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字典我会用。(5分)

在字典中的常用解释有:A. 人的外表或举动;B.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C.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隆重的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这句话中的应取第二种解释。请根据这种解释回答问题:这个仪式的程序有三步每一步分别是:

 

2、用心倾听

1.峰峰矿区首届冰雪运动会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届冰雪运动会设计一条宣传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2)《书湖阴先生壁》中山水本是无情物,但诗人把青山绿水写得灵活生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年春节疫情爆发,中国人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正如鲁迅先生在《学界的三魂》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4)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光曲》)

4、看拼音,写词语。

jū shù          yì lì        gē da         fèng xì           shùn ji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近义词:庄严——__________

反义词:雄伟——__________

2.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近义词:热烈——__________

反义词:热爱——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树,

朵朵花开淡墨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吾家:我家,我们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头:边上。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重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痕:痕迹。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这里也指清高的气节。满乾坤:(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之间。

1.这是一首( )

A.题画诗 B.写景诗

2.诗中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三、四两句写梅花的(   )

A.高风亮节  B.形态

3.诗中()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世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A一、  B

 

7、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拓展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

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撰(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绞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散碎的金银)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清种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作水饺。”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举国皆然:______________

【2】“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请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这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可知饺子作为_______食品,受到人们喜爱,在_______ 时吃,寓意___________,以示___________ 

【4】除了贺岁吃饺子,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吃什么食物,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饺子的名称“取更岁交子之义”。(_______

(2)饺子最早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_______

(3)饺子可以蒸或者煎着吃,用水煮的话就叫“水饺”。(_______

(4)饺子又叫“角子”“粉角”“扁食”等。(_______

10、课内阅读。

《草原》文段选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草原》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__,字舍予,被称为________。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希腊有一位大,名叫格拉底。一天,带领弟子到一块麦。那正是成熟的季,地里是沉甸甸的穗。格拉底弟子们说:“你们地里摘一最大的,许进,退,我在地的尽头你们

弟子了老的要求后,就走地。

地里到都是大,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向前走。看看一株,摇头看看那一株,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在前面呢。,弟子着摘了几穗,,便掉了。他们总会还很多,完全有必要早地定

弟子低着往前走,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一段时间

突然( )大家听到了格拉底老的( )如同洪一般的( )你们( )这时,手空空的弟子才如初醒。他望了望麦垄,株小麦摇晃着,似乎在嘲笑他

格拉底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格拉底的弟子听了老,悟出了这样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地里行走,也在找那最大的一个麦穗。有的人到了那饱满”,就不失机地摘下;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失良机。,追求的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1的意思是( )

定取舍;一定取。

2在第五自然段的( )上恰点符

突然,大家听到格拉底老的、如同洪一般的(  )你们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才如初醒。

3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么会两手空空

 

4格拉底的弟子悟出了什道理?线画,并结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格拉底提出许进退的要求?

 

 

6格拉底让学生到地里摘最大穗的用意是什

 

 

 

12、拓展阅读。 

汉字的优越性

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

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木耳”“白马过方隙”“白璧无瑕”等100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汉字表意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荫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g”,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

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其他四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1】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________

(2)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________

【2】汉字在文化方面与交流方面有哪些贡献(   )(多选)

A.继承中华文化。

B.维护国家统一。

C.引进外来文明。

D.促进国际交流。

【3】汉字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体现在哪五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

【5】找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再写出你读完这个句子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直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14、课内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

金灿灿   亮闪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3】用“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5】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__海南___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一眨眼就到了。(仿写句子,用上夸张的写法)

他三天没吃饭了,特别饿。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问妈妈:“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饺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想是树,为你撑起绿荫;梦想是光,照融寒冬白雪;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一个排比句)

16、句子广场。

(1)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功课必须学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18、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从“科技、运动、旅行”中任选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