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写出跟“说”有关的词语。(词语中不能有“说”)

(1)老汉沙哑地(_____):“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2)“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_____)着。

(3)秦王约赵王在渑池见面,赵王和大臣们(_____):“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昂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山河 排________

________八 满腔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心平( )( )

( )( )       ( )( )       万象( )( )

4、近义词我会写

踌躇——(    )   同情——(    )

大概——(    )   舒服——(    )

懊悔——(    )   疲倦——(    )

 

5、看拼音写汉字。

( )不关心     ( )    zào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

【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4】词中的“见”读____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____”相同。

【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 _____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是一首________律诗,全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了夸张手法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崖暖中的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________________铁索寒中的写出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诗阅读

1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塞下曲

[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单于夜逃(  )   欲将轻骑  (  ) 

A. 逃走   B. 消失   C. 驱逐   D. 追赶

3理解诗句并选择。

第一、二句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 第三、四句描写的是 (  )

A. 大雁在黑夜飞离   B. 敌军逃跑

C.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雪花   D. 轻装骑兵带着刻着雪花图样的弓刀去追击敌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悠长的铃声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离很长,就是有本·约翰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sǎnɡ子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④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⑤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qīnɡ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⑥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⑦“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幕上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⑧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雾一般散去。

⑨“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⑩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⑾“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⑿“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⒀“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拼音。

(sì   shì)乎          (chā chà)一分钟        (xīnɡ xìnɡ)奋剂

(jī     jǐ)乎          (sǎ     sā)腿就跑        (xuán xuàn)

(sǎn sàn)去          (kān kàn)大门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汉字。

   sǎnɡ   qīnɡ

   zuǐ chún   cí xiánɡ

【3】文中“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这句话里提到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抽”字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它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写“说”字,如:

“不晚。”我撒腿就跑。

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

……

请仿照这样的写法,不用“说”字,写一写你放学回到家后和妈妈对话的情景。(至少写两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最后才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第( )自然段就埋下了伏笔。

【7】结合文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写写小说中的老师傅给你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片段三】

夜晚,我健步走进赤泥镇竹洞盆景园区,那盆景被修剪得美丽极了,枝丫间cēn   shēn)差不齐,自有一番美感,勾lèi   )出一幅精致的中国园林图。离开竹洞盆景园区,我来到洪熙官纪念馆,看着洪熙官的生平介绍,不禁想起鲁迅的这句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在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后,我们更要做一个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接班人。

【1】请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名言警句。

【3】在纪念馆中,小明欣赏了很多爱国名言书法作品,说起书法,你想到什么,请你围绕一个话题,如“书法家的故事”“书法作品鉴赏”“我的书法之路”等,用几句话有条理地说说你对书法的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歌溪

吴然

①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

②歌溪的水多么清,多么凉啊!它从很远的山涧里流出来,它的两岸,是浓密的树林。

③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亮晶晶的水花。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调皮的、不懂事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粗野。

④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板,潭里的水急速地向下流淌。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它的歌声充满了欢乐。

⑤更快乐的日子,是在夏天。歌溪这时涨水了,可还是那么清!它打着旋儿,在水面上泛起一圈一圈浮雕一般的花纹。我们笑着,叫着,跳进水里去,水花溅得老高!本来就活蹦乱跳的歌溪,响起一片打水声、笑声、喷鼻子声,以及故意的乱喊乱叫声,整个歌溪越发欢腾了。

⑥我们比赛着游到对面,爬到一片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板上,平躺着,翻扑着身子,让太阳猛晒!晒够了,或一个跟着一个,或争先恐后地直往水里跳。扑通,扑通,歌溪里立即出现许多黑黑的小脑袋。这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

⑦有时候,我喜欢一个人仰面朝天,躺在水上,任凭歌溪载着,随意漂流。我穿过浓密的树荫,柔软的柳条拂着我的脸,无比凉爽。稍稍闭一下眼睛,穿过树荫,我看着湛蓝的天空,一团一团的云朵,白得耀眼,在慢慢地移动。两岸闪着太阳的金光,鸟儿唱着,知了叫着,同伴们欢笑着。我不由得一个翻身,想一把抱住歌溪……

⑧歌溪啊,你给了我们多少欢乐!

【1】根据本文内容,在序号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水段

性格

歌声特点

 

从山崖到水潭的歌溪

调皮、不懂事

(1)________

顺着石板向下流淌的歌溪

(2)________

(3)________

静静地流着的歌溪

(4)________

美妙

【2】第④段中的“长发”指的是_____________,第⑤段中“越发欢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第⑥段中画“ ”的句子,请你想象,“我们”会在水里怎么玩?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我不由得一个翻身,想一把抱住歌溪……”的原因是( )

A.“我”自己躺在水上感到害怕,所以想抱住歌溪。

B.“我”被歌溪的美陶醉了,想和歌溪更亲近。

C.“我”想和歌溪一起玩耍。

【5】联系全文,思考并归纳歌溪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游泳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游泳时要注意防溺水。请你说一说我们在游泳时应该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辽远-( )  柔和-(   )

(3)作者在形容歌声如珠子时,用了一系列动词( )(   )(   )(   ), 增强了动感,描绘出唱段的感染力。

(4)读完这段话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13、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文中“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揍我一顿也好”中的“也”字能否去掉?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样做”指的是(       

A.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B.暂时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等亲属把他们接走。

C.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西蒙家的床上。

D.让西蒙的两个孩子陪自己的孩子玩耍。

【4】第2自然段的描写方法是(       

A.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14、课外阅读。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糊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我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这是鲁迅先生写给_______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足轻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黯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模仿秀。(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它们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

 

 

(2)北京城这秋色的秋林啊,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16、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将疑问句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4.我们必须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书面表达

想一想: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以后,他们家里的生活会如何呢?这两个孩子在他们家里生活得如何呢?请你展开想象,续写《穷人》,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