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运用。
(1)诗歌是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了过去_______节不能生火做饭;从“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借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了红军__________的精神。
(2)小学六年我们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与学识丰富的人聊天我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的批评我内心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从“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中知道了只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对人民有好处的事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3)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老舍创作的《___________》中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匆匆》作者_______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都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去品味。
(4)读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我发现:古代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___________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____》及唐代诗人韩愈的《________________》三首诗中都写到了春雨。
2、根据提示填空,然后造句。
例:勇夺第一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取得第一名)
①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 夜深人静 ______
②欢天喜地 心花怒放 眉飞色舞 ______
从上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造句:___________
3、课文回顾。
《竹节人》一课中,我们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课文时,要仔细品味________________;我们带着“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任务读课文时,有关“我们”装饰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这部分内容要细读;我们要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就要关注________________这部分内容。
4、补充词语,再根据语境写四字词语。
威风(______)(______) 热血(______)(______) (______)钉(______)铁 惟(______)惟(______)
囫囵(______)(______) 全神(______)(______) (______)飘(______)舞 昂(______)挺(______)
(1)王莉莉书法很好,她写字的时候常常___________(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写的字___________(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刚劲有力。
(2)在全校小制作比赛中,李媛的作品设计___________(想法与众不同),___________(技术高人一筹),获得了第一名。
5、根据课文《好的故事》和课后“阅读链接”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
(提示:方框内填写“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
6、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甲】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乙】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
【1】朱熹和白朴都写了春天,以下哪一项不是两位作者都写到的( )
A.春天的风
B.春天的植物
C.春天的动物
【2】以下对《春日)和《天净沙·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日》赏春的地点是在泗水边上,“胜日”是指胜利的日子。
B.《春日》的最后两句,既让我们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又揭示了很容易“识得东风面”的原因,富含哲理,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C.白朴运用绘画技巧,从“春山”到“院中”,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了春天的景物。
D.《天净沙·春》中“飞红”是指飞舞的花瓣。
8、读诗句,选一选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 )后的欢快心情。
A.抢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2】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9、课外阅读。
《空山鸟语》节选
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
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本文写了哪几种鸟的叫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喜欢听鸟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选取一处,摘抄下来,并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由喜欢“听鸟叫”到“做一只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
一、民间的声音——关于“地方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听抖音热歌《丁丁》,7岁的侄子居然问我那些闽南方言唱的是什么。天啊,福建闽南人听不懂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福建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闽南话,但也不常用,说得不熟练。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用方言。可现在的孩子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现在也只讲普通话,很多方言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地方话他们听不懂,还是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闽南话唱起歌来可有韵味呢,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作家)
(3)“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4)“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以上内容均摘自互联网,有删改)
【1】第一则材料关于“地方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___________这个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方言具有哪些价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方言里有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交流起来让人觉得很亲切。(____)
(2)方言里有文化内涵,值得保留和欣赏。(____)
(3)方言毫无价值,应该被消灭。(____)
【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观点各不相同: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时用普通话,生活中用方言。你觉得方言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歧视的“歧”应查音序 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
【2】选段中最后一句是___________句式,请你仿写一个这种句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答案。
“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是因为 ( )
A.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老去。
B.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C.人未老,身先衰。
【5】你怎样理解“玛丽•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去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刹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个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
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为什么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表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 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矫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狭隘——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短文中心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生活中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
C.善于关注细节,人间真情无价。
D.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做一个好人。
【7】仿照第⑨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写生活中“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善。
14、课外阅读。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稳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 茫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用“√”选择出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_________
【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4】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观看这鲜艳的国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情景,在横线上填入表示“说”的词语或短语。
大街上,一群人围在一起__________:“小姑娘真是善良啊!”
19、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20、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写大舞台。你喜欢雨吗?请带上你的感情,用一段话表达对雨的喜爱或者讨厌。仿照作者的写法,从听到的看到的来写,还可以加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