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填空。
______________,后人乘凉。 智者千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必有近忧。 远在天边,______________。
明枪易躲,______________。 眼观四路,______________。
麻雀虽小,______________。 机不可失,______________。
呼之即来,______________。 老鼠过街,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wèi zhū diāo nàn qǐzhī tiāo tī shuǎ lài zhái cài bènɡ tiào
( ) ( ) ( ) ( ) ( ) ( ) ( )
kěn shí dūn hòu qīnɡ shuǎnɡ tuó liánɡ zhuānɡ jià jí lì jiǎn zhǐ
( ) ( ) ( ) ( ) ( ) ( ) ( )
3、疑难探究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 ( )
( )的美 ( )的姑娘
( ) ( )
5、依照示例,从中国四大名著中,选择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不能和例子相同),用最简洁的语句或词语概括他(她)的主要形象(性格)特点和典型事例。
【示例】人物:诸葛亮 形象:足智多谋 事例:草船借箭
人物:_________ 形象: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
6、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苏轼
,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
第二句: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风卷图
第四句:________________
【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______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的“_______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7、仔细读诗,根据注释理解诗,回答问题。
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降:服输。②骚人:诗人。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和雪的高下。
【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的意思是( )
A.比得上
B.比不上
C.差不多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诗人对“雪”和“梅”的评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梅》中最后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A.乐于助人
B.取长补短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商山①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④驿墙⑤。因思杜陵⑥梦,凫雁⑦满回塘⑧。
(注释)①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②征铎(duó):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④明:使……明亮。⑤驿墙:驿站的墙壁。⑥杜陵:这里指长安。⑦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⑧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1】下面哪句诗最能表现出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季节? ( )
A.鸡声茅店月 B.人迹板桥霜 C.槲叶落山路 D.凫雁满回塘
【2】全诗紧扣“__”二字,选取了鸡声、___、__、人迹、___、槲叶、枳花等典型景物,将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3】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
9、阅读。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 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矫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狭隘——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短文中心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生活中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
C.善于关注细节,人间真情无价。
D.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做一个好人。
【7】仿照第⑨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写生活中“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善。
10、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 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 lú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 bēng)得紧紧的,全神(贯 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 的山路上,横七(坚 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用“√”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镇定( ) 险峻( )
B.找反义词:平坦( )心不在焉( )
【3】文中画“----”句子,既是_______句,又是这一自然段的__________句。
【4】片段主要抓住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描写。
【5】本片段采用 结合的方法,既关注了 ,也写了 。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11、学会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地球是渺小的。我们要保护地球。”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看中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看中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有眼不识奉山。”
【1】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我能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故事发展的正确顺序。( )
A.受辱励志——拜师学艺——勤学苦练——轰动画界
B.拜师学艺——受辱励志——勤学苦练——轰动画界
C.拜师学艺——受辱励志——轰动画界——勤学苦练
【3】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那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说“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你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吗?用“ ”在文中画出来。
【4】文章结尾“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是指什么?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五岳中的泰山。
B.徐悲鸿。
C.有才能的中国人
【5】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提优
从小立志报国的詹天佑
雄伟的长城脚下,青龙桥站附近,耸立着一座高大的青铜塑像:他,就是大长中国人志气的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
从北京南口到张家口,数百里内尽是崇山峻岭。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不怕困难,凭着他的智慧和勇气,依靠我们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提前两年全线竣工,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詹天佑能为祖国作出这样的贡献,与他自小立志报效祖国、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詹天佑的爸爸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有一次,小天佑缠着爸爸讲故事。他听爸爸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指挥爱国军民打退英国侵略军的时候,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小手喊:“烧得好!打得好!”他听爸爸讲到清朝皇帝怕得罪“洋人”,把林则徐撤职查办,帝国主义侵略军攻入广州的时候,又气得握紧小拳头,瞪圆了眼睛……
詹天佑渐渐明白了:祖国因为贫穷落后,所以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也受歧视。他多么盼望祖国能够尽快改变落后的面貌啊!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起来,首先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知识。他暗暗下定决心,中学毕业以后,一定要学习工程技术,将来为祖国服务。
1878年5月,詹天佑考取了有名的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专业。由于中学时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顽强的毅力,他在大学的四年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
1881年,詹天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这一年的秋天,詹天佑在旧金山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他对送行的一位朋友说:“我一定要把自己学到的一切知识和技能贡献给生我养我的祖国!”
(1)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选择两组分别造句。
①( )惹那些外国人讥笑,(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②詹天佑( )不怕困难,( )不怕嘲笑。
③( )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 )坚持在野外工作。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什么道理?试举例说明。
(3)是什么动力促使詹天佑刻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仔细阅读全文,请用“____”画出过渡段,用“‖”把全文分成两部分,写出段意,并说说应该向詹天佑学习什么?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了课文及本篇短文,当我们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心里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14、课内阅读。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 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 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 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 ”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在全段中起什么作用?
【2】仿照短文中画“﹏﹏﹏”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作者为了写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夏天的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6、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18、补写句子,使其形成排比句式。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一切黑暗;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提示,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续写几句话。春节快到了,人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时光变迁,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父母亲情的重要,懂得了朋友合作的重要……请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_”为题,选取一个典型事例写一写你在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写出真实情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