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 )兽散 ( )无朋 居高( )
粉身( ) ( )山( )海 ( )天工
( )无遗 ( )意足 ( )撞撞
心惊( ) 断断( ) 天籁( )
余音( ) 惟( )惟( ) ( )如生
1.在妈妈面前,我的一切缺点都________,因为她了解我甚于了解她自己。
2.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刻画得血肉丰满,________。
3.瀑布又好像滚滚巨龙,以________之势从崖壁上呼啸飞泻下来。
4.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写句子。(至少用上两个词语)
________。
2、辨字组词。
曼( ) 泣( ) 秩( ) 副( )
蔓( ) 汽( ) 铁( ) 福( )
3、名句盘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曹植
3.“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人迷的样子,请你也照样子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名臣李纲非常爱国,外敌侵略国土,他这样说:“祖宗疆土,_________,不可_______。”
2.面对蜿蜒的黄河,我不禁想起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
3.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中国人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有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_。”
4.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顿时下起了大雨,真是“_______,________。”
5.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闰土,认识了___________的桑娜夫妇,还知道了可以用“____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郝副营长是战斗英雄,战斗经验事富,简述他用火光暴露自己位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我觉得郝副营长是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
【2】解释词语。
别枝:____。 见:____。
【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___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赏析古诗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要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诗歌读懂,然后抓住诗句的关键词进行体会,如本诗我们可以抓住“悲”“九州同”进行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作者: 代诗人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 代词人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都写了_____(时间)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表达了_______,后者表达了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gēng gè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
【2】用“___”画出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后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列句子中的“一齐”这个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来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节选自六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1】联系短文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这句以及“屹立”这个词语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的语句文中有许多,请你找出其中一到两处谈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片段中用“ ”画出来。
【2】从画“ ”的句子可以看出____。这句话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有四份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19”是汉语“要要救”的谐音。因此,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消防宣传日。
(材料二)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的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不同物质的火情,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材料三)发生火情,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牢记火警电话——“119”。
(2)向接警中心,准确报出失火地址、着火物、火势大小及着火的范围。
(3)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戎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报警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及时扑救。
(5)如果火情发生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进行部署。
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更不能假报火警。
(材料四)遇到火灾,怎样才能安全逃离呢?学会逃生自救技能,关键时刻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逃离危险,保全生命。
火场逃生自救72字口诀,你看懂了吗?
【1】这四份材料围绕着_____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内容选择恰当答案,把序号填进 里。
①小强一家外出旅游,住进宾馆首先应该做的是_____。
A.打听附近哪里有美食。
B.观察“紧急出口”“疏散通道”等标志的位置及方向。
C.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②图书馆里有一个书架的图书起火了,小张选择_____灭火最合适。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下面的标志 表示的是安全出口。( )
A. B.
C.
【4】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①位于商场七层的电影院着火了,观众赶紧乘坐电梯下楼逃生。_____
②如果山林大火蔓延开来,这几种轻便的灭火器往往起不到太大作用了。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森林的作用
①森林能起其他植被及工程措施替代不了的护土保水作用。它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沙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和树木的庞大根系,使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乳隙,落在林地的雨水能迅速下渗储存起来。据统计,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1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米。这样,每2000公顷森林的贮水量,至少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从这个意义上,人们称森林为“绿色水库”。
②值得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能起到削弱洪峰、缓解险情的作用。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颍河和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3天内降水量迭800~1000毫米,使板桥和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洪峰的冲击,没有出现险情:据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覆盖状况密切相关。那两座失事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正因为如此,前两座水库每年因暴雨淤积的泥沙最高可达40厘米,使库容日减,终于niàng( )成大灾。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在消除水患方面的重要作用。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汉字。
【2】第①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是为准确说明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的“同一条件”是指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5】这篇短文说明了________。
14、阅读。
爷爷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 )上面写着( )煮书( )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 )书只能读( )哪能煮呢( )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得心应(yīng yìng)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chǔ chù)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第一节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5】从爷爷的话中,我们知道了“煮书”的含义: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读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8分)
⑴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缩句:
⑵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⑶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4)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17、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19、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人生路上,_____,_____。人生路上,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20、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任选一题习作。
(1)人们现在喜欢在社交平台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幸福;晒家庭,晒同伴,晒奇遇……真是无所不“晒”。“晒”其实就是一种分享,与别人分享你的种种收获。此时,你最想“晒”点什么呢?
把题目“晒 ”补充完整,并通过习作“晒”出你想要分享的内容;500字左右;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美丽,也因为有“爱”而更加精彩。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自己身边有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
请你以“爱”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500 字左右。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