的孩子。
⑧听先生的话,听我的话,注意公德吧。从不妨碍他人入手,随时随地实做,务须养成习惯。隔些日子,再给你讲公德其他方面的意义。
父亲
二月三日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确然(_________) 累次(________) 务须(_________)
【2】下面关于“公德”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 依照公德去做就不会妨碍到他人。
B. 不妨碍他人就是公德全部的意义。
C. 公德往往是最浅近的道理。
D. 守公德需要长期注意养成习惯。
【3】父亲在信中跟波儿说公德的缘由是( )
A. 在人群中生活守公德特别重要。
B. 波儿在学校里重重地关门刺激了同学们脑筋。
C. 先生在成绩报告单中提醒波儿要注意公德。
D. 担心波儿长大后成为贻害大众的人。
【4】下面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安排在文中第(_______)自然段后面最合适。
从不能实做到能够实做,是要经过累次的注意的。现在单把关门这件事情来说,你每关一次门,自己心里就注意到:“我得轻轻地关。”注意的次数多了,轻轻地关成了你的习惯,你再不会把他人的脑筋刺激得难过了。
【5】在信的结尾,父亲总结了注意公德的三个要点:从不妨碍他人手、_____、_____。前文中阐述注意公德要“从不妨碍他人入手”的是第(________)到(________)自然段。
【6】正文的第④.⑤自然段用相同的写法分别举了一个例子,表达亲切自然而又语重心长。请你照样子来写一段话,劝一劝不守公德的人。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 )地娇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握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tā( )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排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填空。选段出自文章《桥》,本文的体裁是_____。文章的标题虚实相生,既指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着_____才是保护他人生命的真正的桥梁。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放肆( )地舔着人们的腰 那木桥轰地tā( )了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如果老汉能喊,喊出的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只有科学家才能做研究吗?》,做题。
笨笨来到美国之后总是让爸爸觉得惊奇。这不,电脑上的资料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又吵着让妈妈带他到图书馆查资料,说什么要搞一项研究。爸爸听了,心中觉得好笑:我一个博士都研究不出什么名堂,一个小毛孩子能搞研究?奇怪。但爸爸想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就没有阻止。
妈妈耐不住笨笨的央求,母子俩驱车来到社区图书馆。只见笨笨面前堆着一摞几乎比 他还高的书。他聚精会神地翻看着每一本书,时而凝眉思索,时而低头奋笔疾书,时而绽放出会心的笑容。笨笨研究的是蓝鲸的食物,蓝鲸吃什么已经查到了,可它是怎么吃东西的呢?笨笨在书架上左找右找,时间一分一秒地在书页间溜走,他仍然没有发现任何一本书谈到蓝鲸是怎样进食的。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要闭馆了,怎么办呢?
笨笨求助于咨询台,得知迈阿密大学图书馆或许会有谈到这个问题的藏书。笨笨喜出望外,和妈妈一起匆匆赶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母子二人抱着十几本介绍蓝鲸和鲸家族的书回到了家中。
随着笨笨对蓝鲸研究的深入,每天的饭桌就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课堂。笨笨常常边吃饭,边眉飞色舞地向爸爸妈妈讲述他的收获。说实话,爸爸妈妈以前除了知道蓝鲸很大以外,什么都不清楚。现在,在蓝鲸研究方面,笨笨成了家中最博学的“老师”。在他的面前,爸爸妈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才疏学浅”。
笨笨终于完成了他的研究报告——《蓝鲸》。论文总共有三张纸:封面,论文正文,封底。封面上画着一头就牙咧嘴、摇头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嘴边画着一群仓皇逃命的鱼虾,几分童真,几分想象。封面的左下方写着他的英文名字。论文共分四个部分:一般介绍,蓝鲸吃什么,怎样吃,以及蓝鲸的非凡之处。
每一部分不过寥寥几句话,似乎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但是用词相当凝练。这是笨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也是爸爸妈妈见过的最简短的报告,当然这也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篇论文。
(选文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疏学浅 ( )①清除阻塞使通畅;②不熟悉,不熟练;③空虚。
喜出望外 ( )①可庆贺的事;②快乐,高兴;③爱好。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阻止——( ) 童真——( ) 简短——( )
【3】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4】笨笨完成这篇论文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开始_____,接着— ________________, 再到后来_______________, 最后成文。
【5】本文的标题是一个问句,读了这篇短文,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轮椅上的霍金(节选)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他的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地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1】这个片段从哪几个方面写霍金的“身体彻底变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中“标志性形象”指的是________。
【3】找出片段中的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突出了________。
【4】片段末尾连用两个“必须”,让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16、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冷 热 快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21、作文天地。
题目:暑假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