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运用。
1.《穷人》的作者是___国作家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默写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与划线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①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
②“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
③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
3、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积累完成练习。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选自___代诗人_____的《宿建德江》。
(2)“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选自___代词人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是_____,题目是_______。
(3)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4)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______,空气是那么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lā lí qīn lüè cán kù nú yì zhù jūn liào wànɡ qǐ tú
( ) ( ) ( ) ( ) ( ) ( ) ( )
jù jí jiànɡ lǐnɡ cù yōnɡ rónɡ qià wán kànɡ pínɡ jiè jiàn duì
( ) ( ) ( ) ( ) ( ) ( ) ( )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古诗文的意思。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净无苔”说明了茅屋____________。
【2】通过“手自栽”可以感受到( )
A.主人的生活非常无聊。
B.主人非常勤劳。
C.主人只会栽花种草,没有别的专长。
【3】表现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山清水秀的诗句是哪两句?请你体会这两句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再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包含着( )(多选)。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
A.春天。
B.美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
【4】诗人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他的深深爱国情让我们为之动容。我还积累的爱国有______。
8、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____。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之情。
A.喜爱秋天 B.热爱祖国 C.热爱大自然 D.思念家乡和亲人
【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①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一件很破旧的衬衫,岭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肖瘦的脸宠,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②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烧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又坚决地缩回了手。
③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角角、一分分地攒。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④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搂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⑤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第①自然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2】第①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这是一件__________的衬衫,文中对这一情节如此细致地描写,好处是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②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写写你心里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短文围绕“__________”这个中心,主要写了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结合短文,你认为“长大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再按要求完成问题。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
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总量在不断增加,“垃圾围城”问题日益严重。以郑州为例,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0.8~1.2千克生活垃圾。通过2019年前五个月的统计,郑州中心城区平均每天产生约6500吨垃圾,相当于300台公交车的重量。这些垃圾怎么处理呢?就目前而言,填埋和焚烧是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但都不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是因为大多数垃圾填埋场都超过负荷能力。另外,相当一部分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要想使垃圾资源化,前提条件就是要进行垃圾分类。《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经郑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9年12月1日施行。
材料二 《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材料三
国内外一些地区都有不少进行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在日本,居民学会了自觉分类倒垃圾,不同种类的垃圾要按不同的日子投放。环卫部门每趟只拉一种垃圾,避免“混装混运”、美国垃圾分类和处理有详有们细的法律规定,将处理废弃物提高到了事先预防,减少污染的高度。新加坡以“零垃圾国家”为目标,从源头上控制垃圾,努力实现垃圾的回收和重复利用,给予垃圾第二次生命。我国浙江省宁波市正在探索“实名制”投放垃圾,在已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每家每户每月能够领到31个厨余垃圾袋,小区督导员会利用手机终端扫一扫垃圾袋上的专属二维码,以此建立垃圾分类家庭电子档案。
(摘自《科学生活》有删改)
【1】根据活动的主题,任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阅读三个材料,在下表中简要写出你的想法,为和同学们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主题 |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班级交流会 |
任务 | 在这次活动之前,请你围绕主题,根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写出你思考的要点。 |
要求 | 1.你最想交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请从不同的材料中提出。 2.和同学们交流这两个问题时,你会从材料中选择哪些语句具体说明,把它们摘录下来。(每个问题一句即可) |
写出思考的要点 | 1.你最想交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摘录: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
【2】结合情境,根据材料二,在横线处标出相对应的序号。
国庆节放假期间,李明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进行大扫除。他们收拾出的杂物和垃圾有:
①塑料瓶 ②用过的电池 ③保鲜膜 ④穿旧的衬衣
⑤剩饭剩菜和香蕉皮 ⑥看过的报纸 ⑦鸡蛋壳 ⑧过期的药品
请把杂物和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可回收垃圾:______________
湿垃圾:________________
有害垃圾:________________
干垃圾: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三个材料之后,我产生的新思考或新问题是:_______带着新的发现,我将走进书本或者生活中继续学习。
1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屋外寒风呼啸,(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的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爆,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hōng míng) 和狂风的怒吼,感到(xīn jīng ròu tiào)。
【1】看拼音,规范书写汉字。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hōng míng xīn jīng ròu tià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下列词语,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正确的项是( )
A.扫得dé 睡着zháo
B.打得de 睡着zháo
C.扫得de 睡着zhe
D.扫得dé 睡着zhe
【3】下列词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搁板
B.风爆
C.呼啸
D.怒吼
【4】与“寒风呼啸”一词中“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登高长啸
B.龙腾虎啸
C.北风啸鸣
D.啸聚山林
【5】下面是“黑”字的第三笔,正确的一项是( )
A.横
B.竖
C.撇
D.点
【6】这段文字选自短篇小说《穷人》,作者是( )
A.雨果
B.亚米契斯
C.列夫•托尔斯泰
D.高尔基
【7】这段文字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小屋温暖舒适,不仅体现了女主人的勤劳持家,也暗指这不只是客观环境的温暖,更是人情的温暖和一家人的善良。
B.小屋的温暖舒适跟西蒙家的阴冷黑暗形成强烈的对比,说明女主人桑娜家境比较好,为抱回孩子做好了铺垫。
C.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冷又黑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的富有。
D.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8】《穷人》这篇经典的小说,一定激发了你阅读小说的兴趣,“安利柯”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下面( )这本小说。
A.《童年》
B.《小英雄雨来》
C.《爱的教育》
D.《战争与和平》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饭店里
一天中午放学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不能回家吃午饭了,于是我就和何菲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幸福餐厅去吃面。
幸福餐厅生意兴(xīng xìng)隆,宽敞的店堂里早就客满。何菲排队买面条,我找座位,好不容易才等到两个空位子。我便坐下来,把书包放在另一个座位上等何菲。邻座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她旁边的座位也空着。
正等着,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扶着一位盲人爷爷走过来。老爷爷身穿雨衣,戴着墨镜,拄着红白相间(jiān jiàn)的拐杖。老奶奶看见我们这张桌子还有一角空着,就想让盲人爷爷坐下。那位漂亮姑娘连忙叫道:“喂,这儿有人!”
“等人来了,我们再让吧⋯⋯”那位老奶奶用商量的口气说。
“那不行!我朋友马上就要来的。”
老奶奶见姑娘不肯让,只好无可奈何地扶着盲人爷爷站在旁边。
“老奶奶,这儿有座位,你们来坐吧!”我连忙站起身来。
“哦⋯⋯”老奶奶感到意外,她怔怔地望着我。
“不要紧,我同学去买面条了,看样子,还要等一会儿呢!你们先坐吧。”我热情地扶盲人爷爷坐下。
正在这时,何菲一手端着一碗面条小心翼翼地往这儿走。
老奶奶见何菲来了,连忙起身让座。
何菲急忙放下面条,让老奶奶和盲人爷爷坐好,说道:“我们不急,你们先吃吧!”
两碗香喷喷(pēn pèn)的面条放在二位老人面前,我随即递给盲人爷爷一双筷子,亲热地说:“老人家,您请用餐吧!”“可真太谢谢你们啦!”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说。
盲人爷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住地念叨:“这餐厅的服务态度真好⋯⋯”
我和何菲听了都笑了,周围的顾客也笑了,并向我们投来了赞(zàn zhàn)许的目光。那漂亮的姑娘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1】用“√”给文章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协商______称赞______
找反义词:冷淡______狭窄______
【4】那漂亮的姑娘羞愧地低下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死抉择
①傍晚时分,滔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
②舍不得离开家园又终于不得不离天家园的刘大爷,看到洪水已经漫上桥面,才拄着拐杖,扶着桥栏杆,带着孙儿,小心翼翼地涉水过桥。
③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原本好端端的桥栏杆有一两丈不见了,于是用木杖探试,才知道这座五孔桥中间的一孔已被洪水冲塌。多危险哪——要不是这断栏杆提醒他,爷孙俩再往前跨出一步,就会双双葬身激流之中!
④于是爷孙俩赶紧掉头往回走,打算爬上屋后的小山逃生避险。
⑤爷孙俩刚走回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一辆汽车正向大桥开过来。
⑥险在眉睫!
⑦刘大爷当机立断,赶紧迎着这辆汽车奔去,站在公路中间,频频挥动手中的木杖示意并大声呼喊:“大桥断了!”
⑧然而不知为什么,车上那位留着长发的司机不仅没有因此停车,反而突然加大马力,不顾有木杖阻挡,快速绕过立在路当中的刘大爷,猛地冲上断桥,在刘大爷雷喊风吼般的“啊呀”声中冲入河底。
⑨“爷爷,这位叔叔为什么要自个儿寻死?”
⑩孩子 你不懂 他不是寻死 而是求生 他加大马力是为了尽快逃离险境 刘大爷一边惋惜地拾起被车碾断了的木杖 一边说
⑪“你给他挥手,他为什么不肯停车?”
⑫“风声雨声太大,他听不见我的喊声,他误认为咱爷孙俩要搭他的车逃难。他不愿为咱耽误他宝贵的时间,可是他哪里知道前边等他的是这样一条死路!唉,可惜我的木杖太短,没能挡住他。”
⑬“他怎么敢碾断你的木杖?”
⑭“这是非常时期。别说碾断一根木杖,甚至还可能把我撞倒,从我身上碾过去呢。”
⑮“爷爷,洪水越来越大了。咱们还是赶快上山吧。犯不着在这儿拿生命去冒险。”
⑯“我还要等一等。你听,远处又有汽车开过来了。我还得在这儿拦车,把大桥断了的消息告诉他们。你先抄小路上山,别在这儿等我。”
⑰“如果他们还像刚才那位叔叔那样,甚至对着你开过来怎么办?”
⑱“不能这样想。世上的人不都是一个样。如果再过来的司机仍误认为我要搭车逃难,却愿意把车停下来,那么他就因此得知这一险情,同时也会因此大难不死。如果……如果他不肯停下,一意孤行,硬要去死,咱也挡不住。是死是活,现在只能让人家去选择。但是我绝不能见死不救!”
⑲正说话间,又一辆汽车驶近了大桥。
⑳刘大爷猛地推了孙子一掌,吼道:“你——快走!”紧接着几大步跨过去,视死如归地又一次站在了公路中间……
【1】请给第⑩段加上标点符号。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惋惜——______ 反义词:当机立断——______
【3】第⑥段“险在眉睫!”此句独立成行,说明险象环生,请你具体说说“险”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任选第②段或第⑩段,从描写方法、词语选用、表达情感三方面品读赏析句子。
我选第_____段。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对短文题目的理解。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想象一下结尾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段阅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这段话中哪句话是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请用“____”画出来。
【2】这段话中哪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表达自己获奖后激动、自豪的心情。
拿着获奖证书,我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先队员要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20、用“……是那么……是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鲁迅做的梦是一个“好的故事”,你做过什么有趣的梦呢?把它简单地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