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麦秆(gǎn)
B.哺育(bǔ)
C.慷慨(kǎi)
D.慰藉(jí)
2、修辞面面观。(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1)池水清清,像一面镜子。 ( )
(2)晚上的野荷塘虽然看不清亭亭玉立的花朵,但远远看去,荷叶荷花相映成了淡淡绿影。 ( )
(3)若是它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最好的舞蹈演员了吗? ( )
3、选词填空。
梦想 幻想
1.一个人不通过在自己的辛勤劳动,就想得到报酬,那是( )。
2.小明的( )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普通 平常
1.我的爸爸是一名( )的工人。
2.这件事情太( )了。
震动 震惊
1.四川大地震,让世界( )。
2.瑞恩听老师讲了非洲儿童的生活状况,深受( )。
强烈 激烈
1.灯光太( )了,有些刺眼。
2.同学们正在进行( )辩论。
继续 持续
1.爱心大行动在( )进行。
2.连绵不断的秋雨( )了一个多星期,天终于放晴了。
4、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品质的一项是( )
A.焦躁不安 心花怒放 B.锲而不舍 临危不惧
C.心急如焚 虎头虎脑 D.满腔怒火 垂头丧气
5、给句子“( )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 )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是( )
A.只有……才…… B.即使……也……
C.如果……就…… D.只要……就……
6、以下不是古诗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
B.《塞下曲》
C.《墨梅》
D.《铁杵成针》
7、下列关于人物描写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看起来有五六十岁吧,白白短短的头发,带着一副粗黑框眼镜。(神态描写)
B.雨来拍着手往前走。走了几步,突然蹲下身子,迅速把信埋在地里。(动作描写)
C.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语言描写)
D.我心里想:“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心理描写)
8、比一比,再组词。
暖(______)偏(______)藉(______)厉(______)帐(______)
缓(______)骗(______)籍(______)历(______)账(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从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_____”字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积累和运用
中彩那天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事情 ( )地安慰 ( )的体会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印痕—( ) 分辨—( )教导—( )
【3】文中指父亲面临着道德的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为什么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作者,面对父亲的做法,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会做加法(12分)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135……100+250+50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
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
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
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加”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
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
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同学们,加法使你们着迷了吗?
(1)文中有5个破折号,它们都起 的作用。(1分)
(2)发明中的加法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一层是 ;(2分)
(3)发明中为什么要运用加法呢?(3分)
(4)文中提到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3分)
(5)发明的加法中有一种简单的加法,叫做自己加自己。即“单×2 = 双”,如“单面胶带纸×2 = 双面胶带纸”,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3分)
12、课外阅读。(19分)
薛谭学艺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薛谭的年轻人,他喜欢唱歌,也有很好的歌唱天赋。薛谭听说秦国的歌手秦青歌唱得特别好,就来到秦国,向秦青学习唱歌。
薛谭跟秦青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老师教的自己都会了,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学了,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
秦青在大路上为他送行。走了一段路,薛谭向秦青拱手告别:“老师,我现在已经学成了,咱们就此分别吧!”
秦青说:“今天我为你送行,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送你,就为你唱一首歌吧!”
秦青唱了起来。他的歌声是那么响亮、优美,林中的树叶被震得沙沙作响,天上的云朵仿佛也被吸引住了,停在半空中静静地聆(línɡ)听着秦青的歌声。
薛谭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地听着,他简直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美妙的歌声。一曲完了,薛谭跪在秦青面前,诚恳地说:“老师,我今天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浅薄。我明白了音乐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自满的人永远也无法达到美的顶峰。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再也不自满了。”
从此,薛谭虚心学习,刻苦追求,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歌唱家。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2)给加点字注音。(4分)
浅薄( ) 天赋( )
(3)哪些句子写出了秦青唱歌响亮、优美,用“ ”在文中画出来。(4分)
(4)回答问题。(7分)
①薛谭跟秦青学了一段时间,为什么准备回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学唱歌这件事情中,薛谭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们家的邻居是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男的是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瘸的;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好吹倒似的。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乡亲们总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多好的古井啊,它 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
(1)给文中带点的字词选恰当的解释画√。(2分)
单薄:①穿的衣服薄而少 ②身体瘦弱 ③力量薄弱
白:①清楚;明白 ②没有效果 ③无报偿 ④空白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4)文中的哪句话最使你受到感动?(用—在文中划出)使你感动的原因是
(5)这个片段主要写:
(2分)
(6)乡亲们的什么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呢?(4分)
14、嘎子的自白(节选)
你还不认识我吧?我叫张嘎子,家住在白洋淀,嗨,我们家那一块,尽是芦苇荡。芦苇是我们拿来卖钱的东西。爷爷奶奶用芦苇编成最好的席子、筐子来卖钱。我爸爸妈妈都是编苇席的好手。可惜他们死得早……他们死了,我是挺伤心的,但我有爷爷奶奶呀,有小伙伴们呀,我可以去找胖墩儿他们玩。我们去白洋淀里头拿大木桶当船划,抓白肚皮的鲫鱼、草鱼, 摘清香清香的莲蓬,摸雪白雪白的藕。白洋淀的芦苇荡,高过大人们的头顶,苇花开了就是一望无垠白白的一片,风一吹像银白色的海浪。
你说,这么美的地方,大家要好好保护,对不对?尤其是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占领这个地方。我干嘛无缘无故这样说?因为,我已经唱这首歌给你听了呀:“1937 年,鬼子就进了中原……”
中国很穷,我们虽然靠物产丰富的白洋淀里的鱼虾和芦苇好歹吃上了饭,但是我们穿得很差,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都样。虽然穷,虽然被战争变得更穷, 但是我们有志气打跑鬼子,让祖国重新变美。打跑鬼子靠谁?最可靠的,当然是八路军啦。他们很多时候不穿军装,打扮得跟老百姓一样,冷不丁来个袭击,鬼子什么都不知道就死啦。他们喜欢用另外一个名字叫“游击队员”,在白洋淀里神出鬼没的。
(选自《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 张嘎子、王二小、王濮、海娃》团结出版社)
【1】“自白”在这里的意思是( )
A.自己说明心意;自我陈说。
B.自己承认并陈述犯罪事实
【2】“银白色的海浪”指的是____________ 。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对画线句子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子是设问句。
B.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C.这样写是明知故问,故弄玄虚。
【4】从嘎子的自白里,你了解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一定去过附近的公园、小河、田野,或者到过果园/采摘园、自家菜地……请按一定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并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