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1)_____的是,鲁滨逊在_____的小岛上,竟然活了下来。
(2)小玲演的小品生动幽默,逗得观众_____
(3)小刚的钱包不知掉到哪里了,他现在_____
(4)请写出两个赞美抗疫英雄的成语。__________
2、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无_____有_____ 司_____见_____ _____而_____舍
专心__________ 见_____知_____ 一_____俱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白皑皑
4、知识梳理。
本篇文章从作者开始悼念伯父到趣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的事情,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这几件事,赞颂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________的高尚的品德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表达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对待学习,对旧社会的痛恨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桥》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_____,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穷人》一文是按_____顺序,以_____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______的故事,表现了穷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3.《在柏林》通过描写一列缓慢驶出柏林列车上的车厢里发生的一件事,控诉了战争给_______。
6、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1)好雨知时节 A. hǎo ( ) B. hào( )
(2)花重锦官城 A. chòng ( ) B. zhóng( )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②洗砚池③头④树,
朵朵花开淡墨⑤痕⑥。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⑦满乾坤⑧。
【注释】①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②吾家:我家,我们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③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④头:边上。⑤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重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⑥痕:痕迹。⑦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这里也指清高的气节。⑧满乾坤:(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之间。
1.这是一首( )
A.题画诗 B.写景诗
2.诗中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三、四两句写梅花的( )
A.高风亮节 B.形态
3.诗中()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世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A.一、二 B.三、四
8、先补全这首诗,再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____________。
9、阅读《詹天佑 》回答问题。(17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密 周密 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 鼓舞 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惹外国人讥笑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词语。2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给词语中第一个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4分
勘测(shèn kān) 塞外(sāi sài) 恶劣(wù è) 讥笑(jǐ jī)
(4)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并将它们写下来。(2分)
(5)用“ ”画出詹天佑不顾条件恶劣坚持野外工作的句子。(2分)
(6)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2分)
(7)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写出第二层的层意。(3分)
10、阅读课外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黎明时分
寇建斌
①夜,黑如墨,沉如铁,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②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③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推老高从窗户送走;立刻打开电台,把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④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⑤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摁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⑥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⑦地端坐如故。
⑧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⑨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
⑩那张小纸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解下,丢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地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⑪这次她想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⑫一群野兽闯入,窗户被砸开,清亮亮的光刷地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⑬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⑭域外攻城指挥部,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556655611231222232156721
⑮首长要来看过,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⑯在大家诧异的日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一首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1】这篇小小说虽短。情节却丰富且富于变化。小说中的“她”是一位______________,在已经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她做了以下事情:
①帮助交通员老高逃走;②_________________;③烧毁有情报的小纸条;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过以上情节,我们看到了“她”镇定、心思细密,坚毅等品格。文中最能表现“她”镇定的关键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她”两次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中,更看到了“她”对于即将到来的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喜悦。
【3】小说开篇用七个字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能在下文中找到和此处环境形成对比的另一处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发了两份电报,分别是什么呢?寻找文中信息,作出判断。
第一份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份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作者:光未然,现代诗人,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本诗写于1939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万丈狂澜:________
浩浩荡荡: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________ 英雄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发源________
【3】填空。
①“啊,朋友!”在这里“朋友”指:________
②文中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赞美黄河是希望我们________。
④自古以来,赞美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两句:________
【4】问答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歌颂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扬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在明显下降。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三】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网友溪山:
当孩子去旅游,感叹瀑布壮美时,不会只是说:“哇,好酷呀,中国最美景啊!”而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网友mupeng: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词。我不觉得很痛苦,古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我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我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我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冬天,北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地奔走,到了家,在炉前烤火,外边大雪纷纷扬扬。我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我背的那些古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我遇到了某个风景,涌起了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情 词 景),记住了(情 词 景),也记住了(情 词 景)。
【1】在【材料三】中的三个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圈出来。
【2】下列不是【材料一】所传达的信息的一项是( )
A.习总书记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
B.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就是“去中国化”。
C.中国文化就是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
D.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3】在一次“小学生该不该背古典诗文”的辩论会上,你作为正方代表,请参照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三点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鱼目混珠
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经常独自把玩,从不让别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珍藏起来。后来,他们俩得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1】以下哪个词语为鱼目混珠的近义词( )
A.买椟还珠
B.浑水摸鱼
C.滥竽充数
【2】文中“珍珠”加双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3】故事中鱼目混珠的人是( )
A.满愿
B.寿量
C.医生
14、阅读《桃树爷爷》回答问题
桃树爷爷是个说故事的能手,一辈子走南闯北的,阅历多,肚子里什么故事儿都掏得出来,村边上有一片桃树林子,林子里有两间小房,刷着白粉墙,桃树爷爷就住在这儿,专经营合作社里的果木。就为这个,孩子们叫他桃树爷爷。
桃树爷爷有件时刻不离身的爱物,那就是支笛子,不知爷爷做伴了多久,桃树爷爷吹笛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吹。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
孩子们最着迷的还是桃树爷爷满肚子的故事。春天,桃花盛开,红艳艳的,简直是半空落下来的一片彩云。你常常会看到老人家坐在桃树底下,身边围着群孩子,眼睛直竖竖地盯着桃树爷爷的嘴,任凭那些做娘的喊破嗓子,叫孩子们回家吃饭,孩子们也不开腔。到了冬天,日短夜长,一到晚上桃树爷爷的热炕更恋人,差不多挤满了听故事的孩子,要不是爷爷催他们早点回去睡觉,听到天亮也不烦。
这一天傍晚,天阴下来,一会掉了雪花,飘飘摇摇的,雪花全阵比一阵密,桃树爷爷心想:“下雪了,不会有人来了。”早早关上门,从灶里掏了一瓦盆棒子火,端到炕上,也不点灯,守着火盆烤火,刚抽了半袋烟,门“哗”地推开“扑腾扑腾”跳进两个小黑影。桃树爷爷一听,听出是小满和小牛,却故意不言声。
小满问:“桃树爷爷,你睡了么?”
桃树爷爷“呼.呼”打起很响的鼾声来。
小牛悄悄地说:“是睡了,咱们走吧。”
小满说:“没睡,没睡,睡了还抽抽烟?”一面爬上炕,凑到爷爷的眼前一看就笑起来“我说没睡,眼还睁着呢。”
爷爷说:“没睡也不给你们讲故事。”
小满拉着老人的胳臂摇晃说:“你讲一个吧,讲一个我们就走。”
爷爷:“好好,别缠我,我讲一个,”又吩咐小牛说:”你点个亮,别摸黑瞎说话。“
小牛点上油灯,桃树爷爷想了想说:“一家子,有个妈妈和小孩子……
小满怕是编派他 赶紧问 孩子叫什么
桃树爷爷笑着说 你不用怕 反正不叫小满 人家叫百岁 就听我说
小百岁千里寻父的故事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任凭:
阅历:
【2】给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回答问题。
(1)孩子们为什么都叫人桃树爷爷?
(2)孩子们为什么整天围着桃树爷爷转?
【4】写出句子含义。
(1)桃花盛开,红艳艳的,简直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一片彩云。
(2)一到晚上桃树爷爷的热炕更恋人。
【5】给短文用“||”分段,并写出段意。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到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改为 “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句子。
1.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夜晚真黑。(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两句话,哪句表达更好?为什么?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①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②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也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21、习作展示。
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飘在天空中的一朵云,一只风筝,一架纸飞机,一片树叶,一片花絮……你会有怎样的奇妙的经历呢?请以《飘在天上的日子》为题,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