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花边饺子里的爱》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________。课文中体现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的情节是________;体现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中,作者长大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诗做出不同评价的深意:它们________向我吹来。我________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________。我从心底知道,________________也好,_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________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怀念》中,我特别喜欢作者笔下色彩缤纷的菊花:黄色的花________________,白色的花________,紫红色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着这些生机盎然的菊花,我明白了作者的母亲坚持让他来看菊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①这句话用全场的________________声、________声、________声,构成动静变化。连续两个“只听见”强调了会场的________________及人们对仪式的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以上句式,用(只听见…只听见)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他笔下的草原让人神往:“这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______________

2.“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运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_________的精神。

3.学习这几个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__的老书记,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林林为班级制作古诗文主题的黑板报,请补充完整。

古诗文园地

人与自然

(1)“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诗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了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

人与家国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人与自我

(3)正如各迅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是啊,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后作答。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

【5】这首诗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_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

8、回乡偶书

[]贺知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__时偶然写得的。

【3】本诗中通过诗人的“变 ”——“___________”和“不变”——“_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童年钟声

①童年那悠扬的钟声,一缕缕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子,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萍柳、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比翼齐飞,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的歌唱。林中蜿蜒幽静的小路,时而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鸟儿们顿时像遵守纪律的孩子,鸦雀无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童稚的歌声,爽朗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天籁之声。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都要升五星红旗,同学们穿得五花八门,衣服各式各样,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注目礼,顿感一股暖流在胸中流动。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钟,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用一根粗钢筋勾着挂在树上,敲起来“铛铛”响,声音清脆还有余音。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孩子们自力更生,玩弹玻璃球、打梭、打陀螺、跳高、跳绳……同样玩得兴奋、痛快!

④刚从童年的学校毕业,人生的学校就在岁月急促的钟声中开学了……

⑤中年、青年人都已远离了童年,少了那份纯真,多了几分责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现实生活的磨炼中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童年时期的童心、童趣却越来越淡,儿时那些最简单的辨别是非、美丑的标准也逐渐变得模糊。当我们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会突然顿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

⑥童年是一盘永恒的录像带,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既是人生的独版,又是绝版。如果人生能重复,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纯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钟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

【1】第②段中的“抑扬顿挫”形容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叙述的童年趣事包括“设施简陋但学习卖力”“_____”“难忘学校的钟声”和“______”。

【4】第④段画“    ”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此句话的省略号处补充句子,下列最合适的是(_______)。

A.我们背着书包,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

B.在新的学校,再也难觅当初那清脆的钟声

C.我们离开课堂,步入社会,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拼搏

【5】第⑥段画“~~”句说童年是“人生的独版”是因为______“绝版”是因为_______

【6】说说你对文题“童年钟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特殊的搏斗

①这是一本发黄的日记。它的主人是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日记没有记完,它最末的一页上写着:

②“体温很快到三十九度五。”

③“胃剧痛。”

④“燥热、耳鸣、睁开眼时眼皮疼……”

⑤“四小时了,我的伤口、鼻、嘴开始出血……”

笔迹,越往下越不规整,一个个字母歪歪扭扭、颤颤巍巍。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正在(   )颤抖的人书写下来的。

⑦原来,那一天下班后,施密特仍兴致勃勃地留在实验室里,观察一条南美洲毒蛇。稍一不小心,毒蛇猛地从玻璃缸里窜出头来咬了一下他的手指。不好!施密特迅即将它关回蛇笼里,然后急急地挤出伤口内的败血。头晕眼花的他,想打电话通知医院,偏偏室内的电话刚坏,别的办公室都锁上了门,而此时再要走到大楼外面的警卫室打电话显然已经体力不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施密特斜靠在座椅上,只能喟然长叹一声。

⑧蓦地,从幼年起始的求学、投考、从师、做动物解剖、写学术论文……一幕幕情景交替在脑海中快速闪现。“难道自己的科学生涯就结束了?就这样坐以待毙?”这位已经知道死神叩门的67岁的科学家痛苦地思索。忽然,一个念头浮现出来了:还可以再作一番贡献。记录自己垂死的感觉,这是一个蛇毒罹毒者临死前的不可多得的自我记录,对后人一定有研究价值。他顶住了,支撑着,记录下去。周围是静静的夜,许多人该是进入梦乡的时候了,谁都不知道在博物馆大楼深处的这个房间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搏斗。在被毒蛇咬了5小时之后,施密特因脑溢血与世长辞。日记的最后一段记录是:“血从鼻子和嘴里流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

⑨一个有志者总是为着自己献身的事业坚韧地奋斗。你看,即使死神在叩门的时候,他还不撒手,不畏惧,非得留下最后一道刻痕不可!

【1】读第⑥段,画线句子中能体现笔迹“不规整”的两个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2】在“强烈”“剧烈”“激烈”中选一个合适的词填在“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正在(   )颤抖的人书写下来的”中的括号内,把选中的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场特殊的搏斗”是指什么?它特殊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们要“为人介绍被南美洲毒蛇咬中后的中毒反应”,我们应该重点阅读哪些段落?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表彰施密特对科学的杰出贡献,南美自然科学基金会将他评选为年度最佳科学家。为了写好颁奖词中对他献身精神赞美的部分,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你准备重点读哪些段落?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西湖的“绿”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似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从第一自然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这次到西湖观景,天气并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这一自然段写了西湖怎样的特点?

【3】阅读短文,填空。

(1)短文提到了西湖很多胜景,有飞来峰、 、花巷,表达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处过渡段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它是中国人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建设的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共同为地球村村民提供定位、授时等服务。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了用GPS导航,但其实,我们国家入网的智能手机里,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可以说;北斗离你并不远,当你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当你坐上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依靠北斗的精准定位,列车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最后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少内;如果你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

一般来说,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告诉你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而北斗除了这些,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出去,这就是短报文功能。举个例子,假加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使用GPS你只知道自己的位置,但通过北斗定位终端,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信息发出求救。2003年汶川地震时,北斗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所有通信设施几乎被摧毁了,先行进入震区的救援人员正是依靠随身携带的北斗定位终端,才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2020年初,因为有了北斗,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工作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的施工争取了时间;前段时间给珠穆朗玛峰测“身高”,北斗也上阵了……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没有做不到,就怕你没想到,所以大胆去想,你想到了就有用了”。

【1】下列关于“北斗三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三号”具有两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七类服务。

B.“北斗三号”首创三种轨道构成混合星座,实现星星互联与星地互联。

C.“北斗三号”是目前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航天系统。

D.“北斗三号”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

【2】下面内容说明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

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之内。

A.北斗能定位位置

B.北斗离你不远

C.北斗能准确控制时间

D.北斗搭建了“天罗地网”

【3】“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借用诗句说明北斗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

B.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和所有的事物都有联系。

C.借用诗句表达对北斗的惊叹和赞扬。

D.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材料二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这样写的好处是(任选其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结合文本,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理解。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仿佛”一词说明作者描述的是______

【2】作者都描写了江南水乡的哪些景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毛主席用强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       )的xuān gào,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随着马宝玉第一个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       háo mài的口号声;当老支书用shā yǎ的嗓音喊出“党员排在后边”,(       )的人们立刻按照顺序排队;贝多芬按下qín jiàn,即兴创作了《月光曲》,使盲姑娘陶醉其中;金黄的圆月下,广阔的瓜地里,xiàng带银quān的闰土是那么自由快乐……同学们,让我们沉浸在课文中,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魅力吧!

【1】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从下列每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①A.庄严   B.严肃        ②A.壮观   B.壮烈        ③A.凌乱   B.惊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是(       

A.立(yì)

B.崖(xián)

C.音(sǎng)

D.陶(zuì)

【4】下列句子中“陶醉”与文段中“陶醉”表达情感不同的是(       

A.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中,因为自然都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B.初冬时节,黄山绚丽多姿、五彩斑娴的美景令人陶醉。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改为感叹句)

 

(2)邓小平提出构想。

(扩句)  

(3)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缩句)  

 

16、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好诗。(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好朋友分别,心里难舍。(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那碧绿的海洋,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将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历程;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请你以泪水为主题,完成一篇习作,记录你成长过程中一次难忘的回忆。要求: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