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A.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B.清晨,小孩子从用金子做成的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C.清晨,幼稚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以为那是钲。

2、下列诗句中下划线词语的意思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遗民泪尽胡尘里(指遗留下来的人民)

B.五千仞岳上摩天(指华山)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3、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蚌壳(bang   ké)                 调度(tiáo   dù)                 澄澈(chéng   chè)

B.旖旎(qǐ   nǐ)                       徘徊(pái   huái)               踉跄(liàng   qiàng)

C.呐喊(nà hǎn)                    咆哮(páo   xiāo)               颤抖(zhàn   dǒu)

D.埋怨(mán   yuàn)             审视(shěn   shì)                 踌躇(chóu   chú)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juàn liàn   hóu lóng   fàng s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cù yōng   nán kān   shēng chù   fù y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学过的,我知道。

①一玩儿起来,它不知要______多少跟头,但是_____倒了马上起来,再____________。它的头_____在门上,桌腿上,_____疼了也不哭。

句中所填的词语都是______(词性),这段话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

②说到刘三姐,你想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神立刻______起来。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欧群,眼睛里带着_______

读着以上两个句子,可以想象出老人当时的表情,还可以体会到老人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④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__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____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人广为传颂。成语____________的就是根据他艰苦生活而来的。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年少时的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

6、默写名句。

1. 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草铺横野六七里, _______________

3.怪生无雨都张伞, _______________

4.天行健, 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_______            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dù jì shēng chù yǎngzūnchǔy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ōng táng duàn liàn nián líng yǎn jí shǒuku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到处是一片神秘的银色的月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有一只狼叫个不停。施努策尔觉得,这嗥叫声好像从大沙堆那边传来,那正是妈妈回家的必经之路啊!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2这段话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在临时搭建的抗震棚里,老师把外地同学捐赠的书本分发给大家。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第一页,里面竟有两张剪纸!他高兴的欢呼起来。这欢呼引来了全班的同学,大家妒忌地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

你可知道,在废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这两张剪纸带给一个可怜孩子的是什么吗?丈夫动情地对我说,那是一个快乐至极的天堂!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孩子才最懂得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哪怕捧在手里的只是几粒石子,甚至是一块捏得什么也不像的泥巴,但当他把这作为礼物赠给一个极企盼它的小伙伴时,他们就共有了一个快乐的天堂!

1补写出选文中画横线出的句子。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欢呼——(   )  妒忌——(   )  可怜——(   )

3里面竟有两张剪纸字流露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怕捧在手里的只是几粒石子,甚至是一块捏得什么也不像的泥巴,但当他把这作为礼物赠给一个极企盼它的小伙伴时,他们就共有了一个快乐的天堂!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请种一株树

请种一株树,为你自己,也为别人。

不管你种下的是什么,是松树,是柳树,是翠竹还是樱桃、丁香。假如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一片绿叶、一从花香、一树硕果、一片绿荫,我们都把心中的爱献上,把美好希望种上,那么人们便可以躺在它的树荫里,静静地乘凉,休息,便可能摘下许多艳丽而多汁的果子,便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盈盈春意,洋溢着阵阵芳香。

请你种一株树,把五彩的云霞种上,把我们对自己,对别人的真诚和爱献上,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格外灿烂迷人,五彩缤纷而又充满亲切可爱。

种上你的树,流淌你的汗水,付出你的劳动,留下你的一片心意。不管人们是否能够把你想起,只要树是你种的,花和果是你培育的,你便可以欣慰,可以自豪,可以永远觉得是一种幸福,因为你为自己,也为别人留下美好。

请种一株树。

1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空。

一(  )花香  一( )绿叶  一(  )绿荫  一(  )硕果

一(  )幸福  ( )的云霞  (  )的生活   (  )的果子

2每个人都种下一棵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请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都种下一棵树,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变化?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爱护花草,植树造林为主题,拟写一份水温馨的公益广告词。(提示:体现趣味性、情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士兵们也都喝了。一罐水很快喝光了。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妇女和孩子也死了。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 怀念 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________

一饮而尽:________

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 冷淡)。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 无耻)。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

13、阅读

月下春江美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着家人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由于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小块隐隐约约暗褐苍茫的晕。而这一小块的晕,映照在苍茫的河面上,随着荡起的水波呈现出圈圈美丽的倒影,竟有着雨后彩虹隐没前的轮廓。越看越像,越看越美,朦朦胧胧的不可言喻的美,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果真是的。天上一小块的光晕就让满河的水以船为界,西侧是晃晃的泛白的河水,东侧则阴阴暗暗、晦涩苍苍。

新月出来了,开始值班上岗。那如眉的新月是曾经照过白居易的九月的暮江月吗?如钩的新月之上只有一颗极亮的星,默默陪着他。不靠他太近,不离他太远,给他距离,给他支撑和美感。星和月的影子映入河中,忽而清晰,忽而恍惚,别有一番情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是张若虚的困顿。其实,何必问“明月何时照古人”?月圆月缺,每时每刻的月都是不同的,照耀古人的月也只是古时的月,照耀我们的也只是我们同时代的月,日新月异,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今晚,这美丽春江上的月,因为我们游玩的心情愉悦,也是愉悦的。夜幕弥散,河面开始起风,不刺骨,却也陡然觉得冷。我们的船,只得往回返。水中的月,贴近船边的月和那颗越来越亮的星,碎成点点闪闪的锦鳞帛片跳跃着,一路跟随我们。夜,越来越深。近岸的柳,黑乎乎的一片了,远处的更是如雾如梦一样混沌不清。

河面的一切都沉入梦境中了,那弯新月倒是越来越明朗,还有稀稀疏疏闪烁不定的星。

【1】文章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空间

B.事物的几个方面

C.时间

D.事情发展

【2】赏析下列句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

(1)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

(2)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

【3】月下春江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迷离朦胧的美

B.梦幻诗意的美

C.动静相宜的美

D.豪放磅礴的美

【4】欣赏着月下的春江美景,作者想到了古人的诗(词)句。你还想到了哪两句诗呢?

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1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是对蔺相如的(  )描写。(多选)

A. 神态 B. 语言 C. 动作 D. 心理

2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写下来: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这情形指什么情形?蔺相如又是怎样应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年之后

【1】老者在树上钉钉子有什么目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________

【2】与漫画中的老者所犯的错误最为接近的一项是______

A.杞人忧天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南辕北辙

【3】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小雪花的泪

①尽管昨晚雪下得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______一样。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給还在屋里睡觉的人一个惊喜,听人们一早推开窗就喊“啊,下雪啦”,那是一种多么热烈的呼唤啊!

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雪花都已经落了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

③停留在一条小路上的一群小雪花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不一定,也许是一个去上班的叔……”

④正说到这儿,只见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⑤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一齐使劲儿翻了个身,把叔叔摔倒在地上。小雪花得意极了!

⑥可是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大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直到所有门窗都打开,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⑦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儿奔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盲人叔叔, 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⑧小雪花们听了一惊,什么?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

⑨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说:“下雪了!下雪了!”

⑩A此刻,细心的人能听见雪花的泪一滴一滴地从树上、屋檐上落下来、落下来……B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听了却想哭。C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了眼泪。D望着叔叔渐渐走远的背影,听着那渐渐模糊的声音,小雪花们难过极了。

1结合短文语境,填空或填写序号。

①“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给还在屋里睡觉的人一个惊喜”。这里的“惊喜”具体指__________

②短文第②自然段强调说明了________

③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写到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A.小鸡啄米 B.小溪流水   C.小猫走路   D.小鸟飞翔

④第⑩自然段语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2“盲人叔叔,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细读短文,想一想叔叔的哪些行为与“盲人”身份相一致?用“_____”画出其中的一处。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写反映小雪花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题目《小雪花的泪》,下列理解恰当的一个是(  )

A.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雪花被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

B.“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C.小雪花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而后悔不迭,心里感到十分的痛苦。

D.瑞雪兆丰年。小雪花听到了人们的呼唤,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7、课文阅读。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泥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1文中写黄晓文动作快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团长见状中的指的是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不少语句,你能试着写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想对黄晓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光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沁人心脾,给我留下长久的回味。

童年是清香的。那时的天空很蓝,蜻蜓、蝴蝶、“ 拜拜跳”在草丛中飞舞、跳跃。我在草丛中追着蝴蝶奔跑。山间清朗的风,带着花草的芳香,迎着我的面颊吹过。我能感觉到风从耳边吹过,心中无限喜欢这种清香的感觉,想再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只是山间旖旎(yǐ nǐ)的风光在太阳落山后仿佛就无处找寻了,不知疲倦的我只得随母亲下山。

童年又是甜蜜的。那时我参加了绘画班。绘画班的老师姓陈,年轻貌美,温和善良。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温文尔雅的,而我与他们相比则胖点,而且年龄最小,可能因为这样,陈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绘画的时候,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门口,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参观。有人看的时候,自然要表现得最好,一笔一画都要规范;没有人看时,自然要能省就省啦。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童年偶尔会酸。7岁那年的阳春三月是我忘不了的。那时的我平凡又调皮,总是忘带作业甚至课本。有一次,语文老师一怒之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起我的衣领,把我带到办公室。面壁思过了一节课,我写出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啊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犯了错,您可以批评我、骂我,但是不要不让我读书,您不让我读书,我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了本领,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我是会来找您算账的。”当语文老师当众读这段话的时候,全班同学爆笑,大家都笑出了眼泪。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酸甜的柠檬茶,我时时喝它,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回味无穷。

1文章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童年是清香的?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甜蜜的,这种甜蜜表现在(   )

A.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B.老师让“我”面壁思过一节课,“我”写出了一段话,让全班同学爆笑不止。

4当语文老师读“我”写的那段话时,全班同学爆笑的原因是(   )

A.“我”写的话真实可信,同学们认为“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B.“我”不怎么懂事,写出来的话幼稚可笑。

5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除此之外,你觉得童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乐园。

国母宋庆龄

18931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他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10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革命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3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一致的。她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81514日,宋庆龄患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5292018分宋庆龄病逝于北京。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憧憬(   )   毅然(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庆龄的启蒙老师是谁?她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的嘱托是什么?他的嘱托是留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抵抗日本侵略中,宋庆龄的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几下就爬到了杆顶,非常灵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祖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大娘走过小路。(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比山还高的比海还深的兄弟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狂怒的海洋上已经战胜了许多困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菊说:“我要像小丽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表达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人物——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学校的老师、同学,威武的警察……请选择一个人写下来。

要求:(1)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取典型事例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

(2)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