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提示,填写诗词佳句。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吟诵赞美它。如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2.童年生活纯真美好,无忧无虑。你看,吕岩眼中的小牧童“归来饱饭黄昏后, ____”;杨万里诗中的两个小童“怪生无雨都张伞, ____”;辛弃疾笔下的“最喜小儿亡赖,____”;《世说新语》中杨氏之子的机智回答“_________”更是让人称赞。
3.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你由此联想到《周易》中的一句名言: _____。
4.时光易老,学业难成。诗句“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类似这样的名句还有:___________。
5.这副顶针联真有趣:楼外青山,_____,云飞天外;池边绿树, ________,雨落溪边
2、根据组词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组词。
剥:______( 剥削 ) 剥 ______(剥皮)
蔓:wàn( ) 蔓 màn( )
绷:______(绷开) 绷______(绷脸)______(绷带)
3、根据拼音写词语。
huō kǒu huò dá tuí rán dǐ yù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shā yǎ shēn yín péng pài fèi huà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máo tǎn róu měi lè qù cǎi hó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ī shang wēi xiào dòu fu sǎ tu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我是课文百晓生。
1.《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描写的。
2.“___________,看谷秀”“_________________,割谷喂老牛”。我还知道的农家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盼》这篇课文围绕“盼”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其中,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作者选取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这几个小事件,将作者的情感表现得细致入微,向我们展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姑娘形象。写作时围绕__________,把重点部分写_____________,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
【2】解释词语。
别枝:____。 见:____。
【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___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词中的“玉盘”指的是______,你积累的哪首古诗词中也用了这个比喻?请写下来:__________, ________。
8、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吕氏春秋》:“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1】补齐注释。
【2】这首诗写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并没有写弹奏的技巧和琴声,而是重点写了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将这个峨眉山上下来的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余响入霜钟”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D.“不觉碧山暮”是说音乐听着听着就到了早晨,与前一句中的“霜钟”呼应。
【4】“客心洗流水”中的“客”是诗人自谓,由此联想到孟浩然的“日暮客愁新”,我猜李白的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感慨知音的同时,也寓有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拓展阅读。
路标
在朝鲜,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接到上级的命令,到另一个地方去执行一项任务。这时候,到处一片漆黑,山高路滑,看不清道路,只能摸索着前进。
在闪电的亮光里,战士们发现前面有一道白色的矮墙。走近一看,不是什么白色的矮墙,而是一队穿白色衣服的朝鲜小朋友。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手挽手地站在那里。夜是那么黑,雨是那么大,小朋友站在那里干什么呢?原来,那里的路窄,路旁是悬崖,下边是深谷。他们怕志愿军叔叔看不清掉下去,特地站在那儿当路标。
倾盆大雨湿透了小朋友们的衣服。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志愿军战士激动地说:“小朋友们,谢谢你们,快回家换上干衣服吧!别淋坏了身体!”一个朝鲜小朋友说:“志愿军叔叔,我们不回去,还有队伍要经过这里呢!”另一个小朋友说:“志愿军叔叔上前线打美国鬼子,我们也要出力!”
队伍走远了,小朋友们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1】像“倾盆大雨”一样描写天气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白色的矮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_____”的句子,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志愿军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汇集——(______) 预定——(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广场汇集的人多,此壮观景象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人们________的心情,说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重大。
【3】读完此段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1】请你再写两个和“情同骨肉”一样表示感情深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句子中的“四个孩子”指的是 ( )
A. 四个小孩子 B. 四种肤色的人
【3】“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这句话用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
A. 希望消除种族歧视,人们平等友爱地相处
B. 希望地球板块运动,让世界各地都变成坦途,这样更便于出行
【4】画“ ”的句子中的“希望”是指( )
A. 世界充满和平,不再有战争和杀戮
B. 全世界人民消除偏见,没有种族歧视,平等、友爱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
1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小题。
【语段一】
①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②“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③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④闰土又对我说:
⑤“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⑥“管贼吗?”
⑦“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⑧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⑨“它不咬人吗?”
⑩“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⑪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⑫“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灶似的两个脚……”
⑬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语段二】
①在鲁迅之前,或许说在《少年闰土》问世之前,汉字中就没有“猹”字的存在,所以这个字就是鲁迅先生硬生生造出来的!后来鲁迅先生在1929年给舒新城的回信说:“‘猹’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但也因此“猹”有了名字。
②既然在几千年的汉字中没有“猹”字,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呢?
③猹性情比较凶猛。它的体型比较大,同时相当肥硕,有着很短的脖子尾巴,喜欢在春天或者秋天的季节中活动着。不过虽然说猹性情凶猛,但是不喜欢主动攻击人类或者各种动物,只有当人逼迫它的时候才可能发起攻击。
④猹的居住环境以洞穴为主。猹极善于挖洞,与其他居住润穴的动物相比,洞穴一般比较大,高地面2-3米,洞的直径约1.5米,长约10米有几个进出口;里面有干草、树叶等。
⑤猹的食物种类丰富。它是杂食,以鼠类、鸟类、蛇、沙蜥、蛙、鱼、虾、蚯蚓、昆虫以及植物果实、块茎为食,猹还爱盗食花生、玉米、蔬菜和瓜类等作物。
⑥猹的经济价值极高。不必说它的皮是制作高级袭衣服装的原料,也不必说它的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餐馆宴席上的佳肴,单是猹油就是治疗烫伤、烧伤的良药。
【1】阅读【语段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闰土给“我”讲了哪些新鲜事?
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语段一】,文中反复写“我”“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下列选项中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侧面描写,为了衬托出闰土的人物形象。
B.体现出“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C.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D.为了表现“我”和小伙伴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幸福快乐。
【3】结合【语段一】具体内容,说说在“我”眼中,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一点,简要结合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
【4】【语段二】分别从得名由来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经济价值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猹”。
【5】阅读【语段二】请将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填写在括号中。(每空填一种说明方法)
猹极甚于挖洞,与其他居住洞穴的动物相比,洞穴一般比较大,离地面2——3米,洞的直径约1.5米,长约10米,有几个进出口,里面有干草、树叶等。( )( )
【6】阅读【语段二】第⑥段,说说猹有哪些经济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填空)观察81路公交站牌,起点站是______,终点站是______。
【2】(填空)如果想换乘地铁,可以坐______路公交车;如果想换乘快速公交,可以坐______路公交车;运营时间最长的是______路公交车。
【3】(简答)小明家住石油路,他周末想和家人去东湖公园放风筝,可以怎样乘公交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猛然间,机关枪、步枪像疾风暴雨一般哇哇哇哇扫起来。手榴弹像雷一样轰轰轰地响。炸起来的尘沙,卷成了黄色的大烟柱子,往半天空里钻。游击队员们都站起来,端着刺刀,呐喊着冲上去了。雨来也跳起来,嘴里喊着:“缴枪不杀!缴枪不杀!”然后一溜烟地跑上去了。
【1】这段话选自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的中篇小说《________》。
【2】片段中写出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的气氛,同时通过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出游击队员们和雨来____________的形象。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
16、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18、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9、按要求做题。
(1)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多就竣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2)八儿高兴得要疯掉了。(仿写)
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把火柴卖掉,小女孩在大年夜里还在街上走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
(4)父亲说:“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请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5)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仿写)
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
2.我日日盼新年。
扩句
3.他的父亲带来了几只很好看的鸟儿
缩句
21、我的快乐习作。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当你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她)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要求:①围绕主题,中心明确,层次清晰,内容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
②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