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fěi cuì   chú chuāng   shū jí jiàn  wēi zhī  zhù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大海  (   )的琴声

(   )的月光  (   )地发现

(   )地散步  (   )地弹奏

 

3、我最喜欢的文学家是 ,我读过他(她)的书是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是   他发明了 我最喜欢的名言是

  最令我感动的人物是   因为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 严肃——(   )

安静——(   ) 忧虑——(   )

嘶哑——(   ) 干净——(   )

抱怨——(   ) 担心——(   )

 

5、鲁迅,原名___。《少年闰土》选自他的作品《___》。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我认识了一个______的鲁迅。《___》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从中我知道了鲁迅是一个___的人。我还积累了一句鲁迅的名言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姓名),诗句“日暮客愁新”中“客”是_____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_____”,时间是“_____”。(用原文回答)

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愁思的五言绝句。

B.一二两句直接抒发日暮无归的惆怅。

C.三四两句由近观到远眺,寓情于景。

D.统领全诗的是一个“愁”字。

8、古诗词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气愤

B. 生机勃勃的局面

C. 发怒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就恋这把土

黄土。苍茫的北京,如此稔熟。 

我深深地爱她,一把把黄土组成的土地,便是我的家。我生在黄土地上,在黄土地上长大,黄土黄风中练就了我的意志与情怀……黄土地上,有数不胜数的中华文化的史传――    一把把黄土掺合着血汗组成的长城,莽山中飞舞一个民族的魂灵。一把把黄土的拥抱中黄河的浪涛一声声张扬龙的精神,一把把黄土中巧雕出的莫高石窟,展示了中华的文化艺术。一把把黄土铺积的丝绸之路,咏不完华夏的史传。一把把黄土堆积的沟沟壑壑坑坑峁峁的高原更映照龙的性格。 

一把把黄土塑造了西北汉子与女人的形象,沉幽幽的信天游中有他们的风格更有希望与追求。一把把黄土塑起了中华先烈的丰碑,铸就了中华民族永恒的雕像…… 

呵!古老的黄土地上,黄河,长城……冶炼高原人的傲骨。呵!我深厚的西北黄土地呀。那把把黄土铺成的院落中,堆积的山野中,高原骄子挥舞着咚咚的羊皮鼓,使单调的黄土地更增添了色彩。 

羊皮鼓声中诞生了闻名古今的三李,羊皮鼓声中生出了和黄土地一样 的威武,羊皮鼓声中孕育了和黄土地一样     的物产,羊皮鼓声中谱写了和黄土地一样的诗篇,羊皮鼓声中生出了先人光辉的篇章……羊皮鼓是黄土汇集的诗韵与谣歌,这是高原人所执著追求的,他们并没有忘记脚下踩的仍然是黄土,他们深深拓荒的仍然是一把把黄土呀…… 

翻开历史的篇章,重温先人的业绩。羊皮鼓声还没有淡去,信天游仍在飘扬,信天游的粗犷豪放挥扬出一个跨世纪的步调,震撼黄土地的精灵。    黄土地的诗篇那么苦涩深沉而又浪漫豪放。黄土地的生灵更是雀跃,而并没有旷达神圣般的沉默。 

豪迈、倔强、羁放的黄河浪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黄土地上奔驰,永不停蹄。而生灵们,却没有怯弱,他们更雄迈,在苦辣辣的船工号子中,追寻着黄河的灵魂,乘风破浪,如一个个负重的浪游者。将思维的触须伸进黄土的深层,在历史的深层,我触到了强大的脉动。    我挚爱她,这位刚强的汉子而又温柔的母性。一把把黄土的业绩,刀枪剑影,血雨腥风,一场场历史的征战,铸就了黄土的风格,那是黄土地的形象,将在沸腾中思索、奋进……  我爱她,我深深地爱她,她孕育了我,造就了我的整个灵魂,更是我恋情的家。我们的高原人更是如此地痴情,他们死了也要躺在黄土地中,就因是恋这把土呀!

1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2请把下列最适合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缺处。 

A 豪迈    B 丰厚     C 粗犷

3如何理解黄土地的诗篇那么苦涩深沉而又浪漫豪放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死了也要躺在黄土地中”“就恋这把土;也有人说,黄土地贫瘠、闭塞,死

守着没有出路,要走出去。对这些说法,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 就喜欢看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以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等古今中外名著 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 可是后来 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 苦书 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别无嗜好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

古稀之年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文中划线句子中“本本”将“本”叠用,表示____________,这里的“苦书”是指__________,从中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4】“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其中“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___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的“书香”是指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提到“缕缕书香”,这种写法是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至少写两条)_________

【6】“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父亲留给了我们些什么呢?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白桦林的低语(节选)

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你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1看林人为白桦林做出的牺牲,选文没有提到的是(  )(多选)

A. 强忍烟瘾   B. 严控酒量

C. 不看书报   D. 不听歌曲

E. 不畏辛苦   F. 不怕寂寞

2这些牺牲表现了看林人(  )的品质。(多选)

A. 忠于职守   B. 意志力强

C. 爱岗敬业

12、阅读《喜旺的年》一文,回答问题。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福满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这个消息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有高血压,平日里,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④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那时,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⑤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居然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

⑥“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

⑧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他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便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然后又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的鼻子一酸!

爸爸妈妈已经有三年没有回来过年了,那年自己才6岁。他们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委屈地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儿?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1】联系上下文,第⑩段中“喜旺的鼻子一酸!”是因为(     

A.爸爸妈妈脚步太匆忙

B.自己跑得太快有些难受

C.爸爸妈妈居然没认出自己

D.没有喊爸爸妈妈

【2】喜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下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胆小而又坚强

B.孝顺而又爱耍小脾气

C.调皮而又倔强

D.孝顺懂事而又渴望爱

【3】下列句子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熬”流露出喜旺等待爸爸妈妈回家的兴奋与期待。

B.第⑨段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爸爸妈妈想早点儿到家与亲人团聚的急切心情。

C.第段中“想到这些”指喜旺想到爸妈只顾工作不管自己而生气流泪。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写了喜旺盼父母回家,相见却未认出,委屈落泪,表现了乡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之情。

B.喜旺的心情经历了“害怕→兴奋→担心→忐忑不安→兴高采烈→委屈”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因为爸爸妈妈回家后没有给他带礼物。

C.文章主要表现了农村孩子过年时快乐而热闹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5】文中第①、⑤、自然段中都描写了“雪”,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自然段最后一句里面,喜旺没有叫爸爸妈妈,如果他叫了爸爸妈妈,故事情节的发展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请展开你的想象,把第⑧自然段改一改,改成喜旺叫了爸爸妈妈……尽量用上准确的词语来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这段话中属于写实的句子有______;属于联想的句子有_______。(填序号)

【2】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

D.舒缓——激越——突变

【3】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从“恬静的脸、睁得大大的眼睛”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举行升旗仪式时,听着国歌,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危险 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 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 。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 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 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

五位壮士(屹立 站立)在狼牙山顶峰,(仰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 ,(继续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用“√”标出。再将下面的几个四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 ”上。

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昂首挺胸            满腔怒火

【2】试着用小标题概括这两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第________句描写的是 “面”,是对五壮士痛打敌人的概括性描写,第_____________、句描写的是“点”,是对五壮士痛打敌人的详细描写。选文最后一自然段,对__________刻画得最详细,战士们则一带而 过。

【4】根据题意,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A.动作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在选文第1自然段,作者描写战士宋学义主要运用的是( ),描写胡德林和胡福才主要运用的是( )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语文课上,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的教室里热得像蒸笼一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班同学都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个儿报名。(改为老汉自己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20、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同学们,最优秀的人是谁?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学、家长、老师等等。优秀,可以表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自信,坚强,善良,诚恳,热情,无私……为了做一个优秀的人,你、他、她一定努力过,实践过,尝试过……那么,从这么多的事例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让大家认识一个优秀的人物吧!作文题目自己定。字数400左右。

答题要点:

1、重点写好一个事例,表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内容最好能够与题目呼应。(扣住中心,选材得当)

2、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神态等进行刻画,运用自己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善于积累运用)

3、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篇幅适当。(文字基本功扎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