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古诗词积累。

诗题

诗人

诗句

表达相同点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____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

借助____来写景。

《浪淘沙(其一)》

____

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

王安石

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________

②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________

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________

④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________

3、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________

意思:________

4、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_________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________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_____________,七连六班的__________,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开国大典》写了___下午3时,首都___人聚集在_____,隆重举行_____。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历时两个半小时,场面____,揭示了____________,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________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_________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所以副标题是____________。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____________;而对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按要求完成诗句练习。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用“/”标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2】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________________”点明题意,”交代了时间,一个“_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__________”是“客愁新”的原因。

7、阅读古诗词,完成习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借江南的黄莺、______________ 等景物描绘江南春景的明丽;诗句_______________则写出江南的烟雨之色。江南春有莺啼之声,还有_____之色,有近处风中的_______,还有远处迷蒙的________ ,诗中“有声有色”“有远有近”的景物,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的情感。

8、课外类文阅读。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移家:搬家。②浑:全。

【1】这首诗作于诗人________时,抒写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________的深厚感情。

【2】全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的无限痴情。

【3】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下列对“系”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中的“系”是“约束、羁绊”的意思。

B.“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

C.“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D.“系”字符合春日和风吹拂的情景,表现出它们对主人的款款深情。

【4】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渭南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②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③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④实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木标。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谋,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沈尹默(书法家):中国书法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1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面对不断加大的学习压力,如果能静下心来练习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D.中国书法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 )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 )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字填入选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吼 瞪 揪 推

【2】文中画“-”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

A.设置悬念

B.埋下伏笔

C.前后照应

【3】“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丈夫”指__________“儿子”指_________

【4】为什么课文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老汉崇高精神的赞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舍己为人

B.团结友爱

C.无私无畏

D.忠于职守

12、阅读。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雨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浇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问:“要有把伞就好了。娘,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把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看,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着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中“难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划出和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6】省略号常见的用法有四种,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是哪一种用法?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 ②表示语气的停顿; ③表示语音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_____

B.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黄的……_______

C.还有20米、10米、8米、5米……近了,更近了。_______

13、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用简要的语言给片段描绘的场面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___________的形象。

【3】片段运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描写阅兵式的场面,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对于阅兵式场面的描写方法,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运用“开头”“接着”“当……的时候”等表示顺序的词语,使场面井然有序

B.作者按照入场顺序,具体描写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空军各兵种方队的特点

C.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使阅兵式场面描写丰富生动、情趣盎然。

【5】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将阅兵式的场面写得庄严、隆重。

请你也运用这样的写法试着描写一个场面,如劳动场面、比赛场面等,要写出场面的特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优美的琴声

  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外,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豪华别墅。每天傍晚时分,从别墅

的窗口会传出一阵优美的钢琴声,弹钢琴的是一个小姑娘,名叫璐丝,长得漂亮又可爱,曾在欧洲少年钢琴比赛中夺得冠军。   ,

  ②这天傍晚,有个老乞丐来到别墅,璐丝的父亲见了,要把乞丐赶走。这时,璐丝突然来到老乞丐的面前,亲切地问道:“我能帮帮你吗?”老乞丐点了点头。璐丝又问:“你肚子很饿,是不是?”老乞丐又点了点头,璐牟马上说道:“你等着,我攒了一些零花钱,我把它拿给你。”这时,老乞丐终于开了口:“不用啦,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其实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你,妁钢琴声,不知为什么,只要听一阵你弹的钢琴,我就觉得肚子饱了。”璐丝听了,愉快地说:“老爷爷,你等着。”说完璐丝就回到屋子里,不一会儿,一阵钢琴声从窗口飞出来。当璐丝再次出来时,老乞丐又说道:“孩子,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感谢你呀?”璐丝笑笑说:“不用感谢,你喜欢我的琴声,’就是我的知音,我应该感谢你呀!”老乞丐又说道:“以前我曾给一个音乐家抄过乐谱,如果你愿意,从今天起我给你抄乐谱,好吗?”璐丝听了;高兴地说:“谢谢你!那太好了。”

  ③从此之后,老乞丐每天都要来给璐丝抄乐谱,但却从来没有吃过璐丝家的一顿饭,也

从来不要任何报酬。璐丝每天弹着老乞丐给她抄的乐谱,钢琴弹得越来越好。璐丝的父亲。  刚开始对这个老乞丐很厌恶,但为了不使女儿扫兴,加上老乞丐抄乐谱的确很卖力,渐渐地

也就喜欢上他了。

  ④一天,老乞丐对璐丝的父亲说:“你的孩子很有音乐天赋,该给她找一个好老师了。”璐丝的父亲说:“我本想请本市著名的钢琴家吉斯尔教授,他是世界上一流的钢琴家,可我登他的门时,他说什么也不愿意见我。”老乞丐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样吧,我给你写封信,拿着这封信再去找他,他也许会给我一个面子。”

  ⑤就这样,璐丝的父亲带着女儿又一次来到了著名钢琴大师吉斯尔教授的家门。这回他拿出了老乞丐的信,没想到仆人十分客气,领着璐丝的父亲来到吉斯尔的工作室。仆人指

着那位正在弹钢琴的老人说:“他就是吉斯尔教授。”  

  ⑥璐丝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那荚妙的琴声。天啊,这乐曲璐丝是那么的熟悉,这不就

是老乞丐抄的谱子吗?一曲终了,她走上前去,向老教授深深地鞠了一躬:“吉斯尔教授,您好!”老教授缓缓地转过身来,璐丝父女俩大吃一惊,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的老教授不是别人,

正是那个给璐丝抄乐谱的老乞丐!   .

⑦吉斯尔教授朝他们父女微微一笑说:“没有想到,是不是?”为了解除这一尴尬局面,老教授说出了自已的心里话。

⑧原来,吉斯尔教授是个十分严谨的音乐家。不久前,他收到璐丝父亲的信,请他收他

的女儿跟艮他学钢琴。可是吉斯尔教授带学生有个原则:要学艺,必须先学做人。为了了解璐丝的思想品德怎么样,他就故意扮做老乞丐来试试她。让吉斯尔教授感到欣慰的是,小女孩璐丝不仅钢琴弹得好,而且人品也好。这正是作为一个未来的艺术家所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于是吉斯尔教授愉快地收下了璐丝做自己的学生。后来,璐丝终于成了世界上优秀的

女钢琴家。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   )

  (2)喜悦而心安。   (   )

  (3)形容穿戴整齐漂亮的样子。 (   )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璐丝:通过写璐丝   ,表现了她 的性格。

  (2)吉斯尔教授:通过写吉斯尔教授   ,表现了他   的性格。

3.你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为什么?

4.看了文章的题目《优美的琴声》,你对本文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你用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来。然后通读全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加以解答。

(1)问题:

(2)解答:

 

5.你还能给本文拟一个比较好的题目吗?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字句)

我珍藏着这个秘密。(改为反问句)

 

17、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