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男同学爱踢足球和篮球。
B.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C.芳芳的语文成绩不但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们班里也名列前茅。
2、《题西林壁》是一首( )。
A. 哲理诗 B. 咏物诗
C. 写景诗 D. 抒情诗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着凉 着陆 着装
B.畜生 牲畜 畜牧
C.澄净 澄澈 黄澄澄
D.哗然 哗笑 哗众取宠
4、读拼音,写词语。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chén sī(__________);肥壮的牛悠闲地jǔ jué(__________)着鲜嫩的青草;上课的时候如果随便说话,就会fáng ài(__________)别的同学听课;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即使他犯了错,你也不能wǔ rǔ(__________)他。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________天________地恍________大________乐________不________
相映________________良________美________异________他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下面病句。
1.昨天整整下了一夜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开学第一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这句话是围绕“____”这个字来写的。
(2)模仿句子的写法,用一两句话描绘出“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词语搭配。
一( )花苞 一( )篷帐 一( )画 招来( )
受到( ) 扇动( ) ( )草帽 ( )蜻蜓
湿软的( ) 明亮的( ) 甜美的( ) 干冷的( )
安静的( ) 轻松的( ) 澄澈的( ) 胚胎发育的( )
独立思考的( ) 长途寂寞的( ) 悦耳的( )
9、阅读理解
攒 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很多表达手法,本文作者能够把刘伯承将军写得这样生动、传神,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找一找,写一写。
(5)读完本文,你肯定深受感动,把你的感动写一写。
10、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中学教师,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时间,写了七大张,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室内平面设计图。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的“F”(差),并让蒙迪•罗伯特去找他。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 F?”
克利亚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头小伙,认真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符合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重新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一些的目标,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的“F”依然很大很刺眼,正是这份作业鼓励着蒙迪,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创业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克利亚老师带着他的30名学生踏进这个占地200多英亩的牧马场,登上这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建筑时,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时,做老师的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有梦才会有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会比别人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后悔( )详细( )激励( )
2.给短文第六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3.蒙迪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后,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4.蒙迪实现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5.克利亚老师为什么流下忏悔的泪水,说“自己是一个偷梦的小偷”?
11、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练习。
外婆你好吗
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
去看的是一个墓。外婆的墓在她的家乡。
她在我出生时候,从家乡来到我的身边,四十多年一瞬间过去了。那时候我睡在摇篮里,是个伸手伸脚的婴儿,外婆放下包袱就说:“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
她把我领大。她还把我的女儿领大。然后是我送她回家。
人生就是这样,总要分别,在一起的时候真没有好好珍惜啊。
我送她是乘船的。小时候,外婆带我去乡下,也常常乘船。外婆叫它大轮。我们在十六铺码头上船,经过南通、镇江、南京、马鞍山,到芜湖下。
外婆领我乘四等舱,也乘过三等舱。外婆坐在舱里,我满船地走着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看江里的流水,看岸上的景色。无穷无尽的旅途乐趣和感觉,都因为有外婆带着而无忧无虑,尤其在今天想起来,那是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诗画了,也会让我恍惚和伤感。
可现在外婆已不在。我送的是一个很小的盒子,用红的布包着的。我捧着盒子走上大轮。小的时候,外婆抱着我上船,背着我上船,搀着我上船。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当中隔着的是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
坐船的感觉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岸上的景色也是依旧的,但是我的外婆不在了。我没有任何的心情,只是坐在外婆的盒子旁边,想陪陪她,自从长大以后,奔进了外面的世界,坐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就很少,但是现在来不及了。下船后,外婆的盒子将被放进地下,那更是真正永远的分开了……
外婆的墓在长江边上。我离开她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夕阳照在墓群照在她的墓上。
我说外婆我走了,我泪水涟涟,趴在她的碑下。
离开的时间是那么难啊,我把外婆留在这里,我却要走了。我说外婆我走了哦,我走了哦……
我走几步,就回一下头。每年都这样。
【1】“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从“好玩”一词可以看出( )
A.自打婴儿起,外婆就很喜欢“我”。
B.“我”从小就很乖。
C.因为“我”是个女孩,外婆就特别粘我,喜欢我。
D.外婆夸“我”是个好孩子。
【2】下列不属于“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诗画”的是( )
A.看江里的流水,看岩上的景色。
B.我捧着红的布包着的盒子。
C.有外婆带着“我”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
D.走上大轮满船地走着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
【3】这篇文章,作者最想表达的是( )
A.童年生活无忧无虑。
B.童年生活也有恍惚和伤感。
C.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D.外婆对“我”疼爱和“我”对外婆的感激、思念。
【4】“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这两种情景”分别指什么?你读后感受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为什么“我”在文中要这样多次提到“船”?请结合文本内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说外婆我走了”在文中重复出现两次,是否啰嗦?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汉字之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例如: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2%的人能够写对。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有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英勇就义,也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见下面由某校五年级学生整理的图片)。
【1】上面图片中的错字依次应改为( )
A.夹 倔 托 刻 鸣 贤
B.夹 崛 托 刻 名 贤
C.夹 崛 托 刻 鸣 贤
D.荚 崛 托 刻 鸣 贤
【2】阅读“汉字之忧”,文中画“ ”的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下定义
C.作比较
D.打比方
【3】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D.汉字间架结构越来越复杂,不易书写。
【4】细读“现实之痛”“提笔忘字”四个字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特殊称谓。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5】细读“现实之痛”,下面选项中没有正确概括“汉字危机”的表现的一项是( )
A.许多人常常“提笔忘字”。
B.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
C.店铺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
D.人们接触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6】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认为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A.奇缘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的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 ,而是________ 。
15、课内语段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
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语段主要描写的是荷兰牧场________________这个时间段的景象。
【2】作者对这个时间段的景象进行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请将下列属于静态描写的情景画上“√”。
(1)驾船来挤奶 ( )
(2)晚霞铺在西天 ( )
(3)汽车、火车开往城市 ( )
(4)牲畜沉睡 ( )
(5)灯塔闪烁光芒 ( )
【3】此时的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句话来夸一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次,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总结文章的内容。
B.着重强调荷兰是牧场之国。
C.既是向读者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美景发出的赞叹。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不能明确表示读音,却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表示太阳从地面上升起,意为“早晨”。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在中间加上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被用来记录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它们的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样解释呢?汉字可以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两大类,但 (既 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原本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我们的现代汉字, (既 即)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2】什么是表意文字?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为什么说即使有很多形声字,也不妨碍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声响,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段中“真正的荷兰”指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第一个特色,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用散文的话说,该是石罅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时珍说:“《列仙传》言煮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1】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缝 _____( )_____( )
扎_____( )_____( )
【2】“事物不可想象或无法理解。”是文中( )一词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请写几个这样的词语:不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
【3】写出一句作者想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黄山松的生命力顽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手上的五指__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__有如上的差异__却无爱憎在其中__手指的全体__同人群的全体一样__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__成为一个拳头__那就根根有用__根根有力量__不再有什么强弱__美丑之分了__
【1】在文中找出4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 )
【2】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1、 句子创作室。(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闪过白杨树的身影。(扩句,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不了施工人员前进的步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班级里的同学性格各异,各有特点。或许有爱捣蛋的“调皮王”,贪吃的“吃货”,幽默搞笑的“开心果”,运动场上的“百米飞人”……请你以“我们班的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典型的事例,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使人物鲜活生动。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