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使语意顺畅。
(_____)如今的火星表面贫瘠而冰冻,所以完全不能供给人类居住。(_____)有迹象表明火星曾经也是一颗温暖而湿润的星球。水在那里自由地流动。(_____),后来这些水到底去了哪里了?
2、看拼音写词语。
zhènɡ zhònɡ chú fánɡ zhān mào hài xiū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nínɡ shì yí shùn jiān zhòu rán cuò zōn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歇后语积累
1.________失荆州,骄兵必败。
2.________穿针,大眼瞪小眼。
3._________用兵,神出鬼没。
4.________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5.___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补充词语,再根据语境写四字词语。
威风(______)(______) 热血(______)(______) (______)钉(______)铁 惟(______)惟(______)
囫囵(______)(______) 全神(______)(______) (______)飘(______)舞 昂(______)挺(______)
(1)王莉莉书法很好,她写字的时候常常___________(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写的字___________(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刚劲有力。
(2)在全校小制作比赛中,李媛的作品设计___________(想法与众不同),___________(技术高人一筹),获得了第一名。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yāo(____)请我们去参观那家fǎnɡ(____)织厂。
(2)因为经jì(____)困难,他无可nài(____)何地放弃了留学的机会。
6、读下面小诗,完成练习。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首诗的诗题是:____________。
【2】认真读诗,并借助工具书,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霜草苍苍”点出了________________;“切切虫吟”渲染了村夜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行人绝迹,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月明荞麦花如雪”,请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这种情景: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由 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7、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 别枝/ 惊鹊
B. 七八个/星天外
C. 听取/ 蛙声/ 一片
D. 旧时/ 茅店/ 社林边
【2】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9、阅读理解。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读了以上文段,作者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这个片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_________。
【3】孩子们准备过年,这几件事是最喜欢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请你用横线画出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
【5】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开发小行星漫想
①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一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一百年。
②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他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③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用较快速度默读短文,借助短文中的关键词句填空。
围绕小行星开发,本文先写了_____________,然后介绍了___________,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短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写在括号里,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_____小行星——_____自由金属——______金属锭——_____大气层轨道
【4】短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的万代的明智之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歌溪
吴然
①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
②歌溪的水多么清,多么凉啊!它从很远的山涧里流出来,它的两岸,是浓密的树林。
③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亮晶晶的水花。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调皮的、不懂事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粗野。
④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板,潭里的水急速地向下流淌。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它的歌声充满了欢乐。
⑤更快乐的日子,是在夏天。歌溪这时涨水了,可还是那么清!它打着旋儿,在水面上泛起一圈一圈浮雕一般的花纹。我们笑着,叫着,跳进水里去,水花溅得老高!本来就活蹦乱跳的歌溪,响起一片打水声、笑声、喷鼻子声,以及故意的乱喊乱叫声,整个歌溪越发欢腾了。
⑥我们比赛着游到对面,爬到一片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板上,平躺着,翻扑着身子,让太阳猛晒!晒够了,或一个跟着一个,或争先恐后地直往水里跳。扑通,扑通,歌溪里立即出现许多黑黑的小脑袋。这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
⑦有时候,我喜欢一个人仰面朝天,躺在水上,任凭歌溪载着,随意漂流。我穿过浓密的树荫,柔软的柳条拂着我的脸,无比凉爽。稍稍闭一下眼睛,穿过树荫,我看着湛蓝的天空,一团一团的云朵,白得耀眼,在慢慢地移动。两岸闪着太阳的金光,鸟儿唱着,知了叫着,同伴们欢笑着。我不由得一个翻身,想一把抱住歌溪……
⑧歌溪啊,你给了我们多少欢乐!
【1】根据本文内容,在序号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水段 | 性格 | 歌声特点 |
从山崖到水潭的歌溪 | 调皮、不懂事 | (1)________ |
顺着石板向下流淌的歌溪 | (2)________ | (3)________ |
静静地流着的歌溪 | (4)________ | 美妙 |
【2】第④段中的“长发”指的是_____________,第⑤段中“越发欢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第⑥段中画“ ”的句子,请你想象,“我们”会在水里怎么玩?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我不由得一个翻身,想一把抱住歌溪……”的原因是( )
A.“我”自己躺在水上感到害怕,所以想抱住歌溪。
B.“我”被歌溪的美陶醉了,想和歌溪更亲近。
C.“我”想和歌溪一起玩耍。
【5】联系全文,思考并归纳歌溪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游泳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游泳时要注意防溺水。请你说一说我们在游泳时应该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 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 以及 ,从而引导学生 ,培养 的情感和 的兴趣。
(2) 这篇课文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 、 、 、 ,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 , , 。
(3) “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一句中两个加点的“文字”,前一个是指 ,后一个是指 。
13、
人蛇大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最近,随着美国和越南关系解冻,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其他人则原地警戒待命。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这下可糟了,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当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众人正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蓦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很快就跟踪而来。原来蛇和蛇之间是靠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的。四面八方的毒蛇凭着敏锐的嗅觉,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条蛇的尸体。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2.把下列句子变为“被”字句。
(1)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2)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3.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4.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14、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文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侧重于表达作者为人民军队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描写这一场面。根据场面,先总体写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的情景,再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方阵的特点。
【3】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场面,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的描写,写各兵种的部分是“_______”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两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不同。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19、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21、习作。
请你从下面的两组环境和人物中任选一组,创编故事。
要求:①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②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③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④题目自拟。
环境:小区门口 人物:“我” 卖菜的老太太 楼上的王叔叔 | 环境:雪后的街头 人物:淘气男孩张元 大队长赵芳 下班的王阿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