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说话不用“说”:请根据语境,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国庆长假萌萌一家去了桂林,看到桂林的山水,萌萌不由得_____:“真美啊!”他们顺便去看望了家住桂林的姑妈,姑妈留他们多住几天,萌萌_______了姑妈的邀请。姑妈一再挽留,眼看萌萌的爸爸被说动了,萌萌扯一扯爸爸的袖子,_______:“爸爸,后天我就该上学了啊!”

2、我能把字写漂亮。根据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________     yín_______      chí________     lǐ mào________

3、给下列加线的字找出正确的读音。

(shān cè)  问(xún xùn)

 

4、规范书写词语。

àng rán chì rè

( ) (   )

jià yù qiǎng bǎo

( ) (   )

hān shuì xuān xiāo

( ) (   )

chà zǐ yān hóng

( )

5、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画面用一段话写下来。

忘乎____)(____  斩____)(____铁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的革命豪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

【3】用“﹏﹏﹏”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 )               ( )

【3】下面与《竹石》写法相似的一首诗是(       

A.《寒食》

B.《送元二使安西》

C.《石灰吟》

D.《十五夜望月》

【4】诗中首句“咬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墨梅图题诗

          ,           

          ,          

1默写诗歌。

2对一、二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特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 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

3对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宏大抱负,鲜明地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B.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诗人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宣告”和“声音”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4】文段中的两个加点词语“欢呼”和“欢跃”能够互换位置吗?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在表达范围上更广一些,“欢跃”比“欢呼”在高兴的程度上也更进一步,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B.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所以能够互换位置。

C.“欢呼”指欢乐地呼喊,“欢跃”指欢喜得跳起来,意思完全不同,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10、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每当我拿起提琴,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

(2)课文中几次出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每次都有什么不同?

 

11、课内阅读。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权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 ),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 )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 )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 )下。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仿写词语。

例:威风凛凛(ABCC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是说“我”不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拿毛笔做了竹节人。_______

(2)“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说明老人卖的毛笔质量好,同学们愿意买。_______

(3)“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一句中的“家伙”一词含有贬义。_______

【4】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的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走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_______

【4】“破绽”在这段话中指__________,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

13、课外新视野。

花儿与少年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他经常逃学。同学们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班主任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他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于是他敌视老师,敌视同学,敌视学校。

某日,他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有两个大人迎面过来。他听到那男人说:“咦,这孩子像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

他正欲跑,手腕已被住(yè  zhuài)。他也认出了对方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刘老师。

刘老师说,记得你是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

他很久没听到过称赞的话了,差点儿哭了,低下头去。

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

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仔细,说喇叭花骨朵那种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为了惟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若将人与花比,人太幸运了。花儿开好开坏,只能一次。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一联系到人,他听出,教诲开始了,却没太反感,因为刘老师那样的教huǐ  huì),他此前从未听到过。

刘老师说:“我星期一第三节课到你们班级去,我希望你第二节课前把作文交给我,老师需要有一篇作文可分析、可点评。”

老师那么诚恳地请求一名学生,不管怎样的一名学生,都是难以拒绝的啊!

他为作文起了个很好的题目——《花儿与少年》。

他写道:每一朵花骨朵都是想要开放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有荣誉感的。如果一个学生像开不成花朵的花骨朵,那么,给他一点儿表扬吧,对于他,那等于水分和阳光呀!

老师读他这篇作文时,教室里异乎寻常的肃静……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对于文中这位同学,下面人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一下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儿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家人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深恶痛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一共写了鲁迅先生的5件事,请简要概括,并说说分别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

(1)笑声明朗(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通宵达旦地工作(工作认真)

【3】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8~11自然段,写到了环境,如“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儿声音没有了”“鸡鸣的时候”“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也写到了鲁迅先生的家人,如“家人都起来了”,这样写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6、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7、写反问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11分)

(1)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这两句子都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请把上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4)用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温和(表示气候):

温和(表示态度):  

 

19、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20、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例如: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表达与交流。

题目:闹

大街上,车来车往,热闹非凡;游乐场,人头攒动,一片喧闹;庙会上,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请围绕“闹”这一主题,选择自己熟悉的场景,写一篇习作,字数45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