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拼音写字。
细nì ( ) 苦nǎo( ) 崎qū( )
高深莫cè( ) 天真无xié( )
2、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成语。
读书快(_____) 走路快(_____) 吃饭快(_____)
办事快(_____) 变化快(_____) 水流快(_____)
3、解释加横线的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弗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紫丁香 一(________)绿叶
一(________)小草 一(________)星星
一(________)美梦 一(_______)笑脸
5、教育部发布年度新词调查报告,包括“蚁族”“秒杀”“绿碳”“星二代”“神马浮云” “萌””给力”等在内的396个词语成为新词条,请在以上词语中任选一个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阅读。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他乡: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7、课内阅读。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8、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深蓝色的海面上跃动着鳞片状耀眼的光斑。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饶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儿:“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1】用“ ”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2】这段话通过对母子语言的描写,表现了男孩儿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七根火柴(节选)
就在这一瞬间,①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②那个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了,像擎着一只注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③“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然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1】标序号的句子描写方法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文中“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 的方向……”中的“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文字表现了无名战士的什么精神?( )
A. 用自己的行动鼓舞大家前进的献身精神。 B. 一心想着部队,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精神。
C. 至死不渝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可贵精神。 D. 爱护集体财物,严肃认真的精神。
11、阅读
空心树
①河岸上长着两棵柳树,老柳树谦逊地低着头,舒展着自己的枝叶。可是年轻柳树却认为自己长得又yún chèn( ),又好看,老是仰着脸,想尽量把自己的枝﹑杈把弄得比老柳树漂亮一些。
②有一天 年轻柳树对老柳树说 你干吗老是低着头趴着 你看我多气派 那些房子呀 人呀 我都不放在眼里 看他们谁不chēng zàn( )我长得又高大又漂亮 他摆出一副瞧不起老柳树的样子
③老柳树友爱地对它说:“我不是不知道你长得漂亮。可你要当心树会变空的啊!”
④年轻柳树不理睬老柳树的忠告,仍旧得意洋洋地欣赏自己的美貌。
⑤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因为年轻柳树老是把吸收到的养分用在打扮外衣上,树心真的变空了。不久,这两棵柳树的主人把它们砍倒了。主人看到年轻柳树心竟然是空的,痛心地说:“唉,本来我是打算用你做房梁的,可现在除了把你当做柴火烧掉,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年轻柳树听了
【1】读准文中的拼音,规范书写汉字。
【2】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近义词:谦逊(_____) 气派(_____) 吸收(_____)
(2)反义词:称赞(_____) 痛心(_____) 得意洋洋(_____)
【3】年轻的柳树为什么会变空心的?主人对它的空心为什么痛心失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个苹果,说 大哥哥 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大哥哥,看哪,”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说,“里面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很少为人知道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选文中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桌子(zhuō zuō) 图案(tú tū) 切苹果(qiē qiě)
差不多(chā chà chāi) 好奇(hǎo hào)
往小处说(chǔ chù)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________) 生疏——(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世上最温暖的“花”
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暖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在人们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棉桃裂开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襄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团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被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度,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披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厚实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姣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特别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1】文章的标题“世上最温暖的花”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绕“棉花”叙事,阅读文章,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
种棉花→________→_________→弹棉花→做棉品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④段中“有了着落”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画“——”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写棉花,表达了对__________的赞扬之情。
14、课外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片段)
①要是读者知道我是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结果,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了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②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我想以后就可以用来装粮食了。
③但这些容器只能够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水放在火上烧。一次我偶然生起堆火煮东西,煮熟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④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它们烧熔了,就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⑤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1】认识汉字
“凹”字共有_____笔,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字共有_____笔,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中的“吃”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A.咽下
B.感受
C.费力气
D.承受,支持
(2)“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中的“生”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A.出生
B.生计
C.使柴、煤等燃烧起来
D.不熟悉的
【3】按“做陶器”“烧陶器”的内容把短文用“‖”分成两部分。你觉得哪部分内容写得最精彩、最细致?为什么?
【4】选文表现了鲁滨逊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20、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题
1、雏鹰总要离开巢儿,振翅高飞;轮船总要离开港口,扬帆远航……你即将告别小学时代,是不是感到时间的脚步匆匆呢?回忆往昔岁月,你最想说什么?提起笔写下你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感激与留恋。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的心,感谢命运。”生活需要感恩,生命感恩,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