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表达空间。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凡乏味。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瞩目   全神(   )(   )

(   )(   )   步履(   )(   )

跃跃(   )(   )   (   )不及(   )

3、看拼音写汉字。

满分5 manfen5.com

 

 

4、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áo   zhōu               kū qì             jì mò             pái huái

( ) ( ) ( ) ( ) ( )

róu cuo             zhàn fàng          yán jùn        kǔn bǎng        chè dǐ

( ) ( ) ( ) ( ) ( )

5、填空题。

1.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_____________。 夜蛾飞过,______________。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2.名句积累。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满招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贤文》)

(3)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冕《墨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5)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6)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对西湖作了一个绝妙的比喻:“____________。”

3.关注汉字。

有人说,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有些汉字字形直观形象,能传神地表达字的意思。请从“本、末、休、孝、采、逸”六个汉字中任选一个,结合这个字的字形,谈谈你对这个字字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描写的是(   )

A.元旦节 B.除夕夜 C.元宵节

3这首词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押的是“ou”韵。

B.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今年元夜的情景,下阕写的是去年元夜的情景,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C.从“花市灯如昼”可以看出词中描写的节日有观灯的习俗。

8、课内阅读

江月·夜行黄沙道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从_____________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4】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然骑在车上,旁若无人的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哨兵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唆。”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哨兵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军人,他身材魁梧,背略微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直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哨兵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自然段中,她不屑的态度、“瞥”的动作以及“下车?”这一反问的语气都表现了她的傲慢。

B.短文中她的情绪变化是:满不在乎——气恼——得意——生气——羞愧。

C.从“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哨兵的敏捷和忠于职守。

【3】倒数第2自然段中,哨兵的脸“涨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对司令员的描写,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她明白了什么?根据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伯父夸自己,嘲笑我的记性差。

B.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4】给短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__

【5】选文在描写“伯父”时运用了哪些方法?从中你感受到“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向善良的心行礼

朱成玉

一天早晨,坐在的士里,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收听着本地的一个新闻频道。当时本地发生了一起煤矿透水事故,一共12人被困井下,通过抢救,已经成功救出其中的8人,还有4人生死未卜。忽然,收音机里的音乐骤然停止,紧急播出了一条新闻:被困井下7天7夜的矿工已成功救出,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我看见司机兴奋地自言自语:太棒了,太棒了。看他如此兴奋的样子,我问他,那4个人中是否有他的亲戚。“没有,”他说,“我就是为那几个顽强的生命感到震撼。”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在关于矿工赔偿金的问题上,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都认为不应该仅仅是给死去的人赔偿金,更应该给在井下坚强地活下来的人一笔奖金。因为如果能形成这样一个条文,被困井下的矿工就会更多一些活下去的动力。“但愿有一天,有人大代表可以把我们的想法作为一个提案提交上去。”他说。

经过医院的时候,他问我能否等他一小会儿,他说他要看着那几个生命被抬进医院,然后对他们鸣几声喇叭。“我只能用我自己的方式表达一下我的敬意,就算是向他们行礼了吧。”

我欣然应允,我不停地点着头,看似在默认他的行为,其实这也是我在向他那颗善良的心行礼。

高考的日子,我照例天还不亮就起床,照例打开音响,让音乐引领我快乐的一天。可是妻子悄悄将它关掉了。妻子说:“隔壁的孩子今天高考,让她再多睡一会儿……”

我给了妻一个轻轻的吻,这是我在向她善良细腻的心行礼。

当天,在公共汽车上,我遇到一个学生,看样子是个窘迫人家的孩子,穿着很朴素,或许由于没怎么出过门,她有些紧张。别的孩子高考,有一大帮亲人陪着,而她只有一个人。

她怯怯地问司机:“在哪里下车离五中最近?”

“你是去参加高考的吧?”司机问道。

她点了点头。

“今天破例一次,送你到五中门口吧。”司机爽朗地说道,“祝你考个好成绩!”

我看到她感激地向那个司机鞠躬行礼,满世界的阳光似乎都汇聚到了她的脸上,只因为一个陌生人的一句祝福。

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崔永元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他宴请北京“7·21”特大暴雨中救人的154名农民工吃饭,给他们敬酒,向他们鞠躬,对他们表示敬意,质朴中透着一份大爱和尊重。

我的一个朋友,她把不能穿的衣服洗干净,叠整齐,用袋子装起来再放在垃圾桶旁边,她说如果有人需要它的话还可以再穿,如果直接扔垃圾堆里那它就真的是垃圾了。她说话时是那么漫不经心,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用崇敬的眼光向她善良的心行礼。

周立波说,你的一次微笑、一次宽容,都是在做一次公益慈善。那么,为那些朴实的、善良的心行一次礼,投去一抹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是不是也是一种善良呢?

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地传递,才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文中写了五位凡人的善举,照样子,各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其他四位凡人的善举。

(1)的士司机目送被救矿工抬进医院并鸣笛表示敬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说话时是那么漫不经心,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用崇敬的眼光向她善良的心行礼。”从“漫不经心”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善良的心行礼,其实很简单,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凡人的善举给你哪些启示或感想?请仿照最后一段,再写一句。

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地传递,才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善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感悟。 

草原(节选)

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 ,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从这段话中我们了解到蒙古族的人们善于骑马、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选段中画线部分替换成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3展开想像,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1) 比喻极其危急。 (   )

(2)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   )

(3)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   )

【2】缩写句子。

(1) 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2)泪流满面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3】第一节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一、二位同学说的感激的话。

【4】简要回答问题:十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出一车小学生?

 

14、课外阅读。

怎样欣赏名著

①为什么你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呢?我提出三条充足的理由。

②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二, 名著助你成长。第三,名著帮助你了解生活,认识自己。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你几乎能够从许多书中得到乐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你读进去了,它会把你带到更高的境界。

③我常听人们说:“名著太难懂了,我啃不进去。”让我出些主意,帮助你打开这个奇妙的世界。拿一本你常说要读的名著,然后按照下面的建议去读吧!

④知道你正在读什么?这是一部小说,剧本,还是天文或历史?要想知道这一点,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读者百科全书》中查一查题目或作者。

⑤不要躺在床上看书。成天读名著会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思维活跃,感官敏锐。如果你躺在床上读,你就会想睡觉,那么当你开始打瞌睡时,你就会埋怨那本书。

⑥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所左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抛出了三十多个主要人物。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二十二个又长又复杂的名字,众多的人名使你脑袋发胀。这时,不要急着往前翻,坚持看下去。渐渐地,这些人物就会变得清晰。你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你还记得你的许多朋友,在结识前也是陌生人。

⑦大段大段地读。别小口小口地啃,你读的句子越长,你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

⑧重读一遍。所有名著都经得起反复读。你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你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你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中还有那么多新的东西要告诉你,你简直不会相信这是同一本书。

⑨不要只把你的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里,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聪明的人类一样。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     

A.告诉人们名著是什么。

B.提出读名著的建议。

C.揭示读名著的乐趣。

D.介绍读名著的原因。

【2】对于如何阅读名著,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建议:__________

【3】“不要只把你的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里,要跳进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A.读名著要学会浅尝辄止。

B.读名著要深入到书中。

C.读名著时要放松心情。

D.读名著应该读好多遍。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字句: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6、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9、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句。(至少扩两处)

浪花高。

风吹倒了小屋。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天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让你十分佩服的人,他(她)就是你的榜样。这个人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一位生活中偶然遇到的值得学习的陌生人。请你以“我的榜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通过一两件事来写一写你的榜样。

要求: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