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泽而渔 ②无法( )舍 ③不( )窠臼 ④余音绕(

)俗共赏 ⑥美不( )收 ⑦和( )可亲 ③饱经风(

(1)他的这些创意 ,非常新颖,看来他是费了一番脑筋的。

(2)你一次就把所有资源用尽,这种  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大步(____)星 (____)气冲冲别出心(____)  技高一(____

化为(____)有 嫦娥(____)月(____)海一(____)严(____)合(____

____)然有序 烟雾(____)绕(____)然不同   一无所(____

(1)人们(_______)地走进了电影院。

(2)他们虽然出身于相似的家庭,但是性格却(_______)。

(3)妈妈(_______)地拿着笤帚要找亮亮算账,见亮亮正在帮隔壁李奶奶提水,她的怒气顿时(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句中括号。

①全神_____ ②惟____________ ③心____________

④忘乎_____ ⑤余____________ ⑥别出______

(1)大家的创意都很一般,只有他____地提出了一个高水准的方案。

(2)张晓亮善于表演,他模仿名家小品的表演______,非常精彩。

4、词句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_______,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不必循旧。《淮南子》

2.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石灰吟》

5._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5、我会写漂亮的字。

yī wàng wú jì  jiā jìng  zhèng zhòng  gòng pǐn  jī qì  jiǎng ji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àn wàng  chú fáng  xiàng quān  cì wei líng lì jīng l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áo xùn yù gào  yān cǎo  yān wù  hūn chén  cuò z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______             歇: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他的诗作创作风格被后人称作“诗中有画,_____。”这首山水诗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____生活的向往。

【3】颔联和颈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颔联主要写景,而颈联主要写__;两联把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结合,以动态衬托静态。其中________等动词的使用不是为了突出场景的热闹,而是反衬场景的幽静。

【4】动态和静态描写除了以动衬静,还有动静对比的手法。比如我们在语文教材中学过的《____》。

7、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江月·夜行黄沙道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从_____________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4】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文化博览》2006年第11期)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承担---(     哭泣---(   忽然---(  

3.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4.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5.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10、阅读

菊花

①从古至今,菊花一直被世人称颂,许多文人还专门为其吟诗作赋。菊花原产于我国,距今有2200多年的栽培史,它颜色多样,花形更是千姿百态。

②俗语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红、白、紫为主。黄的如“黄昏弄月”,金光灿烂,华贵雍容;红的像“金背大红”,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白的有“白西施”,淡妆素裹,清洁怡雅;紫的有“紫玉莲”,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一种叫“绿牡丹”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恰似碧玉,煞是名贵。另有叫“墨荷”的,黑中透紫堪称花中一绝。更有那“碧玉勾盘”,粉碧兼备,娇而不艳;“凤凰振羽”,红黄相间,妖娆多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③菊花的花瓣可分匙瓣、平瓣、管瓣等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内曲、反卷、龙爪等形态。各种花瓣以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形成一种疏密相间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龙、凤、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瓣长短不一,相互重叠,变化多姿,如“醒狮图”;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④菊花不仅姿态万千,而且用途广泛。它的花朵、茎、叶、根都可供药用。此外,菊花还能做成各种菊花食品,如菊花肉、菊花羹、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材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除虫菊,则是效力极大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被人们称为“空气的卫士”。

(有删改)

【1】短文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介绍菊花的。

【2】文中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作者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菊花的四种优美造型。请你对这样的写法做出评价。

_________

【4】“菊花有如此广泛的用途,确实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花卉。”这句话加在文章中,最合适的位置是第_________自然段后。

【5】从菊花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又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大部分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三: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要求:(1)具备扎实的中国古典诗词(唐诗宋词) 功底;(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技巧;(3)有关于自己与唐诗宋词之间的感人故事或学习经历;(4)年龄在7~60岁之间,职业、学历、国籍不限。

【1】不属于中央电视台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的是( )

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B.《中国谜语大会》

C.《大手牵小手》

D.《中国诗词大会》

【2】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在下列哪一方面有限制?( )

A.国籍

B.年龄

C.职业

D.学历

【3】上中学的李明从小酷爱唐诗宋词,诵读诗词、鉴赏诗词、了解诗词文化是他学习的重要内容。生活中,他有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明年,他打算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李明具备参赛条件吗?为什么?(建议分条说明理由)

___

12、阅读

千钧一发

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起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1】“千钧一发”的故事是( )讲给( )听的。

A.枚乘,刘濞

B.刘濞,枚乘

C.刘濞;吴王

【2】文中的谋士为什么给吴王讲“千钧一发”的故事( )

A.为了逗吴王开心。

B.为了劝诫吴王不要反叛朝廷。

C.为了告诉吴王头发细无法承重。

【3】下列词语中与“千钧一发”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安然无恙

B.危在旦夕

C.力敌千钧

13、快乐积累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该看重什么

做人处世,该看重什么?居里夫人的“三重”“三不重”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一是重爱心不重金钱。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生活很困难,祖国波兰给成绩优异的她寄来一部分“亚历山大基金”作为奖学金。(       )她很需要钱用,(       )她只留下十分之一,其余寄回基金会,以救助更需要帮助的穷人。她说:“最富有的人(       )那些拥有亿万家产的人,(       )富有爱心的人,哪怕物质上很清贫。”

二是重工作不重享受。居里夫人当年年薪达4万法郎,这在那个时代算是相当富有了,她丈夫建议在家里添置一对沙发,居里夫人说:“不,还是不要舒服好,舒服了我可能会多坐一会儿,那就会少了工作时间。”正是因为她的勤奋努力,世界化学宝库增添了镭。她的重工作不重享受、永不懈怠的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是重成绩不重荣誉。居里夫人一生两次获诺贝尔奖;一生获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但她对这些荣誉全不在意。一次她的一位朋友来访,看到她女儿正在玩一枚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奖章。朋友很惊讶,这是最高的奖赏,居里夫人竟然给孩子们当玩具。居里夫人说:“我不在乎这个,我是想让小孩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1】居里夫人的“三重”“三不重”分别指什么?

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优秀—( )       贫困—( )       荣耀—( )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请在“三重”与“三不重”中任选一条,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加点字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奇丽_________愉快_______舒服______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_

5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18、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是我们,小海龟们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海龟们以为外面很安全,从巢口鱼贯而出。(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巢里的幼龟出来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跟我学:在谓语(一般是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入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不能不等。有的需要稍加调整,使句子通顺,句意不变。

4.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 活动真精彩。

要求:1.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2.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3.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