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波光( )( )( )( )怜 ③无( )( )( )( )

(1)仿照词语③的样式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的湖面上,渔帆点点。(填序号)

(3)班长马玉宝__________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填序号)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高超的演奏技巧。盲姑娘这么激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kān chēnɡ   nì jìnɡ   diǎn fàn jiān xīn   cí shàn tuì suō xuān zhàn

( ) ( ) ( ) ( ) ( ) ( ) ( )

dǒu qiào quán hénɡ yì lì qiān bǐ   ɡānɡ tiě shènɡ diàn   lǐnɡ yù 

( ) ( ) ( ) ( ) ( ) ( ) ( )

5、理解填空。

(1)我国在捍卫国土方面绝不退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保卫国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邱少云面对死亡的威胁,仍然不为所动,“__________________”完美地体现了他牺牲自我、奉献国家的精神。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读句子,按照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读这首诗,我心潮pénɡ pài ( )。面对xiōnɡ yǒnɡ( )的河水、yǎnɡ( )气稀bó     ( )的雪山、páo xiào ( )的子弹,红军没有zhòu   ( )眉,没有qū( )服。

lónɡ lónɡ( )炮火中,他们tǎnɡ( )着鲜血,挥舞着革命的旗zhì( )

党领导下的队伍就是yì( )立不倒的diāo ( )像,就是永不xī( )灭的明灯。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               ( )

⑵“万水千山”是指红军长征渡过了一万条河,爬过了一千座山。( )

⑶“逶迤”“细浪”“磅礴”“泥丸”四个词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

⑷“尽开颜”写出了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

【4】读《七律长征》,学长征精神。下列关于长征精神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追求新颖,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

D.团结一致,友爱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5】诗人描述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诗中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再现了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通过描写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表现出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6】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请你再写出一句他创作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是一首绝句,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看出诗人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

2品读上面的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诗句练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用“/”标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2】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跳珠”这个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___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穷无尽”的意思是:______

A没有;彻底   B.没有尽头   C.缺少钱

4画“____”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藏羚羊的跪拜

至今,我每次穿过藏北无人区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以前,捕杀野生动物是不受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藏羚羊、野马等,眼下却是凤毛麟角了。

当年,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藏靴的老猎人经常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权子枪的是这样一件事——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准备喝酥油茶时,突然瞅见草坡上站着一只肥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

他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权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从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认为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也在情理之中。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泪迹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没有当即将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呢?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情景。夜里躺在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这时候,老猎人明白了肥壮的藏羚羊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老猎人的开膛剖腹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

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联系前后文,解释下面词语。

凤毛麟角:_________________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短文,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藏羚羊跪拜的句子。想一想:藏羚羊为什么向老猎人跪拜呢?

【5】老猎人为什么把藏羚羊连同它没出世的孩子掩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 )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 )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 )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 )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选文第1自然段中“谁知”表明事情发生的_________,写出了“我”的惊喜之情,本自然段还有句话能表明这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下呢,还在下呢!”这句话应该用( )的语气来读。

A.舒缓、平淡

B.惊喜、激动

C.高兴、不知所措

【4】选文画线句子中的“好像”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两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昙花

我曾见过娇嫩多姿的荷花,目睹过深红似火的玫瑰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摆放在我家客厅里的昙花。

它是爷爷搬家时端来的。起初我觉得它毫不起眼,只有两片粗糙扁平、碧绿色的大叶子,经过风吹日晒,碧绿色的叶片上积起一层薄薄的灰尘和沙土。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我才真正了解了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那是在六月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昙花仿佛受不了那种受冷落的感觉,决定把这几年积累的营养释放出来——开花,让大家刮目相看。这一件从没见过的新鲜事儿顿时引起全家人的关注,我们一眼不眨,耐心仔细地观察着昙花的一举一动。只见昙花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渐渐地,昙花由小变大,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柔软得好像丝绸一般,真可谓天下第一奇景。过了一会儿花瓣慢慢张开,犹如玉制的紧口杯。从顶部看去,里面仿佛飘着薄薄的轻纱,一条条嫩黄的花蕊伸出来,独具风姿,同时微微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第一次发现它的香味比什么花香都好闻,我被深深地陶醉了!可是过了几个小时,美丽的花瓣就萎缩了,真是昙花一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特——     关注——     清新——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情有独钟在文中是指对昙花  

(2)“昙花一现在文中指 ,现在多比喻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画线句①将荷花、玫瑰花与昙花 ,突出了作者对 之情。

2)画线句②中,“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中的那件事是指

3)读了画线句②后,我们知道昙花的美是   。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把这种美写得淋漓尽致,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为了写出昙花开放时的美,作者先后把昙花比作 ,真是生动形象。

5请用首先……接着……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介绍一下昙花开放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展示。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的生产过程就是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的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威廉·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1】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妙处: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画水线句子中“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同学们饮用塑料瓶装水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用本文所学到的知识,劝说同学们不要长期饮用塑料瓶装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和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留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目无亲______  A.抬起  B.  C.推选  D.举动)

一见如______  A.原来的  B.原因  C.老朋友  D.故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式伟大的鲁迅。

健步地奔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汗珠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一题的分析,说说为什么鲁迅能够让萧红心里的冰块融化并最终促使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短文主要歌颂的是(   )。

A.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B. 萧红才华出众   C.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5通过这篇短文,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响亮的叫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伴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怀特森老师摆摆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千上万的幼龟鱼贯而出地一起来到海滩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句子。

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您是国王,您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斯说:我想要一管笛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是一个聪明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我品尝到了

生活中,你可能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也可能体会过失败的痛苦;你可能感受过朋友对你的关心,也可能遭过他人的不解……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中心意思,选取合适的事例,注意详略,表达真情实感,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