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多音字组词。

逮:dǎi______   dài______

当:dāng______   dàng______

觉:jué______ jiào______

弄:nòng______   lòng______

2、仿写词语 

例:笑眯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雪白雪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看图,填入不同的量词。

____画   一____小狗   一____爸爸

____海鸥  一____海鸥   一____海鸥

4、背一背,再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下面是妙妙找到的关于春天的诗句,请你给加点字注音。

(1)草长( )飞二月天,拂堤( )( )( )春烟。

(2)碧玉(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拼一拼,写一写。

jiào  shì   tú  huà   bǎi  fàng gōng  jiāo xī  xī  hā  hā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今年是鼠年,明年是虎年。____

2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的“马”指的是一根柳条。____

3“妈妈给奶奶买了一个特别大的生日蛋糕,这个蛋糕的味道很特别。”句子中两个“特别”的意思一样。____

4“小信诚则大信立”是关于诚信的名言。____

8、下面的说法或行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苹苹只看同学的书,却从来不主动分享自己的图书。   __________

2.龙一鸣很爱惜从图书角借来的书,每次看书前都要把桌子擦干净,把手洗干净,更不会在书上面乱画。____

淘淘看到图书上的图片很精美,就把它剪下来贴在家里,再把图书还到图书角。   __________

9、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第二个“夏” 指的是“立夏”。____

【2】《村居》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____

【3】“踏秋赏菊去登高”写的是“重阳节”的习俗。____

【4】“炬”的第二笔是“小撇”,第六笔是“竖折”。____

1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_____

②《村居》中是说诗人喝醉了酒看到的景象。______

③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理解。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这一段话有_____句话。

2这段话中的是指______

3这段话写到的春天的景物有(  )、(  )、(  )、(  )、(  )和(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画蛇添足

①古时候,楚国的一家人在祭祀祖先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因为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分给所有人喝肯定是不够的。这壶酒到底应该怎么分呢?这个难题让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这个时候有人建议:让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能够画得又快又好,就把这壶酒赏给他喝。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都赞同这样做。

②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便第一个画好了。他端起酒壶刚要喝酒,发现别人还没画完,心里十分得意。他想卖弄自己的本领,便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就算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又给蛇画起脚来。就在他画脚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抢走,对他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

③那个人说罢就拿着酒壶,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提议——( )             同意——( )

【2】最先画好蛇的人没喝到酒是因为(            

A.蛇没有脚,他却给蛇添上了脚

B.他抢不过别人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

B.要苦练画技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创新题 )

选自《神笔马良》  教材推荐必读书目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他的父母亲死的早,他就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因为家里穷,他不能上学,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硬邦邦的干树枝蘸蘸zhàn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yáo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的窑洞四壁,麻麻花花全是画了。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草。但是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他想,自己能有一支笔该多么好呢!

马良刻苦好学的精神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只神笔。从此,马良就用这支神笔专为穷人画画。

1短文有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自然段写马良苦练画画的。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木炭 一(   )笔   一(   )树枝 一(   )母鸡

3照样子,写词语。

硬邦邦    

4 画出马良用心苦练画画的句子。

5读了这个故事,我从马良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了,教师叫大家做六道数学题。林军做好了五道,还有一道没做出来。

放学了,林军还在做那道题。江明看见了,说:林军,我做好了,你抄我的吧!林军说:不,我自己做。林军认真地看了看书,想了想,就做出来了。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江明要林军抄作业,林军怎么说?

林军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军是怎么把那道题做出来的?

林军__________________就做出来了。

 

15、读句子做题。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落”的偏旁部首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的字。

【2】根据解释从段落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表示心里很着急。( )

(2)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

【3】从“终于”我体会到____________。种田人把禾苗拔高以后,结果______________

【4】《揠苗助长》告诉我们______;《亡羊补牢》告诉我们_________。(填序号)

①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②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③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宇宙 有趣 走路 飞船里 在 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懂 就能 岩石书 为 更多的 找到 宝藏 国家 这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1.互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有的……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shān),就能把他们赶跑。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①给下列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大象还是把它的耳朵放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段话中,我明白大象耳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现实,说一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蜘蛛开店》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青蛙卖泥塘》一文中,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毛虫》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受到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爬上山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看图写话。

小朋友,你喜欢下雨吗?雨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图片,以“雨”为题,写一段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