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担任的官职是(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二十多年。( )
A.江州祭酒 B.建威参军 C.镇军参军 D.彭泽县令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逮.捕 苔.藓 懈怠. 不共戴.天 责无旁贷.
B. 疙.瘩 胳.膊 搁.笔 忍痛割.爱 枕戈.待旦
C. 干涸. 锄禾. 弹劾. 阖.家欢乐 声势显赫.
D. 栖.身 牺.牲 白皙. 另辟蹊.径 一张一翕.
3、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流派纷呈,其中有个影响特别大的诗派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请问是哪一祖?( )
A.杜甫
B.黄庭坚
C.苏轼
D.贾岛
4、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两位老人都是懂壶的:四爷是沏茶高手,铁观音到了他手里,就被他赋予了更多的诗意;老李头自不必说,那壶出自他手,每一个气孔都是熟悉的。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幸福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C.时间很玄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绵绵岁月,悠悠历史。
D.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5、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 )
A.酒的代称
B.佛塔
C.屠夫
D.屠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区域,也是全国除了沿海开放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它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概况及发展蓝图
(摘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保护好母亲河,保护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就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长江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往,长江流域走的是依靠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来发展的粗放式发展之路,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党中央以生态和环保为核心布局长江经济带建设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成为了发展的核心理念。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更加坚定了长江经济带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生产巨大的生态效益,才能解决长江流域内人口、资源和生态的矛盾,才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才能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在生态保护方面,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一部署、强化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走好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是要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机制和制度,加强流域内污染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规划长江岸线利用、合理布局路、岸、产、城的空间发展、保护长江流域的滩涂湿地。在经济发展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创新绿色发展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用好长江流域的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和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社会发展方面,通过异地搬迁、精准扶贫、社会保障制度等解决好人地矛盾、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升长江流域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尊重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才能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节选自《中国环保在线》、《中国建设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预计10多年以后,将基本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
B. 长江经济带可以被打造成世界上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因为它拥有诸多资源优势。
C.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四成。
D. 预计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3%,城镇化率将达到六成以上,水质优良比将达到四分之三以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才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使母亲河永葆生机。
B.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孕育了发达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C. 以往,长江流域走的是依靠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来发展的粗放式发展之路,现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将成为发展的核心理念。
D.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新发展理念,需要重视宣传教育,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
【3】请依据材料概括长江经济带的定义(60字以内)、十年期发展部分目标和推动其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5)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共3分)
⑴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⑶志不强者智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蜀道难》中,在绝壁枯松的特写后,是一组快镜头,用“_______, _______”两句营造了排山倒海的声势。
(2)“楼”在古诗文中是常用的意象,文人们借楼表达或喜或悲或闲适或忧愁或思念或激愤等复杂情感。借“楼”表达作者怀远伤感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 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圣贤都是推崇磨难的,因此自己无论多么艰难也要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
(2)韩愈《师说》中谈到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学习的原因时,除了他们认为彼此年龄相仿、闻道相似之外,尚有“__________,________”的顾虑。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天相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讽字补之,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献《东封赋》,迁太常寺奉礼郎。又献所为文,召试入等,出知平阴县。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讽为县存视贫弱,至豪猾大家,峻法治之。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早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县令争不可,讽曰:“有责,令无预也。”即出货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徙知梁山军,以母老不行,得通判郓州。时知州李迪贬衡州副使,宰相丁谓戒使者持诏书促上道,讽辄留迪数日,为治装祖行。诏塞决河,州募民入刍犍,而城邑与农户等,讽曰:“贫富不同而轻重相若,农民必大困。且诏书使度民力,今则均取之,此有司误也。“即改符,使富人输三之二,因请下诸州以郓为率,朝廷从其言。徙知广济军,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累迁太常博士,以疾监舒州灵仙观。尚御药张怀德荐于章献太后,遂召还。玉清昭应宫灾,下有司治火所起,讽曰:“此天之戒告,乃复置狱以穷治之,非所以应天也。”狱由是得解。擢天章阁待制、知审刑院,出知青州,再迁户部郎中。时山东饥,宰相王曾,青人,家积粟多,讽发取数千斛济饥民,因请遣使安抚京东。入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又请益漕江、淮米百万,自河阳、河阴东下以赈贷之。迁光禄卿、知陕州,道改潞州。入见帝言:“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复给事中,卒。
(选自《宋史•范讽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早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
B.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早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
C.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早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
D.举进士第/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早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指世家望族;“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中“大家”即此意。
B.梁山军,即梁山镇辖军队,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
C.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后代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斛,古代量器名,亦作为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讽文韬武略,才能出众。起初借助祖上荫庇入仕,后进献《东封赋》等文被皇帝召见,出任知县;曾建言外守要塞,内修百务,厉行节约,以保边疆无忧。
B.范讽政见清明,决断担当。黄河决堤冲毁田界,他重新划分,写入地契,田讼即止;玉清昭应宫被烧毁,冤案四起,他认为是降灾戒告,毋违天意,因此销案。
C.范讽孝敬父母,不畏权贵。因母亲年老而不接调令;任县令敢法治豪强;置宰相丁谓诏令不顾,帮助李迪;曾借宰相王曾积粮,赈济饥民,并请缨出使安抚。
D.范讽心怀苍生,体恤百姓。治理黄河水灾,他纠正贫富不同却负担相同的懒政,并上书朝廷以此法令推行天下;曾建议水路增运江、淮粮食百万,赈救灾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讽曰:“有责,令无预也。”即出贷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
(2)徙知广济军,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书信沟通到微信文流,交流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真挚情意的表达。
《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改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
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透过时代的变化,我们看到其背后有着不变的底色。面对这些时代的变与不变,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何思考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