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时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按照我的主意办”中“主意”不能用(  )代替。

A.主见 B.办法 C.建议 D.方法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既然……就  即使……

(1)( )山高路险,我们( )要努力向上攀登。

(2)( )老师让我帮助你,我( )要负责到底。

(3)他( )自己刻苦学习,( )热情帮助同学。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船艄 辽阔 牲畜 水罐

B.翘起 仪式 恢复 保姆

C.雇定 笼罩 凳子 辽阔

D.牲畜 簇拥 幺喝 窗帘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照样子,写词语。

雄赳赳

(   )(   )(   )

弯弯绕绕

( ) (   ) (   )

 

 

 

5、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各选取一个人物,分贝写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课文题目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草船借箭》

___

___

《景阳冈》

___

___

《猴王出世》

___

___

《宝黛初会》

___

___

 

 

6、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妈妈常沉浸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中:在田园里追hú  dié(______),捉mà  zha(______),对着蓝天nà  hǎn(______);也会学男孩子拍着xiōng  táng(______),握着quán  tóu(______),练习shuāi  jiāo(______);甚至有时候还在河边fàng  sì(______)地奔跑,见到大人来了吓得两腿chàn  dǒu(______),连跑的力气都没了。

7、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诗句中的“衔”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情景。

(2)诗句中“________”与“草满池塘”结构相同,对仗工整。

(3)下面与这样的短语构成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   B.金盆脱冰唱   C.鸟鸣深山   D.人比花娇

8、选字组词。

(描 瞄 猫)       ( )       ( )        ( )

(撕 嘶 厮)       ( )       ( )        ( )

(蹬 瞪 凳)       ( )       ( )        ( )

(佛 拂 弗)       ( )       仿( )        自愧(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这段话主要是对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然后以________身份决定___________

【2】毛主席作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A.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0、彩色的非洲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绘画——无论是铜敲画、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的;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如你有幸参加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是流动的、飞舞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加倍地领悟非洲的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1找出这段话的总起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2围绕总起句,又分成     三方面。

3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句: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把   比作  

11、阅读短文《甲骨文的发现》,完成练习。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     偶尔( )     热爱( )

【2】缩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用小电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

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还不知道甲骨文时是怎样处置龟甲、鲁骨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注意到了这些龟甲、兽骨上的( ),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善骨上的文字叫作( )

12、课外阅读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张丽钧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子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展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恤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力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1】根据前两段的文意,你认为第二段末尾一句中的“帝王”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借物喻人,借喻说理。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想拥有一双飞天的“翅膀”,需要哪些因素和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也遇到过类似帝王蛾经历的“鬼门关”,只不过“关口”大小不同而已。你是如何面对这类“鬼门关”的?请你写一个这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爱小草

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桃红柳绿,春光明媚,然而每当这时,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小草(   )微小,(   )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发出了嫩芽。(   )是在高山上,还是在草原上,到处(   )可以看到小草的身影。它不怕狂风暴雨,也不怕电闪雷击,更不怕野火烧身。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我爱那漫山遍野的绿茵茵的小草。

小草用一生,绿化大地,默默无闻地装点着人类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幸福。它将一生都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这怎么能不叫人敬爱呢?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找出文中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三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爱那漫山遍野的绿茵茵的小草。(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将一生都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这怎么能不叫人敬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选择一个恰当的中心思想。(   )

A.本文只是赞扬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B.本文只是赞扬了小草无私奉献的精神。

C.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及对具有小草精神的人的敬爱之情。

5根据短文的意思,把文中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14、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

①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 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________

②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________

③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  , 眼里涌出了泪水。________

3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  , 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对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的正确理解是(   

A. 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 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 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

3用线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

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是那么协调( 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yàn yàng)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在文中空白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解释下列四字词语。

协调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影绰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作者的介绍,你知道怎样走搭石了吗?简单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一样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哭笑不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孩子哭笑不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上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两处猴子十分放肆的句子。用“﹏﹏﹏”画出两处孩子感情变化的句子。

5回答问题: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段中画“   ”的句子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___

2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下面人物在文段中的神情。

诸葛亮:____________   鲁肃:_____________

3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曹操发现上当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清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撒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文段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_》,它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相关内容改写的。上面的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妒嫉( )   危急( )     款待( )

【3】第2自然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周瑜是个___________的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其原因是(       )(填序号)

A.周瑜为解决了军中缺箭这个难题而高兴。

B.周瑜为诸葛亮有胆识而高兴。

C.周瑜为陷害诸葛亮的阴谋要得逞而高兴。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加工厂。

1.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缩句)

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师父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4.开学之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1、 句子练习。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

  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母亲偶然捉了一条小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分外喧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写一位在车站焦急等待亲人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这和平时活泼爱闹的他可是截然相反呀,他一定是做了什么错事吧。(仿写句子,表现出人物前后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志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习作。

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选择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写出自己读后的真实感想和体会,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