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默写《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日记中把自己流落的荒岛命名为________,鲁滨逊来到岛上第________年的________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________,他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写出与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1.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_________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_________

3.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_________

4、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____________   但爱: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叶舟: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科学——( ) 普通——( ) 开始——(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④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⑤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⑥天阶:露天的石阶。⑦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A.重阳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

B.秋

C.流

【3】这是一首宫怨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填空。 

①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

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②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③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但他从“__”想象出“__”,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心情由___转为___

2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正确理解是(  )

A.也许是园主可怜他爱惜的青苔,怕我的木屐把它踩坏。

B.也许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3读后两句诗,你想象到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下面也能反映此哲理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向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

④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作者:叶水烈)

【1】阅读选文中画“ ”的部分,回答问题。

(1)“?”指的是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

(2)对这样写的好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达,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开头提出了________的观点,结尾又重中了这个观点,这样的写法叫________

【4】选文中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A.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之后就找到了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很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

⑤“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⑥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要送我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⑦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有一天,在洗澡时,我发现父亲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出了伤疤的来历。“有一天早上你爹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有删改)

【1】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能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拒绝父亲,假装勇敢→_____________→看见伤疤,心生疑惑→________

【2】第④段中画“ ”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深化主题,点明了文章主旨。既表现了“我”对父亲的_________之情,又体现了父亲对“我”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补全文中第⑧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花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我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口袋里仅剩的15元钱。我索性把这15元钱再换成三罐儿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城市的灯火。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到了冰点,我独自面对着茫茫夜色,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你的眼睛里跑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位老人。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

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着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眼前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却记得我。

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约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三个易拉罐儿。

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家乡有句老话——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1阅读短文,请为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履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说的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①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③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然

 

4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透过这样的描写,

结合整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最终释然了?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1作者共选取了哪几个典型事例来描写蔡老师?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一处对蔡老师的描写,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批注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文同学读后说:“第二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矛盾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作者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在___________(直接  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_______的,草地也是_______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______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_______的了。

【1】认真按原文填空。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观察下面的图片,试着判断一下吧。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_______的,草地也是_______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______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_______的了。

草地的颜色:________

时间:________

草地的颜色:________

时间:________

总结:草地在一天中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展开叙述的。先写“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时草地的颜色和________时不同,然后产生了________,最后经过________找到了原因。

【3】你从选文中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漫游天南海北,增长自己的见识。通过游历,学生们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往未曾见识到的东西,增广了见闻,现在他们各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苏格拉底他们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草地上坐了下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而且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马上你们就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作为你们的最后一次考试,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问他们:现在我们坐的是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道:旷野。苏格拉底又问:这里长了什么?学生们答曰:草。

苏格拉底说:是的,这里长满了草,那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让你们想办法,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诧异,因为他们学的是哲学,而这个问题应该是那些农民就可以解决的吧,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大出于他们的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次的考试竟如此简单。 一名学生抢先开口: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学生答道: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第三个学生回答得更为干脆:用火烧更彻底。苏格拉底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人自己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三个学生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的长着一些小草在风中摇摆,而另有一块地方,不是他们除草的区域,那里没有杂草,反而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块区域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他们凑上去看,那是他们老师的著作,在这摞书的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要除掉你心灵的杂草,就让爱占满你的灵魂。

【1】给这篇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三个学生除掉杂草的方法分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写得好,用“               ”画出来,说一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心灵有过什么杂草吗?假如有,你想怎么去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16、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例如,那些抗议一线的英雄们的故事让你感动流泪了吗?肆虐猖狂的新冠病毒让你恐惧了吗?许多同胞被新冠病毒夺去了生命,你难过了?疫情期间没有在线上好好学习,你追悔莫及了吗……选择一种让你印象深刻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然后写下来。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