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汉字。

jì mò_____ jiǎo xínɡ_____ qīn xí_____ 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

dān ɡe_____ kǒnɡ bù_____ xī shēnɡ_____ fān xiānɡ dǎo ɡuì_____

2、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字词。

他嘴里一边niàn dɑo( ),双手一边róu cuo( )着衣角,他pái huái( )了一会儿,便把盖在yǐ xué( )上的fānɡ zhuān( )nuó( )走cánɡ( )了起来。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听从——________ 诚实——________ 承认——________ 

高兴——________ 起劲——________ 简单——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1)例:四面八方(含有数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人山人海”(ABAC形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南辕北辙(含有一对反义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____________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____________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泼水节掠影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素来就非常迷人,吸引了海内外许多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西双版纳,一睹傣家人的泼水盛况。我是在版纳部队长大的,耳闻了许多关于泼水节的趣事,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耳闻不如目睹,今年的泼水节,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正好,团部的车今天要去勐摆寨,我可以借此机会亲身体验一下泼水的感受。

汽车在大道上奔驰,看到窗外一闪而过艳装的傣家小姑娘,我心中涌出无限的兴奋和新奇。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过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也过此节。我国的傣族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欢度泼水节。而版纳是傣族的主要居住地,最大的泼水节也就在此地举行。

下了车,走在勐摆寨的林荫小道上,沿路参天的古树遮蔽了阳光,只听得树林里传来呼呼的风声,风里夹带着野花的馥郁和野果的清香,多么迷人,多么醉人!

再过一段就是勐摆寨竹林。这不只是竹林,还是果林,栽种的都是亚热带特有的果树:芭蕉、香蕉、橘子、黄果、柚子、芒果、椰子、槟榔……

来到独木桥边,这是到寨子的必经之路,望着桥下湍急的流水,使人发颤。傣家人说,能走过独木桥才算勇敢的人,由此可见傣家人的勤劳勇敢。

走过独木桥,眼前出现一派繁荣景象:熙熙攘攘的人群,花花绿绿的筒裙,星星点点的小棚架下更是别有风味:有卖粽子的,有卖糯米饭的,有卖凉鸡的,有卖米线的,有卖甘蔗酒,还有许多亚热带特有的水果,一字摆开。那又香又大的菠萝蜜,那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橘子,还有……简直让你站在那儿不想走。那手镯、那耳琢、那项链的光彩,仿佛比以前更加鲜艳夺目,更加金光灿灿,耀眼迷人。

你瞧那位少女,身着质地考究的筒裙:红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那衬衫,像蝉翅,又像彩蝶的翅膀,轻柔而美丽,简直跟舞台上的少女没什么两样。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一块七彩的天地,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赶摆,而泼水节期间的赶摆是最热闹的,给泼水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另一个吸引人的项目就是放“高升”。勇敢的小伙子举着火把,爬上事先准备好的十多米高的竹竿上点火,竹筒里的“高升”就“嗖”的一声飞出竹筒,冲向天空。“高升”是一种类似礼花的东西,这是傣家人自制的,真是巧夺天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用智慧丰富了幸福的生活。

泼水节最为有趣的当然也就是泼水了。人们都愿意把水泼给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大家还互相泼,互相祝福。最兴奋的还是那些小伙子和大姑娘,他们泼得可真卖力,把一盆盆水端到人群中,从头到脚把别人浇个透。真是躲又没处躲,藏也没处藏。

举起相机,想把这个快乐场面留下,冷不防一盆水把我和相机浇了个透。要在平时,那还得了?可是这过节,过泼水节,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

水,到处都是水,泼得你睁不开眼,泼得你慌了神。水泼出了丰收的希望,泼出了富裕的祝福。

一盆盆水像一朵朵闪闪的银花,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他们来看一看傣家人的“风习”。

水还在泼,歌还在唱,打响了脚鼓,敲响了鋩锣。

跳起了孔雀舞,他们在和孔雀比美,为欢乐歌舞,为幸福生活增辉。

【1】泼水节是________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每年的________中旬举行。我国最大的泼水节在________举行。

【2】文中泼水节叙述了几件趣事?最热闹的是哪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指代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4、5、6自然段与泼水节无关,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泼水节的意义何在?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3)文中的泰山鸿毛各比喻什么?  

(4)文中司马迁的话是什么意思?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

(5)概括写出这段话的大意。   。

 

11、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填空。

“五一” 小长假期间,小明同学报名参加“庐山一日游”。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

杭州

4月30日

多云,21℃-15℃

5月1日

阴,25℃-17℃

5月2日

阴转多云,25℃-19℃

庐山

4月30日

晴到多云,21℃-13℃

5月1日

小雨,15℃-11℃

5月2日

小雨,20℃-12℃

 

 

1l.小明同学旅游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____。从两地的天气预报中我们至少可以提取到两个信息,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根据天气预报向游客作出什么温馨提醒呢?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港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陡峭    清凉   飞流   淘气  汩汩    悠悠

2选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等景物,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和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再写一句。 

你好,________

3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作者对山中朋友的称呼由第三人称他们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们,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人生的标点符号

①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②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④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⑤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⑥我茫然了。

⑦“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道: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掉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色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且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了,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被老板炒了鱿鱼: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与短文画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的句子。

4小男孩想看到女孩,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在飞翔。(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美的景色,难道不令人陶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分析下面语句的意思:

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阅读材料:

香浓的咖啡触到舌苔是苦的,激动的泪水流到嘴角是咸的,受了委屈鼻子里面酸酸的,得到夸赞心中是甜甜的……生命中到底能体会多少种滋味?我们不可得知。然而,我们明白每一种滋味都是生活的给予。

要求:请体会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在“酸甜苦辣咸”中自选一种滋味,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题目。字数在400字左右。(不能以诗歌形式出现,文章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