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将下列关联词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老师 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逐一做了记录。

A.因为……所以……

B.如果……就……

C.不但……而且……

D.虽然……但是……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一句的写法是(  )。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问题中,不属于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是( )

A.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

B.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哔啵作响?

C.为什么飞机不像鸟儿一样扇翅飞行?

D.为什么烟会从烟囱出去,而不是向屋里冒?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即兴   即时   访问   拜访   犹豫不决   不知不觉

1.贝多芬(   )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

2.星期六,爸爸(   )了他的小学老师。

3.明明是个没主见的孩子,办事总是(   ),一点儿不果断。

 

 

5、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

胡子cuō zuō    biān    biǎn

chā   chà   huá     huà

yīn yān     zàn zhàn

 

6、“小猫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A.直接描写和比喻

B.侧面描写和比喻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òng)   欺) 迟dùn急(duān

B.息(bǐng) 淹)   责(chì) 慰

C.zhǐ序(chì止(jìn)   调qiǎn

D.领(shuài) 繁yǎn) 奢chǐ)   漩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

2.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荞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的田园美景。

3.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5.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老舍为我们刻画了性格的_______猫和________的母鸡;在丰子恺笔下,我们看到了一只________的白鹅。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清平乐

茅檐低小,

溪上_______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大儿_________

中儿_________

最喜小儿亡赖,

___________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 _______。这首词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的画面。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写比喻句。

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的“表现”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3文中的“1500”、“26”采用了(

A. 举例的写法   B. 列数字的写法

4“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是(  

A. 疑问句B.反问句。

11、课内阅读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jìn  jīn)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xiá jiá)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噢!是这么回事呀!”句中“这么回事”是指_______,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

3“任性”是指_____;“冷酷”是指______。巨人的“任性”体现在___;巨人的“冷酷”体现在_____。他想独享花园里的一切,果得到的却是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槛条幅,上而写着“煮书”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 )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辛( )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 )爷爷( )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在锅里煮( )不是要煮坏吗( )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我呢?煮热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辛的情感。还可以牢记文中的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辛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是真有道理呢!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爷爷书房里挂的条幅,上面写的是________,"我”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读完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它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

3文中用大诗人杜甫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一下,爷爷是建议"我"如何煮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家乡有红枣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知不觉就走完了,我们到了深山中的小山村。姥姥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一进门,我的眼睛立即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树干虽然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姥姥说,树上的枣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剩下的这些枣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姥姥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噼噼啪啪”地一阵猛打,枣如冰雹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品尝,又脆又甜。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落下的同时,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地大叫:“快住手,别打了!看你们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姥姥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 “这是为什么?”我好奇地问。“这树贱。”姥姥说。

我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树“贱”吗?它的生长不择土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儿土就能成活。正是那漫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家栽枣树的母本,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只看到了枣树面对挫折的坚强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天……

【1】“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____________;“我”心疼地阻止姥姥敲击枣树,是因为__________;姥姥说枣树“贱”,是因为___________。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_

【2】姥姥说枣树“贱”,可是作者并不这样认为。那么,作者是如何理解“贱”这个字的?枣树在作者的心目中成了什么的化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 )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荷”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再查____;第7笔是____

【3】在“( )”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日出的过程是: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⑤______

【5】作者写日出的过程,是从太阳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按________________等顺序写的。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四(1)班美术老师通知班上的同学:明天下午,班级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状状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元元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元元见到他该怎样说?

元元来到状状家,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应得是感谢的。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7、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同学们,你喜欢小动物吗?你曾经养过哪种小动物?它有怎样的特点?请你选择一种动物,介绍一下它某一方面的特点。如: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征等。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