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课时练习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词典,完成练习。

请根据“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意思和读音。

jìng坚强有力;力量大:强~丨刚~丨~风丨~旅丨~射丨疾风知~草。

jìn名①(~儿)力气:用~丨手~儿。②(~儿)作用;效力:药~丨这种酒~儿大。③(~儿)精神;④(~儿)神情;态度:瞧他那股骄傲~儿。⑤趣味:没~

(1)“刚劲端庄的方块字”的“劲”意思是____,应读______

(2)“使劲忍着没掉眼泪”的“劲”意思是____,应读______

(3)“劲挺在山洼、山腰”的“劲”意思是____,应读______

2、语言积累。

天上的明月历来是诗人品味、寄情的美好凭借——面对月亮,辛弃疾热爱农村夜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继多愁善感:“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孟浩然的羁旅之思跃然纸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拼音写汉字

dí  què________  chū  chāi________  zháo  mí________  zhāo  huàn________

chèn jī________  dāi  zhe________  móu miàn________  xīng  fèn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诗中描写雨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作者描绘了_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宿建德江》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诗句中的“客”指的是__________

4.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一诗中,描写黄河万里奔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1】这两首小令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都押______韵。

【2】《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判断对错。

(1)《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写的是游子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愁,感情惆怅而落寞。全曲仅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

(2)《天净沙·秋》是由悲到喜,写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7、课内精彩阅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的“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它们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三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后两句诗可以看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尽开颜”一词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

【5】有人曾经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请你试着写出下联。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经艰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北国丁香

①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②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

③丁香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云这霞给寒冬里走过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④丁香花,花气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着自己的未来。

⑤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丁香留下过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李璟用“青鸟不传云外信, A 。”来表达愁恨与感慨,李商隐也用“芭蕉不展丁香结, B 。”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念之心。

⑥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寒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⑦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着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聚小而成大器,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⑧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将第⑤自然段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或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

(2)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一下第⑥自然段划横线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②—④自然段,想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读课文,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丁香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下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莱马上就去吗?嗯。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作者( )的心理。

A.急切

B.孤独

C.寂寞

【3】“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话是_________,衬托了作者_______的心情。

11、课内阅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选文中有不少词语不太常见,请你把下面不太常见的词语换成常见的词语。

便是——____  素——____

如许——____  先前——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猹是一种像小狗的小动物,专门吃西瓜。____

(2)“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獾猪、刺猬和猹经常咬瓜。____

3闰土讲的这件事很有意思,我要给这一部分拟个标题:_______

4读选文第六自然段,我们能从中体会到“我”对少年闰土的______之情。

12、阅读下面的话,回答问题。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1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

2破绽在这段话中指的______ ,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

3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

13、阅读赏析阁。

詹天佑(片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________,哪里要________,哪里要___________,哪里要___________,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_____”句子中的第一条铁路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对詹天佑的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对詹天佑展开工作进行了具体描写。

4读了这一片段,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8年,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3.37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找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观点。

【3】结合两则材料,对下边这幅画的寓意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

B.人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言论。

C.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利用微博发声。

D.微博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4】牛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请你发一条微博——设计一条与牛有关的春节祝福语,给父母或老师送去新春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他走起路来慢吞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地方的噪音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运用相同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凄凉(荒凉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凉(悲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文题一:请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将题目《难忘的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