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听了苏珊的话,使我感到很愉快。
2.这奇妙的电话里住着一个一无所知的精灵。
2、品读句子。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2.“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这里的“床”指的是______(A.三黑睡觉的地方 B.土地)。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写出一个带“手”的成语
形容高兴______________
形容机敏______________
形容容易______________
形容冷漠______________
形容亲密______________
形容慌乱______________
形容凶狠______________
形容熟练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义词
陡峭________ 沸腾________
模糊________ 隐藏________
5、按要求填一填。
1.音乐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古有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请按原文填空)
2.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大自然是神奇而多彩的。你瞧,春天的花,绚丽而芬芳;夏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仿照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填一填。)
4.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写过一篇目前来讲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读一读,按要求填一填。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
人物: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上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附加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复:又、再,关山:群山 , 苍:苍翠 鏖战:大战)
【1】“菩萨蛮”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像,简单描述上阕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往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那如画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mào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江清月近人”中的这一句点明了题目。
C.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8、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 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 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 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 ”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在全段中起什么作用?
【2】仿照短文中画“﹏﹏﹏”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作者为了写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夏天的____________。
10、课文核心语段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tǎn tǎng)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jù jǜ)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给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这个片段描写的是________的场面(用小标题概括)。受检阅方阵的行进顺序是:海军两个排、________、炮兵一个师、________和骑兵师。
【3】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景“________”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具体的“________”的描写。这是“________”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和资料,谈谈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空军方队发生了哪些变化?说一说,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资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空军1个飞行中队,只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这几乎是当时人民空军的全部家底。
资料二: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空军方队和空降兵战车方队、地空导弹方队等12个空中梯队组成“蓝色方阵”,160余架飞机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表达空军将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的共同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
粽子
吃粽子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这就使人格外地思念故乡,思念那里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里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沟边上似的……
端午前几天要去采芦叶了。有沟河的地方就有芦叶,只管采就是了。但包粽子的芦叶须得采宽一点、老一点的,不像是做芦哨的叶子,要嫩而小,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或是鱼贯而行,或是隔沟相望。这样的时候,大抵总有一个爱说笑话的领头说笑话,话头自然是刚过门的媳妇,或是将要出嫁的姑娘。乡下会说笑话的人不仅是能言善辩,而且很富有想象力,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我们去采芦叶的时候,母亲便在家里淘米、剥花生,或者挑一些过年留下的大红枣,夹杂在糯米中间。更有讲究的,是将一小块、一小块瘦肉也包进去,称为“肉粽”。
粽子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三角粽——尖尖顶,三角形的底座。约有半市只长短。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线牵连着。还有别出心裁的“月牙粽”“关门粽”“方粽”等等、
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但左邻右舍串门时却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粽子——把芦叶从下面拨开,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尖上开始吃起。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
【1】“鱼贯而行”中的“鱼贯”的意思是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___的情景和乐趣,“鱼贯而行”“隔沟相望”说明了___渲染了___的气氛。
【3】文中都记叙了哪些细小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
___
【4】文中几个破折号的共同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长
【5】读第一自然段,你会想到这两句诗:“___,___。”
12、非延续性文本阅读。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请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1】学校开设的课外兴趣小组有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小组和__________小组。
【2】正在上四年级的小明可能无法参加__________小组。
【3】四(1)班的王亮同学只有周五有空,他能参加的小组有( )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4】小齐没有学过围棋,周二、周五也有时间,她想参加围棋小组。请问她可以参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悼鲁迅先生(节选)
巴 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 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选自《小学教学研究》2014 年第 33 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逝世——( ) 汇集——( ) 悲痛——( )
【2】“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_____的心情。
【4】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________。
【5】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用“ ”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14、阅读。
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笼,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什么别的声音了吗?”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怪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冬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乐曲,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二泉映月”是无锡惠山的一个景点,文中有许多描写“二泉映月”美丽景色的词语,请找出四个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写出了( )
A.阿炳双目失明,以卖艺度日
B.十年后,阿炳穷困潦倒,过得很凄惨
C.无论条件怎样恶劣,阿炳都渴望安定幸福的生活,热爱音乐
【3】“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这句话中,听到阿炳“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听到阿炳“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中加点的“积淀已久的情怀”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乐曲,这首曲子起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抒发了阿炳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比喻句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
(2)会场上乱成了一团。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8、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许多士兵尊称她为“提灯女神”。(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百花园。
如果你有一个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呢?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