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读“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

A.垂头丧气 B.愁眉苦脸 C.奄奄一息 D.悲愤欲绝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___     

(2)他在___的小路上散步。

(3)___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4)水面上渐渐___,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A.平静   幽静   沉寂   静寂

B.幽静     沉寂     静寂     平静

C.平静   幽静   静寂   沉寂

D.幽静     静寂     平静     沉静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也桑阴学种瓜(傍晚)

B.稚子金盆脱冰(早晨)

C.草满池塘水满(池岸)

D.短笛无信口吹(曲调)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5、读拼音写词语。

zhē bì   mínɡ mèi   chú cǎo   bāo pí shǒu b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zhān mào jǔ jué   jì mò   mián páo huò hu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tiān fù   táo qì fánɡ ài   cán kuì   chī kuī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习以为( 一( )莫展   )思苦想 照本宣

  旷野 不屈不 不可思   激情四

 

7、解释下列词语。

1.豆蔻年华: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

3.弱冠: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甲:___________________

5.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   6.期颐:___________________

8、巧填成语。

________彬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如簧

有口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七块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你认为“苏七块”是一个( )

A.苏七块是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势利小人。

B.苏七块是一个医术精湛、心地善良而又倔强的人。

C.苏七块是一个讲朋友义气的人。

2文章第三段“格色”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苏七块的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精明能干。

B.苏七块赠送药物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苏七块善良的本性和鲜明的个性。

C.华大夫钦佩苏大夫,是因为苏大夫立下看病必先七块银元的规矩。

4说说你对华大夫“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饥饿难当,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请求 哀求 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微笑着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 )自己浑身是劲儿,( )还看到上帝正朝着他点头。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加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来病床上躺着的正是当年那位免费给他牛奶喝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 关爱 关怀)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 )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动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加上合适的题目。

【2】括号中的词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在下面划横线。

【3】在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那位特殊的病人看到那行小字时,她会怎么想呢?请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落(duò zhuì   (chēng  chèn)

2从这段话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点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捧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劲。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以猜一猜它的意思。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捧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下面对选文中画“—”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句中特写了老虎的叫声,老虎一声吼,好像起了霹雳,声音大得能震动山冈。

B.“铁棒也似虎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把老虎的尾巴比作铁棒

C.句子通过写老虎的叫声和尾巴,表现了老虎的凶猛,侧面衬托了武松的勇敢无畏。

D.写老虎是为了写人,老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加了不得了。

【2】老虎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武松先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沉着应战,消耗了老虎的体力和气性,然后又“__________”起梢棒从半空“__________”下来,可见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其突出的两点是比赛时的_________和比赛后的__________

5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 《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3】这篇文章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 ______________

15、轮到聪聪表演皮影戏了,他选择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情节,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帮助理解情节。

大闹天宫(节选)

佚名

①悟空吃了蟠桃,又将太上老君五个葫芦里的金丹全部倒出来吃了,自知闯下大祸,于是又回到瑶池,偷了几罐好酒,回花果山去了。

②玉帝得知后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天罗地网,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阵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去捉拿孙悟空。

③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他请李天王举着照妖镜站在空中,对着悟空照,自己到水帘洞前挑战。悟空出洞迎战,与二郎神打得难分难解。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乘机杀进了水帘洞。

④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地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⑤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bǎo),立在芦苇上。二郎神见他变得太低贱,也不去理他,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站立不稳。

⑥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悟空见被看出来了,往上一跳,变回原样就跑,二郎神驾着云追了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⑦各路的天兵神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团团围住,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钢琢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则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⑧孙悟空被绑在斩妖台上,但不论用刀砍斧剁,还是用雷打火烧,都不能伤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启奏玉帝,把悟空放到八卦炉里熔炼,玉帝准奏。

⑨于是,悟空被带到兜率宫,众神仙把他推进八卦炉里,烧火的童子用扇子使劲扇火。

⑩悟空在炉中跳来跳去,偶然中跳到巽(xùn)宫的位置,这里只有烟没有火,熏得很厉害,就弯下身子蹲在里面。四十九天过去了,太上老君下令打开炉门,悟空忽然听到炉顶有响声,抬头看见一道光,用力一跳,跳出炼丹炉,踢倒炉子,转身就跑。

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熔化,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从耳朵中掏出金箍棒,迎风一晃,变成碗口那么粗。悟空抡起金箍棒,一路指东打西,直打到灵霄殿上,大声叫喊着:“皇帝轮流做,玉帝老头,你快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要不,就给你点厉害看看!”

幸好有三十六员雷将,二十八座星宿赶来保护,玉帝才能脱身。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孙悟空为了逃跑,先后都变成了什么,请你按顺序将下图补全。

________→大鹚鸟→________________→花鸨→________

【2】(词语理解)在阅读名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语,请你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到“花鸨”也是一种鸟。( )

(2)根据“炉”字,可以猜测到“八卦炉”是一个封闭的大炉子。( )

(3)“金箍棒”是一件很小的武器。( )

【3】(拟写标题)本文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故事的节选,请你给文章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下面是观看完皮影戏表演后,同学们对于故事内容的讨论,请你选出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       

A.“大闹天宫”的“大”字写出了孙悟空闹的程度之狠。

B.孙悟空是因为闯了祸所以才离开天庭,回到了花果山。

C.孙悟空看到自己老窝被破坏,慌了,所以才变身逃跑。

D.孙悟空之所以没被炼化,是因为它是石头做的。

【5】(人物形象)看完聪聪的皮影戏后,大家对孙悟空的性格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奇奇:我认为他的缺点多于优点,他仗着自己本事大,大闹蟠桃园,偷吃丹药,扰乱天庭秩序。从这些事件中我能看出他(1)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妙妙: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我认为(2)____________(从本文中概括)。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爸爸最爱读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才会丰富。

我和爸爸每次出门,见人挤的地方他总是皱着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他也要挤着进去。有时买到一本好书,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要不挤一下就会错过机会了。

爸爸的书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我从书橱里翻出语法书来看。爸爸下班后,一走进屋里就板起脸问:谁来这儿翻过书?我支支吾吾地承认了。从此,爸爸给我立了一条规矩:用他的书,看后必须放回原处。

爸爸每次买书回家,总是洗干净手,擦净桌子,给书包好皮,才翻阅。他看书从不乱折书页,从不乱涂乱画。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书,看到书就想起爸爸。爸爸和书是不能分的一个整体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词语。

情不自禁:________

简直:________

3爸爸为什么爱看书?从上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爸爸爱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读小明同学的习作,按要求完成任务。

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馋猫,爸爸妈妈总是取笑我,我才不管这么多,见到好吃的就恨不得马上行动,谁叫我出生在了有无数美食的天府之国——成都。火锅、夫妻肺片、小吃……都是我的爱,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大战“肥牛肉”。

那是个晴郎的日子,妈妈带我去吃韩国烤肉,一路上我那个心情好得 ,好不容易来到了餐厅,我们选好了座位,等韩国小姐上完菜迫不及待我就地把火打开,准备大吃一顿了!

油开始在锅里吱吱作响,慢慢绣人的香味散发出来……我的口水啊一个劲儿地狂飙,短时间里,鸡翅、鲜虾、活鱼……都统统地进了我的肚子。最后,我和一块肥牛肉干了起来。原因是我只想吃这块肉上的瘦的部分,不想吃肥的部分。于是我先用第一招——铁齿铜牙。我用我的牙齿咬住瘦肉,筷子夹住肥肉,使劲地往外拉扯,那块肉弹了弹,很快形成原样。于是,我只能使用第二招——铁筷子招。这块肉我把平放在盘子里,一只筷子插住瘦肉,另一只筷子插住瘦肉,使劲拉,这块肉居然还连在一起,像一块橡皮筋。妈妈看到我这样,早已笑得前俯后仰,我才不管这么多呢,我一定要吃到肚子里。可怎么办呢?想了半天,还是只有靠我的牙齿,使出我的决招——死缠烂打。于是,我再次用牙咬住瘦肉,使劲在嘴里嚼,最后手都用上了,终于我吃到了一点点瘦肉,那味道真啊!正当我吮吸着手指,尝试那美味时,妈妈用手机在一次记下了我的小馋样。

1请给这篇习作取一个恰当的题目。

2修改这篇习作中的错别字或病句。(至少3处)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意思,将文中画横线的内容(心情、动作、神态)补充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

4围绕第五单元习作主题“形形色色的人”,请你给这篇习作写写评语。

优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1注音:____   ______

2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人喊马叫__________   喧闹______

3我能正确选择字的意思。

练:①练习,训练   ②经验多,纯熟  ③白绢

瀑布好像一匹白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______

经过苦,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______

别看他仅有十多岁,可操起胡琴来却十分老______

4我会不改变意思,把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____________的特点。

6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你欣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要当一回广告设计师,为黄果树瀑布设计精彩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怀念写信的日子

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时,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你就不会给我写一封信吗?由此想到久违了的书信,想到以前书信带给人们的快乐。

古时候没有邮政设施,传递书信非常困难,于是有了鸿雁传书的神话故事。“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书信来往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书信的渴望。平安、祝福、牵挂、思念,尽在文字之中了。在战乱时候,一封书信有时候要辗转数月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那就是杜甫说的“家书抵万金”了。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话、电子邮件代替了书信,尽管是快速便捷,但是那排列整齐的宋体字怎么也代替不了个性的手写,那格式固定的E-mail也难以和飘散着墨香、蕴含着写信人心情和感情的信笺相提并论。

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

今后,我会多多给妈妈写信的。

1理解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①辗转:________

②相提并论: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久违——________       蕴含——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

人类进人信息社会,________________代替了书信。

4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句中提到的是什么信息传递方式。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________

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_______

5把你了解到的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写下来。

6作者在文中提到: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你懂得写信的格式吗?请你完成下面关于书信格式的填空题。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成为一句话。

(1)满分5 manfen5.com

 

(2)满分5 manfen5.com

 

(3)满分5 manfen5.com

 

 

21、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江姐走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但她走的时候神情是那么庄重。请开动脑筋,写段你与江姐的小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