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一填,读一读。
主持 争持 把持 坚持
(1)他们谁也不肯让谁,事情( )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2)他们谁也不肯让谁,都( )自己的意见。
(3)他能说会道,这件事由他来( )最合适。
(4)皇帝年幼无能,慈禧太后完全( )着朝政。
2、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kè______ bīng gùn______ duò jiăo______ cí chăng______
shàng wèi______ jiē kāi______ yăng qì______ bān diăn______
3、诗文品味
诗中有画。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写下乡村美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文学家____笔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湖暴雨突来的奇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词有情。一轮明月在《宿建德江》中是诗人在羁旅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愁闷;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则是辛弃疾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悦。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久客还乡的沧桑与无奈。诗中有理。理学家朱熹《春日》中象征一切美好事物和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学习积累,我们了解到了人们想表达解不开的愁怨时,会借助有关丁香结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情。
4、日积月累。
1.诚者,天之道也; 。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3.卧看满天云不动, 。
4.孤村落日残霞,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
5.提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我们眼前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 的少年,项带 ,手捏 ,向一匹猹 ……鲁迅先生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和革命家,“ 千夫指, 孺子牛”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曾说过:“惟有 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 ,中国才有 。”
5、积累与运用
默写朱熹的《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饱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写出画线字的读音。
一鉴开(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
【3】这首诗是由________而发的感想,诗中写景的诗句是第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的事情,你觉得观书和观池塘两者有联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便于记忆和传诵。请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写出你对该对偶句的感受或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每道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填序号)
雪天里的暖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雪没完没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蜷在家里,连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
②一股冷风呼啸着扑进门,送外卖的“骑士”顶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解释道:“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③我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④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找出一个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你猜怎么着?” 他掏出一张配送单,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你,另外两杯麻烦你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
⑤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的。我把一杯奶茶给了店门口扫雪的清洁工阿姨,另一杯奶茶给了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三杯奶茶给了铲雪的志愿者。”骑士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骑士喝完茶,戴上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便“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⑥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但这冰雪覆盖的城市,仿佛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暖意……
【1】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蜷”表现出因天气恶劣,人躲在家中不愿外出的心理。
B. “扑”表现出严寒天气里寒风猛然冲入室内的样子。
C. “顶”表现出雪下得猛及骑士冒雪送外卖的不容易。
D. “抢”表现出雪天寒冷,人们急需订热奶茶的心理。
【2】第⑤自然段中,描写“配送单被小心折好”这一细节是因为( )。
A. 这是新年到来前骑士送的最后一单。
B. 这一单有客户送给骑士的特别礼物。
C. 单子备注的派送说明温暖了骑士的心。
D. 单子见证雪天人们彼此关爱的温情。
【3】文章多处描写风雪,对其作用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说明天气恶劣,衬托出坚守岗位者的可敬。
B. 交代事件发生环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C. 凸显文章“雪冷天寒,人心温暖”的主题。
D. 告知读者,暴雪天气如何影响人们的出行。
【4】下列是同学们对短文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暴雪天气,外卖骑士讲述他的奇遇,“我”感到温暖。
B. 暴雪天气,“我”与外卖骑士聊聊雪天里发生的故事。
C. 暴雪天气,外卖骑士的所见所遇,折射社会人情温暖。
D. 暴雪天气,外卖骑士的动情讲述,让城市弥漫开暖意。
【5】下列是同学们对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外卖骑士雪天坚持派送,让“我”感觉温暖。
B. 雪天关爱劳动者的举动,让人心感觉温暖。
C. 骑士送来的外卖还烫,雪天吃着一定温暖。
D. 彼此关爱,让人们感觉到城市弥漫着温暖。
10、悬梁刺股
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1】与 “悬梁刺股”中“股”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突然吹进一股凉风,他顿时感觉好了一些。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2】与“悬梁刺股”所表达中心思想相似的是( )
A.凿壁偷光
B.刻舟求剑
C.按图索骥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学习要找对方法。
B.学习要锲而不舍、勤奋刻苦,才能取得成功。
C.想要学有所成,就要能忍受身体所受的痛苦。
11、阅读。
奇妙的书
①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多选)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下定义
D.举例子
【3】“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小巷里的面馆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旁边有一条小巷,巷子走到底是家小面馆,老板是个老头儿。他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飘缈烟雾,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我看到了人世沧桑。
②小面馆没有招牌,清晨,小巷里的人们尚未起身时,小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浸到附近人家的窗台。人们似被香味唤醒,走进小店,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一上午的能量。
③小面馆人少时,便由老头儿的儿子招呼着,人多时,就由老头儿来协调。每天上班族和学生们急着离开时,总会听见老头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个歉,那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我自然属于那赶时赶刻的上班族,所以坐下来不久,便可获得一碗清香。吃完后,向周围的人道个谢,携着众人满意地目光走出去,迎来忙碌的一天。
④每当有人夸赞时,老头儿可不会谦虚,总是热情地招呼,自豪地炫耀自己的汤面。面条是自家手擀的,至于卤子嘛,我听这老爷子说,有时是他到乡下河沟里钓来的野生鱼。就连水,都是从自家院子的井里挑来的。有人打趣道:“老人家,你的秘诀都透露了,不怕被抢了生意?”老头儿摆了摆手,带着一脸憨憨地笑容说:“哪里是什么秘诀呦,谁都知道,但有谁像我这样,坚持几十年呢?”
⑤ 。所以,叫面时总要添上一句:“老爷子下的面”,或是“小伙子下的面”。至于我,偏爱老头儿下的面,老头儿的面筋道,他儿子的面偏软,老头儿的面味轻,他儿子的面味偏重。有客人说:“小伙子的面是酒,宜趁热享用,而老师傅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
⑥的确,儿子煮的面上会淋一勺虾油,而老头儿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几滴猪油。吃老头儿下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惟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隙中“迸”出来。面条筋道爽滑,猪油鼓动鱼汤,鱼汤刺激你的味觉。老爷子身上的烟火气,也许就留在面条里了。
⑦终有一日,小巷被拆,小面馆也搬到另一条街面。临走时,老头儿让儿子给所有人端上一碗面,面上分明是 。老头儿挑了几根面,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说:“有三分意思了”。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第①自然段主要对“老头儿”进行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外貌描写 B.外貌、动作描写
C.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D.外貌、心理活动描写
(2)第②自然段对“涌”“漫”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涌”“没”直接写出了而馆排出的废水污染环境
B.“涌”“没”具体表现了而馆排出的气味扰民
C.“涌”“没”用词不当,面香应该用“飘”才合理
D.“涌”“没”用得生动,将而香当作水来写,写出面香浓郁、诱人
(3)第⑤自然段,老头儿与他儿子所煮的面在口感上不同的是( )
A.老头儿的面筋道、味轻,儿子的而偏软、味偏重
B.老头儿的面偏软、味偏重,儿子的而偏软、味轻
C.老头儿的面筋道、味偏重,儿子的面偏软、味轻
D.老头儿的面偏软、味轻,儿子的面筋道、味偏重
(4)第⑤自然段开头横线上填写最合适的句子是( )
A.老头儿的儿子也爱吃面 B.老头儿的儿子也爱喝酒
C.老头儿的儿子也很热情 D.老头儿的儿子也是厨师
(5)第⑥自然段关于老头儿与他儿子所煮的面,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儿子做的面像酒,宜趁热享用。
B.儿子做的面需要用虾油调味,提升香气。
C.老头儿只需要简简单单的调味就能带出面的鲜美。
D.老头儿做的面闻不到香气,但轻咬面条就会发现里面有肉馅。
【2】老头儿身上时时流露着人生的智慧,请阅读第④自然段概括老头儿的表现。
(1)老头儿以拱手道歉的方式来协调面馆人多时的矛盾。
(2)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哪项适合补充到第⑦自然段的横线上,并说说理由。
A.淋上了虾油 B.两三根香菜 C.一条野生鱼
补充的内容为:__________(填序号),这样填写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草原》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选段按照 顺序来描写草原的景物。仔细阅读选段,根据提示补全下图的内容。
(小标题)
【2】选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无边的绿毯”,把________比作“白色的大花”,充满画面感。由作者的描写想开去,我还能想到:草原上的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3】读【】中的句子,用直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好处是( ) (填序号)
A.赋予景物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生动形象
B.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4】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来写草原景色的。由这句话想开去,我联想到了诗句“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展现的画面。
14、认真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戴庄村发展生态农业,全村禁用农药、禁用化学肥料,( )确保农产品品质、降低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②例如紫云英和黑麦草这一类植物,在花期结束的时候,农户会将它们直接翻入到泥土里作为有机肥料来代替化学肥料。③农户生产出的有机农产品,也使其收益翻一倍。④戴庄村的实践证明: 。
【1】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第①句补充完整,写在文中括号里。
【2】根据前面的论述,将得出的结论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15、按要求答题。
(1)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艰巨的任务。
修改病句: 。
(2)我战胜了他却没有战胜你。
根据意思加标点:
你最后赢了大家: 。
我和你都赢了: 。
(3)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缩句: 。
(4)当心脏受到严重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
改成比喻句: 。
(5)表演吸引着观众。
扩句: 。
16、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把内容写具体。”(改为转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题目:生活因______而精彩
提示:1.先想想你的生活因什么而精彩,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题目补充完整。
2.运用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生活因此变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