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 )是不用文字的书

A.甲骨文 B.小彖 C.结绳记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蝶(jiá)(蝴蝶的一种)

B.树恐龙(xī)(在树上居住的恐龙)

C.杂(xīng)(随兴而写的诗)

D.形战机(yǐng)(人眼看不见的战斗机)

3、禹带领人们治水经过了( )年,终于将大水治理好。

A.10

B.11

C.12

D.13

4、《宿新市徐公店》的写作朝代和作者是(   

A.宋代 范成大

B.宋代 辛弃疾

C.宋代 杨万里

5、吟老先生卧室中第一个跟乌丢丢说话的是(  )。

A.木雕

B.木头小姑娘

C.诗篓子

6、《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  )

A.安徒生 B.格林兄弟 C.叶圣陶 D.王尔德

7、我们把一些事情转述给别人,注意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转述事情,一定要记住要点。

B.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C.需要转述的内容没弄清楚,不需要确认。

D.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查字典,按要求完成练习。

“瘦”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_画。“瘦”字第九笔是___。“瘦”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含脂肪少;②衣服、鞋袜等窄小;③土地贫瘠;④笔画细。请给下列加点的“瘦”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小(______)    (2)裤子做得太了(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对这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2】仿照本段句式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啊,妈妈

哪一次病床前不是你悉心地呵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数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她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做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塞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画笔,皮可以做衣服。

【1】在第一句中用“ ”划出能表达喜欢松鼠的词语。

【2】填空。

松鼠的四肢______,行动______,面孔______,眼睛______,毛色______,尾巴______

【3】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课文还介绍了松鼠的那些习性?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麻  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 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秋迁徙的候鸟黄莺,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了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们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忙逃掉。它们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 张在空中的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们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的勇气。它们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们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们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有删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雀不在高楼的犄角筑巢。

B.麻雀的巢很容易就能摸到。

C.麻雀喜欢在屋檐下搭窝。

D.麻雀的巢筑在离地很远,又高又险的地方。

2下列句子不能体现麻雀机警多疑的是(   )

A.麻雀的目光十分锐利。

B.麻雀看到食物就飞过去叼起来。

C.麻雀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

D.麻雀的巢筑在人手摸不到的地方。

3作者写麻雀,却又写到黄莺和燕子,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A.夸张 B.对比 C.比喻 D.拟人

4请概括出短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时时提防人,它们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这句话中“盯”字用得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永不凋谢了玫瑰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大教育家,他曾在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任校长,在他任校长期间,根据他的记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从没见过这样大玫瑰花,就都赶来看,纷纷称赞不已。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花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径直跑过来把那朵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里,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那朵玫瑰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她不相信,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震憾了,就牵着小女孩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小女孩说  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 因为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她养育了一个你这样好有孩子

1你能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称赞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凋谢______ 从容______

3请在短文的最后一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永不凋谢的玫瑰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黄山游记

黄山,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

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空中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瀑布顺着山沟蜿蜒曲折流到了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

爬上山坡,抬头一看,黄山陡峭的峰峦令人惊叹!黄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我们家乡的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成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登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好险啊!“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座山顶之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海拔高约1800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

站在黄山上放眼望去,黄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岭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再远处,白云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崇山峻岭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觉如入仙境。

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难怪你闻名天下,我多么希望能再一次来欣赏你的风姿!

1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读到这里我想到了“________”的诗句。

2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每一段写一景,依次描写了黄山的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黄山的云海,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

A.方位 B.由近到远 C.事情发展 D.地点转移

5本文通过描写黄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开心阅读。

一棵树一座楼

去香港旅游,有一座大楼不可不看,那是太古大厦;有一棵大树不可不看,那是一棵百年老榕树。楼和树相依相伴,好像长在了一起。

为了盖一座大厦,砍伐或者移走几棵树,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可在香港,在香港的繁华热闹之地,香港人所做的却不是使树让楼,而是让树和楼尽可能地和平共处。

为了繁荣,楼是要建的;为了保护一棵树,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为了确保老榕树在施工中安然无恙,建设者拿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然后双方再商议出最佳的施工方案。这个方案是先完成万无一失的榕树保护工作后,才能在老榕树下掏石取土盖楼。结果是建设者就地造了直径18米、深10米的一个特大树盆,用以固定好这棵老榕树,接下来才转到在大树盆下破土动工修建太古大厦。在修建大厦之前,光为护树一项就花了近2390万元港币!

太古大厦在大榕树下慢慢加高,一朵绿云般的树冠仿佛是一台巨大的空调器,源源不断地给出力流汗的大厦建设者送来凉气。大厦竣工后,成为多余的大树保护设施才被清除。人们从楼底乘电梯或滚动扶梯到大厦顶层,走出后门,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榕树便突然间映入眼帘,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题目中的“树”指的是___________,“楼”指的是___________。文中最能表现它们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树影响到建楼时,通常的做法是__________。然而,香港人的做法却是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的句子应该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这句话和前面哪句话前后照应?请用“﹏﹏﹏”画出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请你当个小诗人,把自己喜欢的生活描述出来。

蓝天是我的课堂,大地是我的书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到十分舒畅。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在草丛、树林、池塘有许多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最有意思。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