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名言中空缺的词语按顺序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注意正确规范,行款工整美观。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的人,有____的人,有____的人,有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子加标点。

1.( )没关系( )他解释说( )我反正要走一趟的( )

2.(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我们班长写的作文得奖啦( )

3.( )( )(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他疑惑地问(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鱼汤

(      )的手

(      )的山峰

(      )的情绪

(      )地咽着

(      )地不合眼

(      )地看着

(      )地跑回来

 

4、根据具体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小女孩冻得直duō suō( ),她quán(  ) 着腿,冷风不停地guàn jìn()她单薄的衣衫里。我想她是快要dòng jiāng()了,此时,她是多么渴望有一个nuǎn hōng hōng()的火炉啊!

2.我们是光荣的yán huáng zǐsūn ()。万里长城是我们的骄傲,它wēi rán sǒng lì()在 lián mián qǐ  fú()的群山峻岭之间。

3.站在海边,看那广阔wúyín(),bìbōwàn qǐng()的大海,你是否心潮澎湃?

4.战士们身穿kuījiǎ (),hàn wèi( )着祖国的边疆。

5.呼啸怒号不绝于耳,狂风与险浪、惊雷.hún rán yìtǐ()难分难辨。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是对桑娜_____的描述,表现了_______

(2)《桥》这一课向我们再现了______的光辉形象。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________的精神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3)《在柏林》一文中的老妇人反复数着“一、二、三”是因为__________

(4)《回乡偶书》一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浪淘沙(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②江隈:江湾。

【1】“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快乐屋。

劝  学  诗

(唐)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对读书有四:一患  

二患

三患

四患

3结合本册书中两首阐明读书道理的古诗和自己读书的实际情况,写写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 ,清风 。稻花香里 ,听取 一片。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 社林边,路转溪桥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描写了人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桥等景物。

【3】选一选。(填序号)

(1)( )是词牌名,( )是题目,两者之间的标点符号是( )

A.夜行黄沙道中       B.西江月

C.间隔号          D.顿号

(2)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A.草原风光       B.田园风光

C.城市风光       D.海边风光

【4】这首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明亮),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启下,(千山一碧、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土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色欲流、青翠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种(   ),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在这种(   )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补充出内容,并用“√”标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3.用“ ”画出短文中的拟人句。

4.“我总想高歌一曲”的原因是什么?

5.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穷人》片段,完成练习。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宁可…………    与其……不如……

(1)渔夫和妻子_____自己多受些苦,_____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长大。

(2)桑娜觉得____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____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2  的句子是对渔夫_________的描写,渔夫严肃、忧虑是因为___。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___的人。

3从加点的字我们可以体会到(   )(多选)

A.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

B.渔夫已经准备好了付出更多的辛劳。

C.渔夫为了处理死人的后事,准备全力以赴。

4反复读文中画  的句子,我能用______两个词语来表达桑娜此时的心情。

11、(一)燕子去了,有的时候;杨柳枯了,有的时候;桃花谢了,有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满分5 manfen5.com

(1)按原文填空。

(2)“枯”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失去水分。②没有生趣;枯燥。③肌肉干瘪。“杨柳枯了”的“枯”应取第(   )种解释。

(3)短文中应加的正确标点是()(只填序号)

A ,??,?  B :??:?

C 。??。?D !??!?

(4)画线句子是一个句,这句话是说“什么都可以再有,只有”。

(5)请你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看不见的爱

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儿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的这么差的孩子。①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孩子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的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住呢?”②“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的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儿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③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的捡着石子,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的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儿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的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也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往回走。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男孩虽然看不见,但是,为什么能打中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孩子母亲的_______ 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_描写,说明了时间_________,但小男孩儿__________________,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住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的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沉默中,我会想些什么呢?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我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故事中的男孩儿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继父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蹭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就心里甜了。

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卖命地干。

风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工夫生气?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那天,他正补着车胎,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也没说起过生父。我们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1】选文画“_____”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意思的转折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

(1)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______________

(2)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

____________

【4】“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

【5】文章讲述了继父对“我”的爱,生活中你一定也感受过父母对你的爱,请你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月光曲》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____。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妙乐曲的创作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_____的情感。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改为反问句)

2.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改为肯定句)

3.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改为字句)

4.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你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5.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改为陈述句)

6.天还在下雨。你别想出去玩。(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16、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字句)

 

19、句子练习。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谭老师讲课妙语连珠。谭老师很有幽默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路程。请你拿起手中的笔,选择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