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_____)(_____)
2.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_____)
3.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_____)
2、按要求写出ABB式的词。
(1)描写颜色:红彤彤 ______ ______ ______
(2)描写神情:笑呵呵 ______ ______ ______
(3)描写滋味:甜津津 ______ ______ ______
(4)描写外形:矮墩墩 ______ ______ ______
3、课前预习
温馨提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生字读正确,理解难懂的词语。
(2)我能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券 ( ) 粼 ( ) 霎 ( ) 键 ( )
卷 ( ) 鳞 ( ) 刹 ( ) 健 ( )
(3)选词填空
幽静 清幽 恬静 清秀 干净
( )的脸 ( )的月光 ( )的小路
( )的教室 她的脸很( )
(4)课文读熟后,我知道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
(5)我还知道贝多芬是一个 的人。
盲姑娘是一个 的人。
(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
4、读拼音写词语。
líng lì qí shì bā lí è liè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wū zì qí qū zhèn hàn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_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
5、依样画瓢。
(火)一样红
( )一样白 ( )一样黑 ( )一样快
( )一样甜 ( )一样美 ( )一样滑
6、阅读诗歌片段内容,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根据诗意,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关联词。
有的人______活着,______他已经死了;有的人______死了,_______他还活着。
【2】本小节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含义全然不同,请将正确的理解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序号)。
A.作者的鄙视和轻蔑 B.作者的肯定和赞美 C.作者的痛恨和咒骂 D.作者的惋惜和怀念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____________, 第二个“活”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死”字,充满了_____________,第二个“死”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请从诗句中找出两个动词,分别填在横线上。
一个“______”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一个“______”字,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给亿万人民当牛马的崇高形象。
【2】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诗句:“横眉冷对________,______甘为孺子牛。”
【3】选一选。
这节小诗运用______手法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批判了反动统计者凶暴的本质。
A. 烘托 B. 对比
9、课内阅读。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给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老汉制止小伙子过桥时的动词。
【3】联系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说说老汉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10、课内阅读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穷人》是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___写的。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选文通过对桑娜的______和______描写,体现出桑娜_______的心理状态和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3】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最后说“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桑娜在沉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美文,做题。
8岁那年春节,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和小伙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连锁炮”“冲天炮”“炮炸猪鼻”“炮惊母鸡”……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
不一会儿,一位50多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大喊一声:“放!”小伙伴们将一个个爆竹点燃后抛出。
“啪!啪!啪!”
“击中了!击中了!”
小伙伴们( )叫喊着。
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慌了手脚,摔倒在地上,整个人被自行车压着。
小伙伴们一哄而散,但我没有跑,至今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老人想爬起来,我呆立了一会儿,跑过去使劲地把自行车拖开。老人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几分钟后,他终于站起来了。
我的眼睛紧盯着地面,等待着老人的训斥。可是老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说:“孩子,你很懂礼貌。”
老人推着自行车离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很平淡但令我永远忘不了的话:“孩子,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是你一生的财富。知道吗?”
我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这个春节里,这句话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压岁钱,超过了新衣服。我甚至开始对自己的恶作剧感到内疚。
一个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渐渐地,我长大了,经历了很多事情,领悟了一些人生哲理,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生气地 欢快地 意味深长地 面带微笑地
【3】面对老人的摔倒,“我”和小伙伴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是( )
A.“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B.“我”得到了老人的表扬与肯定。
C.拥有一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心,是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5】当今社会,有不少人认为“一生财富”应该是金钱,是豪华别墅,是小汽车,是做大官……读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附加题。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某小学六(1)班开展以“水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下是该班学生的展示材料。
材料一:
以字解“水”
洲:从“氵”,“州”声,“州”指的是小块的陆地。
在河之州即为“洲”。指在河中的一块小陆地上。
材料二:
以诗颂水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三:
以文论水
上善若水
老子
上善若水。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静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上:最的意思。 处:即居处于……的地方。 几:接近。 道:高尚的品德。
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正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
利的时机。尤:怨咎、过失、罪过。
材料四:
以图赏水
水滋养生命,水灌溉植被,水带来力量,水包容万物。在岭南水乡顺德,人们择水而居,亲水、护水,一直是顺德人的自觉行为。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让我们来欣赏顺德爱水护水宣传海报。
【1】仿照材料一“以字解水”,探究“洞”的字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不同空间,“水”的姿态各不相同。不同诗人笔下的“水”,也有不同的美感。材料二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还学过许多以“水”为题材的古诗词,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水面风静无风,表现出了水天一色、宁静和谐的画境;苏轼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天时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色;而宋代朱熹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3】结合材料三,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了四则材料,我们对“水”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以《我理解的“水”》为题,谈谈你的感悟和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两个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达机场!刚刚,杭州地铁4条新线一起开通!去机场怎么最方便?3路记者正在体验!
今天(12月30日)上午11点,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6号线一期、杭富线(与6号线贯通运营)、7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今天开通后,杭州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超300公里,杭州首次实现十城区地铁全覆盖,同时,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终于有了地铁。
去机场今后有了新选择,那么究竟怎么去最方便?我们三路记者从市中心的凤起路站、武林门,分别乘坐1号线、2号线转7号线、机场大巴前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到达厅,给大家先去坐一趟。
第一路记者体验:2号线换乘7号线去机场
上午11点,记者到杭州凤起路地铁站,从凤起路站无论是1号线还是2号线转7号线,到萧山国际机场站都为8元。11点10分,记者坐上2号线前往建设三路站,将转乘7号线前往机场。11点36分,记者到达建设三路站,从2号线走上站厅,2分钟不到转到7号线站台。7号线是紫色的,非常宽敞,速度也很快,每小时100公里。12点07分,记者到达机场站。丁先生从萧山明星路上7号线。今天他要坐飞机出差。“我以前都是打车去机场的,车费七八十元,昨天听同事说今天有地铁通了,就来体验一下,感觉还不错,时间可控,车费也便宜。”
第二路记者体验:1号线直接坐到机场
中午11点,记者坐上从凤起路出发,前往萧山国际机场的地铁一号线。从凤起路出发的到萧山国际机场的票价是8元。记者坐到了一号线下沙江滨站。停留约1分钟,地铁车厢里明显人少了很多,但还是能看到带着行李的乘客。12点06分,记者到达机场站。
第三路记者体验:武林门坐大巴去机场
中午11点10分,记者来到位于武林门的萧山机场大巴上车点。“一切正常的话,到机场一个小时左右。”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大巴11点15分准时发车。11点25分,大巴到了平海路停靠,2分钟左右继续前行。11点37,大巴到城战站,停车两分钟,经过两次停靠,大巴快坐满了客人。之后,大巴继续行驶,直达机场。11点45分,大巴经钱江三桥过江,准备上机场高速。机场高速路况不错,一路70码左右。12点01分,大巴抵达机场收费站。12点09分,大巴到达t1航站楼国内出发9号口。
(来源:2020.12.30《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燕 谢春晖 盛锐)
材料二
地铁1号线三期自下沙江滨站(不含)至萧山国际机场站,线路全长约11.2公里,共设车站5座,其中换乘车站1座。地铁1号线三期串联起萧山机场、杭州东站、杭州城站、杭州客运中心等多个交通枢纽一起,携手实现航空、高铁、长途汽车无缝换乘,让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真正成为“空轨联运”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提拱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保障,进一步提高杭州城市的国际形象。
【1】填空。
材料一中提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地铁线是通往萧山机场的。可是,晓冬同学家就在武林门,家人坐机场大巴去机场更方便,晓冬同学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___路的记者体验。
【2】材料一主要想告诉人们什么?( )
A.去杭州萧山机场乘坐地铁最方便
B.去杭州萧山机场可以有多种选择
C.去杭州萧山机场可以乘坐地铁了
D.杭州首次实现十城区地铁全覆盖
【3】以下关于“地铁7号线首通段”的信息,哪一条并不确切?( )
A.可以在凤起路站坐2号线换乘7号线首通段去机场。
B.2号线坐到建设三路站,再转乘7号线首通段就能到达机场。
C.从2号线转乘7号线首通段去机场,时间上比其它方式要耗费得更多。
D.7号线首通段速度很快,每小时可以达到100公里。
【4】以下关于“地铁1号线三期”的信息,哪一条并不确切?( )
A.1号线三期从下沙滨江站跨越钱塘江,再经过4站达到萧山机场。
B.1号线三期实现了航空、高铁、长途汽车的无缝换乘。
C.我家就在下沙区域,乘1号线三期去萧山机场最方便了。
D.1号线三期直达萧山机场,比其它任何一种方式都要省时间。
【5】你家住在杭州的哪个区域,如果一家人要去机场,你会选择哪一条线路,并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鲁迅先生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 鲁迅先生向着归路走得很起劲时,往忽然看见远处有一个白影。
鲁迅先生不相信鬼的。在日本留学时是学的医,常常把死人抬来解剖的,鲁迅先生解剖过二十几个,他不怕鬼,对死人也不怕,所以对坟地也就根本不怕。仍旧是向前走。
走了不几步,那远处的白影没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时小时大,时高时低,正和鬼一样。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堂不止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罢了。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就是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
鲁迅先生那时从日本回来不久,所以还穿着硬底皮鞋。他决心要给那鬼一个致命的打击,等走到那白影旁边时,那白影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住了一个坟堆。
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了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起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却是个人。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他是很害怕的,好象若一下不把那东西踢死,自己反而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来是个盗墓的人。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作人的机会。
(1)在这个片断中,鲁迅先生的情感变化是: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变幻无常:
致命:
遭殃:
(3)文中划线部分的“鬼”是指( )
A、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
B、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C、表示爱昵的称呼
(4)读完这段话后你想对鲁迅先生说什么?
15、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人生路上,_____,_____。人生路上,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17、扩句
①鸟儿唱歌。
②松鼠是动物
18、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21、习作。
题目: 的好伙伴
要求:首先填上体现伙伴个性特点的词语,再围绕特点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学到的刻
画人物的方法,表现出好伙伴的个性风采,内容具体,语句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