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反义词
伟大—________ 英雄—________ 开阔—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词语。
这里的景色真漂亮,近处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层绿色的dì tǎn_______,而远处五颜六色的花儿展现出cǎi hóng_________的色彩,那些花儿的huā lěi______吸引了无数的蜜蜂,真是展现出了无穷的lè qù________,孩子们拿着一条条róu měi_________的丝带,lǐ mào_________地打着招呼,远处枝头上,xǐquè________也在欢快地歌唱。
3、积累与运用。
1.(赞英雄儿女)2020年春,一场灾难——新冠肺炎疫情骤然袭来,无数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他们如陆游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他们如诸葛亮说的那样“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国之脊梁。
2.(品诗中胜景)诗中胜景如画。吟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我们仿佛见到了黄河挟沙蜿蜒奔腾而来;诵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仿佛见到了西湖盛夏骤雨忽至;读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我们见到的则是百花盛开的烂漫春光。
4、看拼音写词语,规范书写,求美观。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英雄前赴后继:面对cán bào( )的敌人,李大钊受尽kǔ xíng( )却从容不迫,最后英勇牺牲;张思德在延安窑洞舍己救人,sǐ dé qí suǒ( )。
5、句子的含义我知道。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选取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为“万水”的代表。
【4】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的古诗《过故人庄》,并完成填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解释下列字词。
过:_____________ 鸡黍:_____________
轩:_____________ 话桑麻:_____________
【2】诗中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_________。三、四句是描写_________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
C. 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 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4】诗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现代诗,完成练习。
蝴蝶
啊,蝴蝶!
它是一半翻开的小小画册,它是一本花孩子都喜欢阅览的美丽画册。
它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
蒲公英、郁金香、矢车菊,都在这本小小的美丽的画册里,发现了自己的色彩。
翠绿的芭蕉叶子说:我也发现了我的色彩呀!它是发现我们整个春天的。
当刮风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避避风吧!
当下雨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躲躲雨吧!
芭蕉也说:到我这儿来吧,我保护你,大风吹不着你,雨也淋不到你。
于是,它飞到那阔大的叶子下面。
在那儿,它合上了它小小的、美丽的画册。
【1】这首诗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蝴蝶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读这首诗的心情应该是___________的,语调应该是____________的,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感。
9、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控制( ) 大方( )
【2】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上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提醒人类应该珍惜资源。
【3】选文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本来”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到了破坏,强调了这些资源_____________的可再生性,突出了__________的不可再生性,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
【4】请你设计一条可以挂在教室墙上的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临近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老大爷撞了个翅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四处飞扬。这时,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焦急地拍着大腿:“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老人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 并自言自语地说 不对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 谁还没把钱送来 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一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交给大爷了”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
【2】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 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
【4】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按______顺序写了四件事,小标题概括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其中详写的是______。
11、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②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着——( ) 全神贯注——( ) 崎岖——( )
【2】本文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顺序,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整篇文章为:( )——痛击敌人——( )——( )——英勇跳崖。
【3】选文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写法,描写了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情形,对他们______、______(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刻画,突出了五位战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
【4】读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部分,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总统主持葬礼是因为 ( )
A.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教授都来了,总统主持显得更加尊重客人。
B.为了能唤醒更多的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C.许多人都在关注此项活动,他必须得参加。
13、课外阅读。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总理做癌块切除手术。手术已完,医务人员正忙着给总理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台上睁开眼睛,微微翕(xī)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肿瘤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她,又急忙返回。
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同志,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冰哽咽着说。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手术后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哭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她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医务人员给周总理喂饭。豆大的汗珠从总理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医务人员的腮边滴落下来!
啊!周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1】用“横线②”画出与题目照应的句子。
【2】从画“横线①”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总理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一句名言来赞颂周总理,你会选哪一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像周总理一样的人?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在线
甲 到刚劲(jìng)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hǔ)”“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 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 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wā)、大禹(yǔ)的故事萦(yíng)绕耳畔;
丁 在爷爷的臂弯下蹒(pán)跚(shān)学步,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丁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丁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
乙 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丙 敖(áo)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甲 手捧哈(hǎ)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乙丙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1) “蹒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月端阳”是指什么节日?“敖包会”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一定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一个英雄和有关他的一个故事。
“水浒”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中的英雄人物________,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完成填空。
①这两节诗中提到的神话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②现代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5) “枫桥的钟声”是指________写的古诗《__________》;“大漠的孤烟”是指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古诗《__________》。
(6)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民俗丰富有趣!生活中你对其中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写一写你对它的了解或者它给你的感受。
15、按要求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3)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啷地大响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16、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把”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20、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汉字,写一篇习作。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可以写最近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