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亻+我=俄 俄国

饣+我=________ ________

亻+仑=________ ________

讠+仑=________ ________

2、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  刁______  挑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彩______  挣______

3、拓展与提升

(1)《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__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_____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人名)。书中的_______把尼尔斯变成了小矮人。

(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为儿童写的,请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两段人物介绍,完成填空。

A.他在一个孤岛上生活了28年,与大自然及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B.他父母双亡,寄养在严厉而又疼爱他的波莉姨妈家,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序号

故事主人公

出自哪部作品

性格特点

A

______

______

______

B

______

______

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中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_____,一会儿_____,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绿毯”指的是: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

(2)“千里_____绿映红,水村_____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____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诗人描写多种景物表达了_____感情。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咏物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鉴赏,完成答题。

浣溪沙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选自《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

【1】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下列哪一项暗喻自己身处山水之中?( )

A.百亩中庭。

B.门前白道。

C.小院回廊

D.山桃溪杏。

【3】这首词的下阕写出了王安石晩年怎样的境况?( )

A.孤独寂寞。

B.悠闲自在

C.穷困潦倒

D.淡泊宁静。

【4】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浣溪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B.“百亩中庭”写出了王安石家的庭院十分宽敞,足足有一百亩。

C.“为谁零落为谁开”写出了王安石心中的困惑,他很想知道当中的答案。

D.“半是苔”说明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来客,也表明主人心情不好,无心打扫。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题。

文体:小说

主题:冷暖人生

本文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穷人》中的桑娜夫妇尽管自己生活拮据,却还是毅然领养了邻居的两个孩子。《拾荒》中的老人捡的是垃圾,而内心却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拾荒老人坚守着内心的真善美,而她周围的人却丢了这些东西。桑娜夫妇和拾荒老人扬善弃恶、以德为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拾 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了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长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练习。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哒哒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为什么说是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据课文内容填空。

(1)《郑成功》是一篇   ,记述了   ,歌颂了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   等等。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的 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  

(5)民族英雄郑成功     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 作用。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盐”多必失

【材料一】

盐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如果缺盐,将会引起恶心、腹泻、心律不齐、肌肉痉挛等症状。

【材料二】

一项涉及全国75个大中城市的调查显示,以《中国膳食指南(2016)》中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的推荐摄入量标准计算,有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注:一个啤酒瓶盖,去掉内部胶垫,将盐放满瓶盖,上部与瓶盖齐平,大概就是6克。]

【材料三】

盐吃多了身体会很受伤。吃盐过多,人体感到渴,会多喝水,这些水分子很快进入血液,使血压升高。吃盐会增加尿液中钙元素的排出量,老年人由于味觉减退,吃的饭菜会更咸,而膳食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吃太咸的食物会让组织脱水,更容易出现咽炎,也会降低黏膜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研究证实,盐吃多头痛也会随之而来。盐吃多,多余的钠要从肾脏排出,这就会大大加重肾脏的负担。

【材料四】

除了这些很咸的食物之外,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本身不咸的食物也含高盐:两小勺番茄酱含1克;一根火腿肠含1克;20片薯片含1克;一块披萨含1.5克;10克夹心饼含1.8克;三片切片面包含2克。

【材料五】

烹饪时晚放盐。因为晚放可以比早放用盐量少一些,但同样能达到咸味的感觉。还可以放一点醋,能强化已有的咸味。要限制含盐调料,因为很多调味品和配料都含有盐分,如鸡精、油、豆瓣酱、海鲜汁、虾皮等。另外,使用低钠盐既可以降低摄盐量,又不影响咸味感觉,同时有效增加了钾摄入量。

【1】【材料一】主要讲 __________。【材料二】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

【2】想了解“哪些食物是储盐大户”,我们可以阅读【材料 _____】;想了解 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阅读【材料五】。

【3】由【材料三】可知,吃盐过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会使血压升高、_________、容易得咽炎、容易头痛、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不咸并不代表它的含盐量就低。 _____

②烧菜时放盐,先放与晚放,咸味的感觉一样。 _____

③为了控制好血压,爷爷已经有两个星期烧菜不放盐且不吃含盐的食物了。 _____

【5】小林明天要去爬山,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登山午餐:一袋方便面、三片切片面包、三根火腿肠、两大包薯片、一瓶矿泉水。根据提供的阅读材料,你觉得他的这份午餐是否健康?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   。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分段。①         

3根据短文第一段对陈嘉庚的介绍,并联系下文,想像一下第④段结尾处,陈嘉庚当时说的话,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2019年春运

材料一:【春运概况】

2019年春运特指的是2019年度,春节假期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一次春运,时间从2019年1月21日(腊月十六)开始,到2019年3月1日(正月廿五)结束,共计40天,节前15天,节后25天。

2019年春运12306上线了“候补购票”功能,假期继续实施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 2018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显示预测,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其中,道路24.6亿人次,下降0.8%;铁路4.13亿人次,增长8.3%;民航7300万人次,增长12%;水运430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今年春运期间的四大新变化也将令旅客归家途中的体验更为舒适便捷。2019年1月28日至2月3日(腊月廿三至腊月廿九)全国将迎来春运节前客流高峰。

材料二:【2019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表】

2019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表

日期

发送旅客

日期

发送旅客

日期

发送旅客

1月21日

953.2万

1月22日

894.2万

1月23日

908.5万

1月24日

935.4万

1月25日

1020万

1月26日

1042.5万

1月27日

1012.2万

1月28日

1037.7万

——

——

 

材料三:【春运寄语】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这头连着家人无限的思念和惦记,那头是游子归心似箭的步伐。希望所有的游子都能买到那张归家的车票。

【1】阅读以上材料,填一填。

(1)2019年春运将从____开始,到3月1日(正月廿五)结束,共计__天。

(2)从“2019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表”看,1月___日发送旅客量最大。

【2】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在出行方式方面,压力最小的将是(  )

A.道路

B.铁路

C.民航

D.水运

【3】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春运假期继续实施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

B.今年春运期间的四大新变化将令旅客归家途中的体验更为舒适。

C.2019年腊月廿三至腊月廿九,全国将迎来春运节前客流高峰。

D.刘满的爸爸春节回家,建议他乘坐民航飞机回家,这样较为合适。

【4】“春运寄语”中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乡愁比作____,贴切而生动,我还能把乡愁比作________等。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18、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19、照要求写句子。

例:店里冷。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1)声音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是不能不吃的。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

在开展了“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班会后,相信你一定有自己深刻的心得体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把它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