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句子写成语。(8分)

1)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都没有了。

2)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3)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4)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2、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起来,并改正。

1聊天 橱房 耐心(  )

2悦耳 解释 摩法(  )

3召换 嗓音 谋面(  )

4联系 修理 蜜语(  )

 

3、古人喜欢吟诗作赋,在下列情景中,你会即兴吟出哪句诗词呢?

(1)下春雨时:__________

(2)夏夜听蛙:__________

(3)秋天到了:____________

(4)下冬雪时:___________

(5)登楼望湖:__________

(6)农家赏景:____________

(7)黄河观瀑: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páo xiào     gān zào     jì gāo yì chòu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 ( ) ( )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石灰吟》一诗中,深山里的石头变成石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严峻考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请用诗句中的词语填空)。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借石灰来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绝句》中,体现作者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活动四:朗读古诗,抒发美好情感。

【1】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让人心醉的美景,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生态之美。同学们围绕这两首诗开展了学习交流。下面的说法中,你不同意哪个说法。(     

A.白居易的《鸟》中有一个“子”字,指的是小鸟。

B.白居易觉得鸟和人是一样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

C.杜甫的诗作,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

D.杜甫的诗作,描绘了他眼中山山水水的美丽景象。

【2】一位同学想通过朗读《鸟》这首诗,表达诗中蕴含的情感。结合诗句的意思,你觉得他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感激之情

B.怜爱之情

C.赞美之情

D.悲伤之情

【3】同学们发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两行诗句中的词语,有两两相对的特点。一位同学联想到了一副描写自然生态之美的对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可惜他只想起了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你觉得下联可能是(       

A.百鸟归来气象新

B.千山万水入画来

C.近水遥山皆有情

D.南北西东万里程

7、课外阅读。

雨之歌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⑧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第⑤段中的韵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为什么“我哭”、“山河乐”,“我掉下来”花草“绽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第六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诗人连用两组排比句,将“雨”同“爱情”进行了类比,请结合课文,谈谈他是怎样“何其酷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这两句诗中“磅礴”的意思是( )

A.(气势)充满

B.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2】这两句诗是一组对偶句,与“腾细浪”相对应的是( )

A.乌蒙磅礴

B.走泥丸

【3】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山势险峻,这是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_________”“泥丸”形容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ruǐ)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yùn)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了“四种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花,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的花苞 ___________的花瓣  

___________的花蕊 ___________的种子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横线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 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 直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5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

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A.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B. 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11、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xiè)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这篇短文按照_________结构,依次介绍了苏州园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谈谈对下列句子加点部分的理解。

①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据说”“绝大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是常用的阅读方法。请结合短文,完成下列任务。

①向朋友简要介绍苏州园林,说清楚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苏州园林中你最欣赏的一个方面,写清楚欣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A①不必说碧绿的莱qí x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jí jǐ)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听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zăn 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己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看,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A段文字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应放在①——⑦何处? _____(填序号)

3A段文字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两件你最感兴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停)在菜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飞)向云霄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

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童年生活是趣味盎然的,请模仿下面例句,根据自己的感受续写两句。

童年是追蝴蝶的嬉戏,童年是捅蜂窝的狼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       )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给文段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段采用第________人称方式写作,这么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欣赏。

指纹的奥秘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儿种类型:不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型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型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②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100多年的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自了好朋友。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只要用手指按一下指纹感应器,它就可以判断解锁的人是不是“主人”,从而选择是否解锁,既便捷又安全。

③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断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             打比方

B.分类别             作比较

C.作比较             打比方

D.举例子             打比方

【2】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A.指纹

B.指纹的用途

C.指纹的奥秘

D.指纹的类型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利用指纹的特性为生活服务,既便捷又安全。

B.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C.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如果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指纹就可能会相同。

D.各人指纹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是有差别的。

【4】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指纹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自然段中的“据说”能删除吗?为什么?短文第③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11分)

(1)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这两句子都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请把上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4)用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温和(表示气候):

温和(表示态度):  

 

18、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微笑、诚信、旅行、运动等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拟一个,来表达生活的美好。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注意把原因写具体。

② 中心明确,行文通畅,正确使用标点,力求写生动。

③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