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四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填序号 )

①碧____________ ②万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目   ④______)(______勃勃

⑤梳妆______)(______ ⑥ 草______)(______

(1)动物园里,最 ______的是那只高大的长颈鹿。  

(2)这天,____________,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种树。

2、比一比,再组词。

未(       分( ) 店( ) 雷( )

末(    芬( ) 站( ) 需( )

没(   )       ) 令( ) 背( )

股( )   景( ) 铃( )  北( )

 

3、按原文填空。

( )( )说,那( )( )( )( )是我们( )( )的摇篮。

( )( )( )( ),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那( ) ( ) 的树荫,( ) ( ) ( ) ( ) ,遮住了( ) ( )

4、按要求填空。

1.“洒”字的声母是______,部首是______ ,它的形近字是________

2.“背”字有两个读音:_______________,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_

3.“锋”字是______结构,可组词______,换个部首可组成新字_____,可组词______

5、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yóu ________ ________    nóng ________ ________绿

zhí ________ ________

d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àng ________ ________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拼音,写字词。

(1)小gū niang在柳树下等待yóu dì yuán叔叔。

(2)人在yǔ zhòu飞船里是shī zhòng的,在飞船浴室里xǐ zǎo可不是一件róng yì的事。

(3)妈妈在fǎng zhī厂工作。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请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

【2】中国有56个民族。我知道汉族和回族是少数民族。______

【3】一年有24个节气。______

【4】“珠”的部首是“王”,带这个部首的字大多与“玉”有关。______

【5】《千人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车”和“土”作偏旁时,最后一笔要变成提。(____

【2】“扫地”“拖把”“倒垃圾”“擦桌子”都是表示清洁活动的词语。(____

【3】《蜘蛛开店》中的蜘蛛给蜈蚣织了袜子。(____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妆”的第一笔是竖。______

2“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中,“东风”指的是春风。______

3由“醉春烟”可知,诗人喝醉了酒,看到的景象很美。______

4本课的两首古诗都写了柳树,描写的都是早春的景象。______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村居》是唐代诗人高鼎写的。_______

2太阳、北极星、大树和积雪都是天然的指南针。________

3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说的话不可信。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着月饼, 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1】八月十五为什么被称为中秋节? 用横线画出来。

【2】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哗哗哗——”,天空中下起了大雨,雨滴有节奏地打在地面上,谱写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

“呼呼呼——”,吹来了一阵风,风吹向水面,一条条波纹荡漾在水面上。

听!那雄壮的声音是什么?哦,原来是瀑布一泻千里冲击河底的声音。

轰隆隆——”,原来是春雷的声音,它将洞中睡觉的婧蜓唤醒,将伸着懒腰的小草唤醒……春雷仿佛是一位大姐姐,将贪睡的小动物们唤醒,让它们起床去倾听大自然美妙的音乐,去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大自然的声音复杂多样,有的激情高亢(kàng),有的温柔细腻(),还有的清脆悦耳。

【1】照样子,写词语。

轰隆隆(ABB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3】雨的声音是________,风的声音是________,雷的声音是________

【4】大自然的声音都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sēnɡ)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民间群众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在汉文帝时,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热闹非凡,非常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qiāo)、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______就有。赏灯的习俗始于______

(2)______的元宵节的活动只有一天;______的是三天;______的是五天;______的是十天。最热闹的是______。到______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活动。

【2】元宵赏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请在原文画上横线。

【3】“精巧、多彩的灯”一句让你想到了哪些形状哪些颜色的灯?请你至少写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湖。它在我国的台湾省。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在文中适当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_的太阳   ___________的湖

___________的月亮   ___________的树林

2美丽的日月潭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

3日潭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潭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锯是怎么发明的

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料,就和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子,树全靠斧子,一天也砍不了几棵树。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砍。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没有锯之前,木匠要用 砍树,一天 几棵树。 发明了锯以后,用锯来树,又

2这可提醒了鲁班是指(  

A. 小草的叶子。

B. 小草的叶子上有许多小齿。

C. 小草叶子上的小齿把手拉了一道口子。

3鲁班发现小草叶子边上的小齿能把手指划破后,他有什么想法?用 画出来。

4读了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写话。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一个好朋友:他(她)是谁?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____________

17、分享读书的快乐。

  看书的时候,要学会看___,它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会飞的枯叶》是从第____页开始的。你还读过哪些儿童故事呢?写出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_______

18、像课文里讲的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你知道的也不少吧?把你知道的写下来,或者讲给同学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你把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行吗?

2.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3.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上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用几句通顺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表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