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去伪存真。下面四组词语哪一组的字全部正确?请把正确的那一组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分)

A花团棉簇  耐人寻味  操纵自如  目不暇接

B摇头晃脑  彬彬有礼  熟视无睹  繁花似锦

C含情脉脉  手忙脚乱  偏偏起舞  冲锋陷阵

D纵横交叉  大抱眼福  玩尔一笑  家家户户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度(tiáo)       (bò)         (xià)

B.放(sì)         (chí)         蹿下来(cuàn)

C.爱(zēng)       然(àn)         性(bǐng)

D.物(huì)         伤(zhā)       (zhú)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岁月如歌,   ,我们见证了革命者斗争的艰辛;时光如水, ,我们体味了革命者英勇的斗争。

A.在激荡的洪流中   在跳动的音符里

B.在跳动的音符里   在铺展的画卷中

C.在跳动的音符里   在回旋的清波里

D.在回旋的清波里   在激荡的洪流中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精会神   不言而(    奋不(  )身   精妙绝( 

  )尽全力   万马奔(    千(  )一发   无影无( 

 

5、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______ lòu xiàn______ hóu lóng______ dǎo gào______ xiōng táng______

6、带着问题来读书。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选自__________的儿童小说________________;《临死前的严监生》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2)凤辣子就是__________,她是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里的一个主要人物。作者____________呕尽心血,用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7、看拼音,写词语。

1.战士们一边léi gǔ________,一边nà hǎn________,给冲锋队提供精神上的支援。

2.他jī è________难耐,用手抓起dié zi________里的牛肉就往嘴里塞。

3.周瑜对诸葛亮心怀dù jì________,借wěi tuō________他造箭来为难他。

8、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仁之端也。——《孟子》

15.本学期,我积累了很多写儿童的诗句,比如表现儿童勤劳天真的“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也了解了戍边兵士的生活,比如传达边疆战士悠悠思乡之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外,我也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了李白送别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16.本册语文书带我认识了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老舍笔下___________的祥子,___________塑造的___________的诸葛亮,《跳水》中___________的船长……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净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 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手画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志不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课文,给下列词语写出反义词。

嘲笑______ 寂静______   虚弱——______

3车厢里净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先后两次静下来的句子。

10、课内阅读。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 )盆( )碗,( )灶( )床,( )过来,( )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占 争 抢 夺 搬 移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力倦神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众猴只顾戏耍玩闹,可石猴却讲出那番话,说明了石猴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段话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夕照

①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②透过窗子向下看,是一排整齐的红砖瓦房。砖瓦房后面立着一排挺拔的钻天杨。每临近黄昏时,太阳顺着这排杨树缓缓滑落下去,便出现了如诗的夕照。

③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

④这样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

⑤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了。

⑥一会儿,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⑦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包住了。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⑧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1按照太阳下落的过程排列顺序。

____变成了红石榴

____显露出轻纱般的微红色

____红色变深,像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

____收敛起刺眼的光芒,泛出橘黄色

____红的像火

2文章描写了从“太阳顺着杨树缓缓滑落”到“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表现了夕照__________的特点。

3“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

(1)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这句话写出了太阳落山时静态的美

B.这句话写出了太阳落山时动态的美

C.这句话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太阳落山时的美

4“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被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

3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__

13、课本梳理。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  )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填空。

【2】熠熠发光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字塔的传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子塔的价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钓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演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耀武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句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语言幽默风趣,可以看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尊重,没有把它们当作动物,而是当作一个对手

B.“厮打”“耀武扬威”两个词语明贬实褒,反衬出白公鹅的可爱之处

C.“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这句话写出了白公鹅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它的无礼、霸道

D.“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句中的“洗澡”“嬉戏”写出了它们的快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中白公鹅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体现白公鹅具有领导才能的句子。

【5】请你也运用这种明贬实褒的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一个人物或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摔跤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shǒu jí yǎn kuài(  ),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 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jīng shén dǒu sǒu(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2】选文节选自儿童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_。这段选文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的情节。

【3】小嘎子认为自己的优势和小胖墩儿的劣势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一下,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后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_ 贡献——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_______   黑暗——_______

3用“   ”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4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5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B.这句话是说为人类做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C.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6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  

蜡烛:

17、(一)人物描写一组(节选)

A.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B.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1语段A选自儿童小说《______________》。此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形,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来形容。

2语段B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王熙凤表面是夸 ,实际还有另外两层意思,即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多选题

A.阿谀贾母   B.抱怨贾母偏心林黛玉 C.安慰迎春等嫡亲孙女

3这两段话,主要运用了 描写来刻画人物。从中我能体会到小嘎子 的性格和王熙凤 的性格。

4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我至少能运用一种方法来写出一个同学的特点,先把特点填在括号里,再具体写下来。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   问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你们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我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已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直言   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裸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已栽种的那裸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已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   既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它都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成功)。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显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点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滋养,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1“√”画出括号里搭配恰当的词语。

2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把树苗给孩子们,对他们的承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裁的树长得最好。

4父亲为什么要帮那个小男孩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部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写出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能说明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3当孩子获救后,大家会怎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当时你就在甲板上,目睹这一过程,你会对船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式魔术(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改成反问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

2)没有哪一个学生说王老师不是好老师。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小明说:今天我不去学校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选择你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