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是//不漫灭的/回忆。

C.哪/一颗星/没有光?

D.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肝脏 麦杆 B.沦落 抡拳 C.涣散 焕发 D.英俊 严峻

3、下列各组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发扬优点   发挥作用   发扬才能   担当风险   保护儿童   承担责任

B.发挥作用   担当重任   改正缺点   发挥传统   光辉形象   光荣任务

C.保卫祖国   保护视力   维持距离   保持联系   改进错误   分担负担

D.改进工作   发挥才能   光辉形象   辉煌胜利   维持生命   保护庄稼

4、下列诗句不是写景的一项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D.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5、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妖怪  溜走 B.丫头  罢手

C.辛福  木牌 D.凌晨  脸颊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旗(zhì) 盖(fǔ) 树(yīn) 铺(chén)

B.走(niǎn) 拉( zhuài) 毛(jié) 喜(xùn)

C.面(jiá) 永(héng) 弄(fú) 手手(wǎn)

D.许(rǔn) 谢(diāo) 会(yàn) 一(lǚ)

7、受欺负,却又不知反抗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  )

A.哈巴狗

B.变色龙

C.纸老虎

D.小绵羊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句。

xī shēng(_____  wán shǎng(_____

zhōu xíng bì bō shàng,rén zài huà zhōng yóu。

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阅读。

 

上李邕(yōnɡ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能、恒、生”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______

(2)“假、调、夫、少”这四个字都有两个读音。______

(3)“日、九、未、少”这四个字的结构相同。______

(4)“父、斧、爷、爹”这四个字都可以查部首“父”。______

2“扶摇直上”中“扶摇”的意思是(   )

A.自下而上的旋风。 B.盘旋而上;腾飞。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简要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停了,大鹏飞下来了,一挥动翅膀就扬起江海里的水。这让你想起了这首诗中的哪两句?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

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图。

B.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4“点睛之笔”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B.辽西的发现使古生物学家描绘的画卷更生动、传神。

11、课内阅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cōng cóng)容,大mú mó)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jiǎo jué)出场。它常做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ロ冷饭,再唱一ロ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3在括号内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颇像——________ 高傲——________

4阅读课文片段,用“_____”画出后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5写出两个含有“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6第3自然段把______________对比来写,突出了鹅的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叫“望君归”。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天安门的。

2找出文中写了天安门城楼的哪些地方。这些描写突出了天安门城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命  生命》节选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 )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 )不能动弹了。但她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我震惊的原因是:

飞蛾的生命力强。(   )  飞蛾的求生欲强。( )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   )

A.语调上扬,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B.语调下降,读出作者对小生命的怜爱之情。

4他们是这样理解本文课题的,你同意谁的意见?请在(  )内打对号。 

小强:用生命一词重叠作课题,说明生命在成长。   (   )

小明: 用生命  生命作课题,说明动物、植物都有生命,都是生命体。(   )

大东:将生命一词叠作课题,是强调生命的重要。表达了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   (   )

5读了《生命  生命》一文,你能想到雷锋的一句名言吗?请写下来。

 

 _____ _____ _____

 

14、阅读理解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

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经不见了。又走了一点,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吃麦粑呀!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的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到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孩子,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来: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

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竟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热腾腾的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用下面词语造句。

热腾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没有拿回学校发的三个馒头,为什么娘却对邻居说我拿回了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说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文中分别写了苏堤和花港的绿,请简要概括这两种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

(2)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树立了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里到处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叫和盛开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科学家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那么,你从大自然里发现了什么呢?从动植物身上又有哪些启发呢?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注意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