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拼音写词语。
科学素养包括shí shì qiú shì( )的品质,jiàn wēi zhī zhù( )的敏锐目光,qiè ér bù shě( )的坚持等等。
2、辨字组词。
雅______ 微______ 陈______ 蹄______
稚______ 徽______ 阵______ 啼______
3、根据提示写出合适的成语。
(1)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写作时就能______。(提示:带有“花”的成语)
(2)这明明是杜牧的诗,你却说成杜甫,这不是______吗?(提示:表示认错对象,弄错事实)
(3)新年联欢会上,我们组全体成员______,为大家表演了课本剧《晏子使楚》。(提示:写一个和戏曲有关的成语)
4、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____________)
2.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____________)
3.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形容水石等很明净。 (____________)
4.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____________)
5.指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____________)
6.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____________)
7.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 (____________)
5、用“然”字组成词语,分别填入下面句子中。
(1)我正要凝视他们时,___________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
(2)___________,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了!
(3)___________间,听到这个消息,我悲痛不已。
6、请从下面的九宫格中识别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再完成练习。
【1】我识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2】所识别的诗句与《浪淘沙》(其一)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源远流长、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写得出神入化。
【3】我还积累了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候)的景色。
【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
8、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咏物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2)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岛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 冒)出土地。细心地(倾听 聆听)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
(3)农夫和我坐在稻谷旁边,稻子已经铺平摊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也染上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哲学。
(4)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5)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6)他说:“你闻到什么没有?”
(7)“我闻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8)他开颜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9)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10)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谷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暑假偶尔帮忙,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谷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的味道,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 淌)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原因。
(11)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12)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
(13)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14)我便那样坐在稻谷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 品位)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漫无边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彩多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字词。
【4】通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B.作者内心渴望回归自然。
C.都市空气污染严重,使人的嗅觉在不断退化。
D.农夫追求淳朴自然的生活。
【6】第(4)-(14)自然段多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谈谈你对第13自然段中 “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③(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11、阅读
探月
①探月工程,具体是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任务的总称。
②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③嫦娥五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④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⑤11月24日22时06分至11月3004时40分,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经过轨道修正、近月制动、组合分离等流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
⑥12月204时53分,嫦娥五号开始进行采样工作,经过约19个小时的月面工作,顺利完成了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顺利返航。
⑦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⑧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摘自新华网、环球网等,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与短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探月工程包括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等工作。
B.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壮举。
C.我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采取了探测器月球正面着陆的方式。
D.嫦娥五号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完成了太空之旅。
【2】下列选项中,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文第①段用下定义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探月工程”。
B.短文第⑧段点明了嫦娥五号太空之旅的非凡意义。
C.短文是按“中国探月工程””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的顺序介绍的。
D.短文第②段中,“最终”一词体现了中国航空人工作的严谨和计划的周密。
【3】短文第④段“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一句中“迄今为止”和“之一”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
12、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最后的姿势》是写的是 年 月 日在四川 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 。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 ,他用自己
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 !”
(2)文章表现了谭老师 、 、 、 的高贵品质。
(3)“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 ,是 ,为 ,为 ……”
13、阅读《捅马蜂窝》,完成下列各题。
捅马蜂窝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蛰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niè)感沉重地压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选自(《小读者(爱读写)》2018.04 作者 冯骥才)
【1】我为什么要去捅马蜂窝?( )
A.讨厌马蜂
B.喜欢马蜂
C.好奇心理
D.好胜心理
【2】“挨蛰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此刻最有可能是谁把“我”拖进屋的?( )
A.妹妹
B.爷爷
C.爸爸
D.妈妈
【3】“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这里的“自已都能用眼瞧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什么?( )
A.肿起的疙瘩很大
B.肿起的疙瘩很痛
C.肿起的疙瘩很亮
D.肿起的疙瘩很红
【4】随着事情的发展,我的心理也产生变化。我心理变化正确顺序是下列哪个选项?
A.胆怯→好奇→愧疚→企盼
B.愧疚→好奇→胆怯→企盼
C.好奇→胆怯→愧疚→企盼
D.企盼→好奇→胆怯→愧疚
【5】“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对这句中“旁人”准确解释的是哪个选项?( )
A.家里的亲人
B.村里的乡亲
C.所有的蜜蜂
D.所有的生命
【6】“捅马蜂窝”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也常用到,它常用来形容的是什么?( )
A.不怕牺牲
B.不怕困难
C.英勇顽强
D.招惹麻烦
【7】一窝马蜂成百上千只,可作者为什么只写蜇“我”的那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请给这句话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哨卡》,完成练习。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下悬崖。
③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要考察这一带所有的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④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恳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近三十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⑤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⑥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⑦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到这来的。”
⑧将军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你忘了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 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 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
⑨“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⑩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⑪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⑫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根据意思,在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
(1)因吃惊而发愣。( )
(2)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
【2】文中第④段写将军即将出发前,写“好几个人”的话和上校的恳求是为了______,这是______(正面、侧面)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
【3】请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哨兵张了张嘴想说的是______,哨兵又合上嘴是因为__________。
【5】文章最后写“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15、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一看到好美丽的剪纸。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夏天是悠闲的。夏天是有趣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把下列句子中的“说”换一个说法。
小明一家去桂林游玩,看见美丽的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说“真美呀!”
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添枝加叶(扩句)。
詹天佑是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枝剪叶(缩句)。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地球同宇宙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病句。
两个学校的乒乓球队正在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陈述句。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还有几种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二选一)
(1)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当我们蓦然回首,总有一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让人无法忘却。每当我们拾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久的冲动,这便是感动。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2)六年的小学生活丰富多彩的,你一定经历许多事情,有些事情可能使你明白一个道理,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明白什么是幸福……请你以“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件事情,把你的感受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