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昼(zhòu) 供(gòng)品 春晓(xiǎo)
B.稚(zì)子 银钲(zhèng) 耘田(yún)
C.玉磬(xìng ) 水满陂(pēi) 短笛(dié)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1)非洲的花( )多,( )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 )不想吃,( )不愿吃。
3、“鼓上蚤”指的是( )
A.宋江 B.林冲 C.时迁 D.李逵
4、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
1.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__________________)
2.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__________________)
4.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__________________)
5.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__________________)
6.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__________________)
7.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面加点字写音节。
翱翔(___________) 禀告(___________) 旋涡(___________)
酥油(___________) 磨蹭(___________) 盗贼(___________)
6、词语充值卡(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 )而至 军中无( ) 神机( )
箭如( ) ( )不已 大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并组词。
惕______(_____) 愧______(_____) 灌______(_____)
姓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谁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绵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8、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见春抒情;读着刘禹锡《望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观察力。
9、精彩片段。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愤 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留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①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破 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珠。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②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敬 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从短文第一句话可以体会到他此时的复杂心理,主席正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①表现了主席_______________;句②表现了主席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片段)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 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是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计饶。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计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 )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写出描写孩子“气极了”以后追赶猴子时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能说明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3】想象一下,当孩子获救后,大家会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片段阅读。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找出选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画上“_____”。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忠骨”指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记叙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的心情和做出的决定,歌颂了______________。
【4】“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通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由画“_________”的句子你能想到下面哪个成语?( )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C.不计其数 D.琳琅满目
(2)选文侧重的是描写。( )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多选)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很多。
【3】选文围绕“_________”一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14、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很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15、奇奇还搜集到了下面有关会意字的相关资料,也想放置在文化墙上,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会意字也是如此。会意字的意义不是简单的意义相加,而是一种整体的凝结和叠加。会意字以它独特的成字方式,反映着中国古人思想发展、认识世界的过程。
(材料依据相关资料编写)
材料二:
会意字趣谈
①会意是一种造字方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意义,通常是抽象的。许多会意字透射出先民们丰富的联想和率真的态度。
②有些会意字,其造字之意颇能反映古人的某些概念,如“盗”字,上半部分“次”,表示张口流出口水之意,下半部分是“皿”,指盛食物的器皿。“盗”在古代有“偷”的意思,古人用“次”“皿”二字来表示好吃的东西是偷的对象,这是一种特殊的联想,由此可见古人造字时表情达意十分大胆率真,也颇具幽默感。“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结合下面“休”字的演变过程及汉字含义,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字的意义。
“休”字的演变过程及汉字含义:
字形是左边一个人,右边一棵树,人倚靠着树休息。本义是“休息”,引申为歇息、停顿的意思。 |
③像这样由不同的字组成的会意字叫作异体会意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会意字叫作同体会意字,它是由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字重叠组合在一起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形,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运动中的叠罗汉。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等。
(摘自《学生天地》,有删减)
材料三:
和会意字有关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家子弟,天天游手好闲,结果坐吃山空,很快便把祖业败光。一天,他闷闷不乐地在院子里踱步,抬头看见一株根深叶茂的老树,他竟悟出自己贫困的原因。他连忙把儿子叫过来,说:“你看!四方形的院子中央种着一棵树,不就是一个困字吗?我们快把这害得全家倒霉的老树砍下吧!”儿子深知,就是父亲好吃懒做,他们家才很穷,所以砍树也无补于事,便说道:“没有木头,便剩下你一个人站在院子中央,‘困’变成了‘囚’,不是更糟糕吗?”为免沦为阶下囚,他便听从儿子的话,放弃砍树。
(摘自《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口),有删减)
【1】(信息提取)结合材料二将会意字的含义补充完整。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____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____________的字,从____________中便可想象出字的意义。
【2】(内容理解)下面对于会意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B.会意字都是由两个或多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所以会意字又叫同体会意字。
C.“休”是一个会意字,字中的部件“木”代表“树”,“休”字表示“人”倚靠着“树”休息。
D.“困”和“囚”两个字都是异体会意字,其中“口”可表示四周范围有限制。
【3】(字义推断)请仿照材料二中对“休”的字义演变过程的介绍,对“从”字进行介绍。
字形是两个人,一个人紧跟在另一个人后面走。由此可推出本义是__________,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
【4】(字义推断)下面是奇奇找到的两个会意字,请你根据字形试着说出它们的意思。
(1)鸣=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
(2)焚=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一)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二)火烧圆明园始末(节选)
身处北京城的英军吴士礼中校用日记记录了这个惊人的场景:“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飘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刮向北京城,浓烟带来了大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述说和揭露皇家宫苑所遭受的毁灭与惩罚,日光被黑烟和浓云遮蔽,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往来忙碌的士兵脸上,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1】选文(一)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破坏、毁掉等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
【2】两篇选文的写法是不同的,选文(一)运用___________,记录了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事实;选文(二)运用__________,再现了圆明园被焚烧时的场景。
A.描述的手法 B.人物形象的刻画 C.具体的表示时间的语句
【3】两篇选文虽然写法不同,但是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 )之情。
A.对国宝被毁掉的痛惜,对外国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怒。
B.对国宝的赞美
C.对日记中所描述场景的赞美
17、阅读练兵场。
_____________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6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天空阴沉沉的。下午2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谭老师正讲得起劲,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土腾空而起。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已冲不出去了!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说。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个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事实证明,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51岁的宝贵生命诠(quán)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1)大公无私(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声绘色(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我也会用省略号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三个叹号让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6】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7】你如何理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与感悟。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我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孩儿们的依偎。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梧、胸宽体阔的妇人。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丰满的肌肤上的肉纹和肉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的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而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是无限的,这岂不又象征着我们的母亲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至于说中国天然风景的美,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自不必说,其实中国无地不美,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为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嗐!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以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的全身擦洗,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和污秽不洁的面貌来!
听着!朋友!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1】“听着!朋友!”中的“朋友”指的什么人?要呼喊这些朋友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把祖国母亲的美丽和可怜对照起来写?
________________
19、主题阅读拓展。
尼罗河上的夜色
此时的尼罗河已近黄昏,我们的帆船慢慢向前行驶。水面开阔而平静,过了一会儿,太阳缓缓地潜入水中,尼罗河的夜开始了。
我们的帆船抛锚靠岸,“好心肠”船长不知从哪里变出一块长长的木板,搭在了帆船与岸之间,我心惊胆战地走下船。当赤裸的脚指头触碰到柔软的沙地时,我才惊异地发现眼前竟是夜色下的茫茫沙漠,与我心目中的童话世界如此接近。天空中的月亮与我在北京所见的有着天壤之别,它巨大而发出橙红色的光,在夜的衬托下,它的魔力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此时此刻,就算飞出外星人,我也不觉得奇怪。
我一言不发地痴望着,其他人也被迷住了,半晌都没有人说话。陆续地,另有两条帆船也泊在了岸边,漆黑的甲板上亮起了几点烛光。
晚餐后,我们在岸边的沙地上点起了篝火,燃烧着的干树枝噼里啪啦地响着。才华横溢的船长拿出了他的非洲鼓,唱着豪迈的歌儿。我们伴着音乐在沙地上跳舞;我们“举杯邀船长,对影成一群”;邻近的居民们也干脆放弃了睡觉的念头,纷纷加入了聚会,好像没人在意第二天是要上班的。
不知过了多久,夜渐渐静了。
清晨,我聆听着周围鸟儿的叫声,慢慢坐起来,看看四周,发现眼前的尼罗河像是被太阳的热情感染了,粼粼的波光满是红色,我一时有点儿分不清自己是不是真的醒了或者还醉着,我感觉自己像是躺在尼罗河的怀抱里了。(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天壤之别:__________________
(2)才华横溢: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照_______顺序写景抒情的,请用“____”画出标志性的词语。
【3】作者笔下尼罗河上的夜色的特点是什么?夜色下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题目是“尼罗河上的夜色”,结尾为什么要写第二天清晨的景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生活中,总有些风景能让你驻足,吸引你仔细欣赏。那美丽的风景,是开启你快乐的钥匙。请写一篇给你印象深刻的风景文章。要求: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是画面更加鲜活。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