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怒吼吧,黄河》中的成语较多,请找出6个写下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并用横线划出整体认读音节。(7分)
3、辨字组词。
喉( ) 懒( )
猴( ) 喇( )
褐( ) 扶( )
喝( ) 肤( )
4、谜语小世界。
(1)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 提示:动物( )
(2)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 提示:自然现象 ( )
(3)金灿灿,圆滚滚,半个浮,半个沉,不会走,只会跳 提示:自然现象( )
(4)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胜似黄金莫错过 提示:自然现象 ( )
5、我会填。
①郝副营长的死让我想起了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让我想起了诸葛亮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选之间而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少选”的意思是______,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登着,浓密的胡须好像一个隶体的“一”字,他就是______。这学期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
6、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做一做。
雨过山村
[唐]王建
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根据解释,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小溪旁长着翠竹。 _________
(2)互相呼唤。 _________
(3)庭院中间。 _________
【2】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________图景。
【3】本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___________,第四句通过写作者的“闲看”来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8、结合注释解释词语及诗句意思。
1.解释词语:
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唯一的听众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住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抚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来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温透了村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地:“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一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含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初读短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思考:
①短文中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和( )
②文章开头部分,父亲和妹妹为什么说我在音乐方面是白痴?
③谈谈你对文中画“ ” 的两句话的理解。
④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作两处批注。注意:请你用上两种不同的批注方法。
【3】用心读一读短文。请你从表达或写作的角度谈一谈你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醒悟》,完成下面各小题。
醒悟
这天早上,打工妹胡秀梅从手机回收店里走出来,看到路边有一个卖书的流动摊位,便上前翻看。
书摊不大,但种类不少,有一个顾客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胡秀梅原本只想随便看看,并没想买书,可当她拿起一本名为《醒悟》的书,翻看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很精彩,于是临时决定买书。一看定价是二十元,她也不讲价,拿出一张二十元的票子往摊主面前一放,指着书后面的标价说:“这本书二十块,我买了。”
书摊主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戴着一副老花镜,他转头仔细看了一下书的定价,确认后,点点头,收了钱,说:“姑娘,把书给我,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急着赶车的胡秀梅说了句“不用了”,就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摊。
走出没多远,胡秀梅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姑娘,等一等”,急于赶车的她没回头,加快了步伐,跟竞走似的小跑起来,直奔前方的公共汽车站。
胡秀梅快步走到车站,眼看就要上车了,突然有人在身后拉住了她,把她吓了一跳。她猛地回头一看,拉她的人正是卖书的老汉,她大声问道:“你干吗?”
老汉气喘吁吁地说:“要……要不是我经常锻炼,恐怕就追不上你了。姑娘,你看看,少了什么东西没有?”
“没有啊!”胡秀梅回答道。
老汉笑着说:“不对吧,姑娘,刚才只有你和另一个人买书,你走后,我就发现你掉了东西,你再好好想想。”
胡秀梅摸摸自己的衣兜,突然,她叫道:“糟了,我的手机不见了,是黑色带蓝边的。”
老汉拿出一部手机,笑着对胡秀梅说:“你刚走,我就发现你的手机落在书摊上,可我怎么喊,你都听不见。”他边说边把手机递到胡秀梅面前。
胡秀梅接过手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转身就要上车,可又被老汉拉住了。胡秀梅奇怪而又不耐烦地问老汉,还有什么事。
老汉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姑娘,刚才卖给你的那本书有点问题……书可以卖给你,可书里夹的东西却不能给你。”
“书里夹着东西?”胡秀梅惊讶地说,“什么东西?”
老汉说是一张百元钞票,编号是EF7932XXXX。
胡秀梅不相信地说:“书里有钱?不会吧,我怎么没发现呢?”
胡秀梅把夹在腋下的那本《醒悟》打开,开始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一张钞票,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
老汉拿回钞票,说:“这张钞票是前几天一个小伙子来买书时给我的,事后我才发现是假币。我随手就把钱夹在了书里,一是不让它再流通骗人,二是说不定哪天那个小伙子回来找我。”
“回来找你?”胡秀梅直摇头,“不可能!你想,那小伙子明摆着是用假币骗你,又怎会再回来?”
老汉说:“可我相信,人总有醒悟的时候……”
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去手机回收店卖手机,店方说她的手机虽然外壳很新,但机芯已经彻底报废,最多只能卖几十块。当她发现书中夹着钱时,灵机一动,故意把手机落在书摊上,本以为老汉看见手机,就不会追她……
胡秀梅没有勇气告诉老汉真相,但她记住了老汉的话:人总有醒悟的时候!
(选自《故事会》2016年11月下半月刊)
【1】文中多处写到胡秀梅“急着离开”,这样写的真正目的是( )
A.写出人物急于赶车的神态
B.说明她喜欢阅读
C.从动作衬托人物心里有鬼
D.做事急躁
【2】胡秀梅找到夹在书里的钞票后,“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胡秀梅“不好意思”是因为( )
A.没能发现书里的钞票 B.担心自己会被老汉误会
C.找很久才发现书里的钞票 D.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3】短文哪个情节没有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 )
A.胡秀梅寻找钞票
B.胡秀梅故意掉落手机
C.老汉拉住胡秀梅
D.胡秀梅发现手机不见了
【4】对文中塑造的老汉形象 ,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做事情讲原则,拾金不昧。
B.有责任心,对事情有担当。
C.有一颗善良的心, 想帮助小伙子和胡秀梅
D.是非分明,心地纯良,品德高尚。
【5】文中假钞青年并没有出现,但是他在文中的作用却很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故事的完整,作者随意安排的人物。
B.这是一条暗线,暗示着胡秀梅的行为的“不光彩”。
C.对老汉这个形象是衬托的作用,对胡秀梅则是影射。
D.让小说情节扑朔迷离,更具可读性。
【6】文章篇末两次重复“人总有醒悟发现的时候!”关于这句话,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
A.呼应文章的题目
B.虽两次重复,但意义不同。
C.反复强调文章的主旨,让中心更加突出。
D.更生动地表达出老汉心中急切的希望
【7】“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请联系短文的有关信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把胡秀梅买的书起名为“醒悟”,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从不同角度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1、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yí)、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________ _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个)(2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2分)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点明________。(1分)
(8)请你根据短文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分)
12、课外阅读。
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
①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
②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③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找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但左权的英灵并没有得到安息,日军截获我方“左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了回来,在十字岭挖出了左权的棺材,打开后给遗体照了相,登在了敌伪报纸上。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华北。
④1942年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了一块风景秀丽之处为左权举行公葬仪式,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还有五千多位军民。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
【1】短文第①自然段交代了( )(多选)
A.地点 B.时间 C.经过
D.人物 E.起因 F.结果
【2】在第②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左权品质的词语: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处相互照应的句子,并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华北。”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敌人太残忍了,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人民的愤慨,也说明了人民对左权的爱戴。
B.敌人的暴行激起了民愤,人们都要为左权报仇。
C.敌人的暴行惊动了山河,使山河失去了颜色。
【5】下面是对文本内容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第④自然段运用的是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____)
(2)从对罗瑞卿的语言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八路军指战员对左权的深切怀念和对日寇的刻骨仇恨。(____)
(3)“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这体现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____)
13、选读
我要把昨天我做的梦,
拿到冰箱里冷冻。
到遥远的一天,
我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
我就把这个可爱的梦,
拿出来解冻,
然后把它煮沸,坐下来,
浸暖我冰冷的双足。
(选自《阁楼上的光》)
(1)给这首小诗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根据小诗的内容填空。
这首童稚的诗中,“我”要冷冻 ,这样,等到“我”年老时,就可以 。小诗中的“我”真是个 的孩子。
为什么说等到“我”白发苍苍时,那些“可爱的梦”能“浸暖我冰冷的双足”?
你曾有过哪些美好的梦想,让你觉得可以记取一辈子,温暖自己一辈子?试着选择其中两个写下来。
14、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1】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
2.我日日盼新年。
扩句
3.他的父亲带来了几只很好看的鸟儿
缩句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外面的噪声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
18、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改为“被”字句:
2.奶奶带着微笑。奶奶掩不住她的疲劳。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3.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20、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21、习作。
微笑是一种力量,微笑是一朵美丽的花,微笑让生活更美好……请以“微笑”为话题,摄取生活中“微笑”的镜头,精心描绘它,写成一篇习作。
要求:自拟题目,把自己内心的体验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