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面两段人物介绍,完成填空。
A.他在一个孤岛上生活了28年,与大自然及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B.他父母双亡,寄养在严厉而又疼爱他的波莉姨妈家,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序号 | 故事主人公 | 出自哪部作品 | 性格特点 |
A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B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在括号内。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元( )佳节
3、日积月累。
1.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
5.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6.《学弈》一文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一人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将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用成语替代。
(1)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着向前,唯恐落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
(2)广阔没有边际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 )
(3)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高而陡的山崖绝壁。 ( )
(4)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望的世家大族。( )
5、联系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xuán yá_____峭壁,不畏“dà dù_____桥横tiě suǒ_____寒”,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lūn qǐ_____shǒu liú dàn_____,朝敌人扔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_____。
6、阅读与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古诗中加点的词。
(1)长:___________ (2)手:___________
(3)排:______________ (4)闼: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人写景时由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由赞美________________到赞美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其实还暗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往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那如画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mào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江清月近人”中的这一句点明了题目。
C.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8、阅读古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别体。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你知道的著名的词作品:《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词里,作者借“惊鹊”“鸣蝉”“蛙声”,使农村静谧的夜景洋溢着一派生机;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下两小节都写出了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晴朗夜空的美妙景色。
B.作者通过写茅店、社林、溪桥,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C.第一节的最后两句,作者主要是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加以描写的。
D.“路转溪桥忽见”一句中的“见”同“现”。
【4】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一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描绘的夏夜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灯光下的月光》,完成下列各题。
灯光下的月光
①我总以灯下的月光来指代自己的阅读。
②小时候,每天吃过晚饭后,外婆就会把饭桌擦得干干净净;随后,打开台灯,于是,我就和两个妹妹各坐饭桌的一边开始看书。那时候,我家只有一间屋子,饭桌就是书桌,摆放在朝西的窗下,一边紧靠着墙面,这样,台灯就可以固定地搁在桌上。因为那台灯也紧靠着窗台,所以就像是从天上撒进来的月光。
③这是留在我脑海里的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④其实,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在等待夜晚来临。夜晚来了,月亮就会升起来,妈妈就会打开台灯,和孩子坐到灯下,一起读美丽的童话故事。这本身就如同童话般美丽。台灯下是一片橙黄的光,那是窗外的月亮撒下来的,月光把孩子们一个个接到迷人的书里去。这是我们人生漫步的开始。当我们扬起红帆前往金银岛,在柳林风声中与卖火柴的女孩和木木相遇,加入铁木儿和他的队伍,循着绿野仙踪,去探访大座钟的秘密……善良、勇敢就这样通过阅读注入了我们的血液,将我们带往未来的日子。
⑤我想,如果这是一幅真实的图景,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成长得特别健康,可是,这仅仅是我的一种憧憬,一份期待,其中掺和着许多的无奈。
⑥刘易斯·布兹比在《书店的灯光》里写道:“记住一本书是记住读这本书的那个孩子……看到一本儿时的旧书,深深地闻一下它的气息,刹那间你也成了活生生的普鲁斯特。”童年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童年美妙的阅读体验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它是一个人阅读经历的起点,它非但激发了求知的渴望,并因此形成观点,形成习惯,继续阅读。
⑦孩子的读书生活原本是包含了阅读的,但是,现实恰恰是一个悖论,阅读已经被繁重的课业给无情地挤走了,这让我无法理解。孩子们每天在读书,但却没有每天在阅读。即便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的美文,但是那种宁静的倾向于内心的没有功利的阅读却难以存在。教学将美文的阅读享受淹没了,一篇文章,若把它全部拆解,从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直到用词用句,如此琐细地一一分析,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
⑧这真是非常的可惜,倘若一个人在童年没能建立起阅读的品性,那么,对于以后长长的人生来说,是缺了一个很大的勾连之环的。这个勾连之环在前边是童年重要的记忆,在后边则是生命质素重要的延续和补充。阅读是帮助成长、提升人生的动力。阅读的丧失,不单单是不读书而已,那是进步的丧失,是幸福感的丧失,是内心世界支撑的丧失。
⑨如今,我早已长大,但我每天还是在等待夜晚来临。晚饭后,是我独处的时间,那时,我会走到书桌前,随后,打开台灯,开始阅读。
【1】④自然段提到了哪些文学作品?请写出书名(至少找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④段和⑦段中划“ ”句子的理解。
④段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段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下文,说说⑤段中加点调“无奈”的具体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谈谈你的阅读经历和对阅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 ),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 ),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 )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优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人恰当的词语,将文段补充完整。
【2】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丁香花?( )
A.分别从色彩、香味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B.分别从香味、色彩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C.分别从触觉、味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D.分别从味觉、触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3】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写丁香花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给这段话加一个小标题。
【2】文中哪些句子是对五位战士群体的描写?请把这些句子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格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乐园。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但谁都没有想起买一个灯泡上来换掉。
②父亲过来,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下了楼,买了一个灯泡上来安装好,轻轻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扭过身来,正对着我:“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我笑着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父亲没吱声。
④几日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了他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⑤父亲拿过我的账本,将还款日期一栏勾掉,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坏了彼此的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⑥我依然心里憋闷:“可是我觉得他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⑦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
⑧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父亲_________的品质。
【3】联系上下文可知,第②自然段中的“光明使者”指的是(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中的“光明使者”指的是(________)。
A.每一个路过的人
B.文中的父亲和“我”
C.文中的父亲
D.文中的“我”
【4】读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你认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口哨》
张海迪
①我会吹口哨。
②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
③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④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
⑤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
⑥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缥缈。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
⑦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
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
⑧夕阳就要落山了,我们还流连在金色晚霞的迷蒙中。孩子们推我来到河边,我用口哨吹起苏联歌曲:
田野小河边,
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
满怀的知心话儿没法讲出来。
啊……
⑨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我觉得口哨与歌声有区别,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口哨与唱歌
不同,无论什么歌,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我唱歌没有哭过,但我听见自己用口哨吹出的歌却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也许是我喜欢那些染着忧伤色彩的歌。
⑩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⑪一天,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窗外的小鸟早已不在,这里病房的窗外看不见绿色的枝条,天空却依旧是蓝天白云。忽然我很想吹口哨,吹一支随着轻风飘远的歌,那个曾经孤独的我,总盼望吹着口哨病就好了。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⑫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吹口哨”为行文线索,条理清楚。
B.文章叙述了“我”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
C.作者通过叙述吹口哨描述生活,抒发内心的情感。
D.文章描写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下列对文章段落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出下文关于吹口哨的回忆。
B.第④段总结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C.第⑩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第⑫段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3】分析第③段中作者的内心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第⑦至⑨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 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进行扩句。
(1)他托父亲给我鸟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扫出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被”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20、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21、习作展示台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俗世奇人”自然有其神奇之处,例如刷子李、张大力,有才能,有个性。你也可以实践一下,写写你周围有特点的人,比如厨艺超群的妈妈、书痴爸爸、一笔画出一个圈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写的时候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人物的特征。不少于450字。
2.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上过数以千计的课,参加过无数次的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课,这些活动,有的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或者生动风趣,或者别开生面,别具一格,或者使人茅塞顿开,深受启发……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写作。要求:要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注意把场面写具体。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