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小说《爱的教育》中塑造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的___________;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的__________;品学兼优、待人和气、活泼可爱的_________;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好嫉妒的_______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词语模仿秀。

伶伶俐俐(AABB式):      

赤裸裸(ABB式):      

 

3、默写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积月累:根据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陈景润在数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远胜于当年他的老师,这真是:_____

(2)《周易》曰:“_____。”人类的发展一次次证明,总有一种力量让找们书写新的历史,那就是改革、变通。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按课文填空)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__________好逑。(按《关雎》填空)

5、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____的《书湖阴先生壁》暗用的典故是__________,采用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达了湖阴先生的爱美的情趣。

2.生活中的困难、不顺时时都有。我们要有诗人刘禹锡_____________(填写诗句)的那种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气概;要有鲁迅先生心中对______“好的故事”的向往;更要有看到丁香结油然而生的感慨:_________。所以,我们更应该心怀美好,无所畏惧的生活。

3.《有的人》是______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读到它,就想起诸葛亮那句________不正是歌颂这种为人民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的人吗?

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请你仿照上面的写法,描写一下:当你聆听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雄浑激昂的乐曲声时,你产生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西江月”是_____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

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选项中的文人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A.曾巩、王维 B.苏轼、柳宗元

C.李白、欧阳修 D.王安石、杜甫

2读第一、二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致?下面选项中与你所想的相符的一项是(   )

A.冰雪消融、嫩芽点点 B.遮天蔽日、荷花满池

C.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D.金桂飘香、四季常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满怀着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之情,言辞诚恳,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B.人言草木无情,而这首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斗”、能“解”,想象奇特。

C.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似雪花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8、课内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包含着(       )(多选)。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

B.美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

【4】诗人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他的深深爱国情让我们为之动容。我还积累的爱国有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拓展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 )落山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 ;“山涧”的意思是_____ 

【3】找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 ______ ,表现了壮士们______ 的精神。

【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 光辉形象。

10、阅读短文。

最糟糕的发明

①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塑料制品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很难自然降解,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这种灾难称为“白色污染”。

②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只能高温焚烧或者挖土填埋。塑料焚烧时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埋在土壤中的塑料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破坏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植物生长。

③没有被回收处理的塑料废弃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导致了许多动物的悲剧。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海洋里的海豚、海豹、海龟等经常因误食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无独有偶,中国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塑料袋。

塑料废弃物不仅堵塞了动物的消化道,甚至还堵塞了江河的通道。1998年8月,重庆市由于嘉陵江、长江上游取水口被塑料废弃物堵塞,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⑤随着白色污染的加剧,人们认识到塑料的危害,积极想办法减少污染。有些国家采取了有偿使用的方法,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使用塑料袋。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许多大型超市为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向顾客收取0.3欧元的费用,其中0.1欧元为成本费,0.2欧元为环保税。有些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抵制或限制使用塑料袋。2007年美国旧金山市成为第一个禁用塑料袋的城市。2008年6月1日,中国实行禁用免费塑料袋。市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或者环保布袋,用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⑥塑料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怪不得英国《卫报》称塑料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呢。

【1】为什么说塑料袋的发明是“最糟糕的发明”。

【2】目前大部分国家处理塑料废弃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细读第⑤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国内外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的“限塑令”在全国实施,市场使用塑料袋有所限制。学校也开展了以“限塑”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美文,完成练习。

掌心化雪(节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一丁点儿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能揭示短文主题的语句。

3联系上下文,想象那位心理老师会怎样开导丑女孩。

心理老师微笑着,声音柔和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

4“掌心化雪”本来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在短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①红灯,公交车缓缓停下,全车人都欣赏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母亲节!妈,是你的节日。”

②母亲节?糟糕,我还没买礼物,该死,如此重要的节日我竟忘了,好在为时未晚,来得及弥补。只是,该买什么礼物呢?

③第一次过母亲节是在别人指导下,买了最标准的礼物——康乃馨。平生头一次买花,花送给母亲。她的惊讶和激动在我意料之外,更让我惴惴不安。仅仅一束花,母亲就那么高兴。她的容易满足使我醒悟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袭上心头:明年,明年一定买件特别的礼物!

④第二年,我找了好几条街巷,才买回了母亲时常提及却难以购到的特色糕点。看到这件“礼物”的一刹那,母亲额头细细的皱纹似乎熨平了。糕点,我和姐姐分享完了,那漾着笑意的眼睛却始终在记忆里浮动。触动之下,我暗暗思索:明年,明年我要让母亲大吃一惊。

⑤可是,买什么样的礼物能使母亲所有的皱纹全熨平呢?正想着,童音忽然又响起:“妈,你要我送你什么——我没有钱,什么都买不了……”声音渐趋沮丧。做母亲的于是笑着逗儿子:“怎么办呢?你没有钱,那我的礼物不是得不到了?”“有了!”童音兴奋起来,“今晚我不睡觉,给你当保镖送你上班。”这种郑重其事令众人哑然失笑。在笑声中,那母亲的声音格外轻柔:“好儿子,妈不用你当保镖。”“为什么?那是我的礼物!”母亲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响起:“你的礼物,妈已收下!”

⑥“收下了?”几乎同时,车上的每一个人除了小男孩外,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几分钟前还在困扰我的难题也在这母子的对话中忽地解决了,我心头顿时一松:其实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

1结合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害怕或担忧而心神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文章加上题目,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 B.母亲节 C.母亲节的礼物 D.礼物

3③段中说“她的惊讶和激动在我意料之外,更让我惴惴不安”,联系上下文,“我”意料之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惴惴不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⑥段中“收下了?”这句话是个问句,提出疑问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人一些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方法,叫做插叙。本文中第_________段是插叙。

6对“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在开心地欢度自己的节日时,是不会拒绝任何礼物的。

B.送什么礼物,礼物的大小、贵贱,甚至送不送礼物都不重要,只要儿女有真情和孝心,母亲都会喜欢、满足。

C.母亲不挑剔,送什么礼物她都会喜欢和接受。

13、   《三国演义》(节选)

曹操屯兵日久,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想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   冷笑),心中犹豫不决。正好厨房送来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请示夜间口号。曹操随口就说:“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说口令“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口令“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都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就请杨修到帐中问道:“你为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了。你想,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现在我们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再待下去无益处,不如早归。很快魏王就要班师了,(如果  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你真熟悉魏王心思!”就也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作回归的准备。当夜曹操心乱,睡不着,就手提钢斧,私下绕寨而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都在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急回帐召夏侯惇问他原因。夏侯惇说:“主簿杨德祖预知大王想归之意。”曹操唤杨修询问,杨修就以鸡肋之意作对。曹操大怒道:“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一向(仗势  倚仗)自己有才能而行事放任不守约束,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比如,曹操曾经建造一所花园,造好后,曹操去观看,没有说好坏,只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杨修说:“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嫌园门太阔了。”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看。曹操大喜,问道:“是谁了解我的心意?”左右说:“是杨修。”曹操虽嘴上说好,心里却更加(忌恨  嫌疑)他。又有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酥糖。曹操在盒上面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放在桌上。杨修进来见了,竟然就取匙子与大家分吃了。曹操回来问他原因,杨修答道:“盒上明明书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脸上虽然笑着,但心里却是恨着他。曹操恐人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我梦中好杀人,你们只要看见我睡着了,就千万别靠近前。”一日,白天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在地上,一贴身警卫慌忙来拾被子帮他盖上。曹操跃身而起拔剑把他斩杀了,又上床睡下。过了好长一会儿,曹操起床,假装惊讶地问:“何人杀了我的警卫?”众人把实际情况告诉他。曹操痛哭,命厚葬。大家都以为曹操是真的梦中杀人,只有杨修了解真相,临葬时叹息道:“在梦中的不是丞相,而是你呀!”曹操听了也就更加恨他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文中曹操和杨修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请你简要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解释“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在梦中的不是丞相,而是你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杨修埋怨那个警卫惊扰了曹操的美梦,提醒大家今后要注意。

B. 杨修叹息那个警卫没有记住曹操“你们只要看见我睡着了,就千万别靠近前”的警告。

C. 杨修叹息那个警卫并不明白曹操“梦中杀人”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D. 大家都以为曹操是真的梦中杀人,杨修表示同意大家的看法。

5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曾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并且请你谈谈对曹操这个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捡来的手机

一天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了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

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一个劲地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儿子不再言语。

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多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

【1】仔细阅读上文,根据要求填空。

故事主要情节_______→讨论如何处置手机→_______→袒露真实想法。

儿子的情绪变化:惊喜→________→心情很好→_______

【2】文章第5自然段描写了小伙子的“不知所措”“语无伦次”,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

【3】“我”表扬儿子“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找出表现儿子“善良”和“不虚伪”的关键语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善良”:____________

“不虚伪”:_____________

【4】“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请你说出至少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收获或想法?假如你捡到了别人的手机,你会选择怎样做?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为了我们的身体,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去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变换,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1)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不能算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改写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乡美,是一个世外桃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列句子,变换表达形式,使意思不变。

(1)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恢弘大气的山川石刻,又有宛若天成的园林精致,既有奇幻的神话传说,又有汉字书法等精神财富。请用你的生花妙笔,描绘一下你眼中的中华文化。讲述一下你与它们的不解之缘。(字数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