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张照所撰的洞庭湖岳阳楼的对联,上联为“南极潇湘千里月”,根据对联内容及对仗的特点推测,下联是( )

A.四面湖山归眼底 B.买尽青山当画屏

C.明月扬州第一楼 D.北通巫峡万重山

2、下列句子未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B.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C.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D.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3、描写景物时,所在位置不同,观察角度及视野就不同,下面句子中观察视角不正确的(   

A.站在郁金香前,我的目光聚焦在那毛茸茸的黄色花蕊上

B.大树眺望着脚下的小草

C.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环顾四周,满眼绿色

D.彼岸,没有灯塔,我,依然,张望

4、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xiè 时(jiè shà zhuó zhuō 

间( shùn  xián xuán 窿lónɡ lonɡ 

 

5、选词填空。

竟然 显然 果然

1( )是累极了,一沾床就睡着了。

2爸爸本身就是天气预报,昨天他刚喊腰酸,今天( )就下雨了。

3这样宏伟的建筑,( )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欣赏 观赏 赞赏

4杰克逊大叔十分( )地望着这位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5老师很( )我的绘画作品,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

6昆明花博会展出的奇花异草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 )

 

6、选择正确的读音

罚(chéng  chěng)  (yuē  yō

ēg)     兢业业(jīng  jìng)

 

7、下列说话错误的一项是( )

A.《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B.叶圣陶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详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习作例文《颐和园》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D.从“负着重荷似的”“努力上升”“终于冲破”“完全跳出”等几个短语,我们能感受到太阳跃出海面的艰辛和努力。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 _________ ___不可____④天______

_______ ⑥骨__________  ⑦花_______⑧月明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________

【2】通过查词典,可知诗中最后一句下划线词“启迪”的意思是 。大海给我们的启迪有(  )(多选)

A.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B.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

D.海是生命起源之地。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两篇《纪昌学射》,回答问题。

纪昌学射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下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飞卫让纪昌练习眼力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最能体现纪昌眼力本领强的两句话。

11、分析文章结构特点。

 

12、课内阅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1巨人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拆除围墙后的花园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性、冷酷的心”是指做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为什么要亲巨人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淙淙,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1】西湖各处的绿不同,黄龙洞(  

A.绿得幽

B.绿得野

C.绿得闲

D.绿得静

【2】下列有关青苔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重点写青苔,目的之一是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作者重点写青苔还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作者笔下的青苔是那样鲜嫩,那样可爱,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3】下列关于选文中的“绿”和艾青笔下的“绿”的异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广,都体现了对“绿”的喜爱之情。

B.文体不同,宗璞的《西湖漫笔(节选)》是散文,艾青的《绿》是诗歌。

C.《西湖漫笔(节选)》描绘的景象比较写实,《绿》更多的是体现诗人的独特感受。

D.《西湖漫笔(节选)》突出了“绿”的生机和活力,《绿》着重表现了“绿”的不同特点。

【4】你喜欢西湖的“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专项训练。

动物的睡眠

①大多数动物的睡眠姿势都是长期演变而来的,因为动物睡觉的时候处在最危险的状态,它们会寻找最安全的睡眠姿势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②蝙蝠是夜行动物,终日倒吊着睡觉,用翅膀把自己包裹起来,远远看去,就像黑色的塑料袋。食蚁兽蜷着身体睡,而且把尾巴盖在身上,就像一块厚厚的毯子。树獭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懒的动物,它们都是挂在树上睡觉的,好像一丛枯叶似的。猴子总在树上睡觉,入睡时用两臂紧抱住树干,蜷缩成一个圆球,与树干融为一体。刺猬睡觉时,全身都会缩成一个圈,只露出鼻孔透气,身上的尖刺也会全部竖起来,像一个坚硬的榴梿,所以在刺猬睡觉的时候,没有动物敢去碰它。

③各种动物睡眠的时长也不一样。蝙蝠能够很容易地进入持续20小时左右蛰伏状态的睡眠;大象一夜只睡23小时;羚羊只睡1小时左右。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哺乳动物睡觉时间的长短和睡得好不好同动物的体重及其所处环境有关。一般说来,小动物比大动物睡的时间长些,捕食其他动物的动物比被捕食的动物睡得更踏实些。

【1】阅读后,乐乐提出了许多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选用锦囊的方法,尝试帮他解答。

选择的问题(填序号):__________ 选用的办法(填序号):__________

我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内容或写法方面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解决问题。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星期天,小林到公园玩,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中山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从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呀!”

(1)老大爷所说的“里”实际是指同音字“______”,暗示小林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林,你应该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十分非常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印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本单元,我们领略了海上日出的壮丽,金华双龙洞的神奇。在现实生活中,你领略过哪些美景呢?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