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开学考试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

3.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土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shāo wēi yōu yǎ xuán yá gē da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zhèng fǔ páo xiào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zhú  tǒng níng  zhòng shí  bēi jiāo  zào  bù  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填准词语伙伴。(原书28页第2题)

一个( )的人   (   )地笑

(   )的生活   (   )地照相

(   )的心意   (   )地打仗

(   )的日子 保护着(   )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七律•长征》这首诗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见证了____________的开国大典,聆听了_________的月光曲,阅读了____________的“好的故事”。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诗词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

B. 白雨/跳珠//入船

C. 卷地风/来忽/吹散

D. 望胡/楼下//如天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 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 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 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 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7、请从下面的九宫格中识别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再完成练习。

【1】我识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2】所识别的诗句与《浪淘沙》(其一)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源远流长、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写得出神入化。

【3】我还积累了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上面内容。

2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 三军:____

3说说文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

6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雅—( )       茂盛—( )

【2】第①②段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衬着作者对_______________憧憬和追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结合文中加点词语,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其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永远铭记我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在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

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自然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用“_____”划出其中一句。

3文中的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什么说:你的钱正好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训练

绿蓝白——中国农业的希望

人们说起粮食问题,常常只是计算我们直接吃了多少粮食,其实,更多的粮食用在了富牧业、养殖业酿酒业和其他工业上。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种人吃的口粮,又要种给鸡鸭鹅、牛马羊、酒客吃的粮食,还有许多地要种棉花、果树、蔬菜、油料等经济作物,实在是力不从心。怎么办呢?科学家提出了绿蓝白三色农业的构想。绿色农业是指在土地上耕种的农业,那么,蓝色农业白色农业指的是什么呢?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由陆地资源的利用向海洋资源的开发进军了。海洋变成了农场。海洋中不仅有鱼虾蟹可供食用,许多藻类和海产品的食用价值也被人类重新认识,甚至海底的石油也被开发出来做成了的饲料...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蓝色农业

海洋生物产品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味道鲜美,称得上是优质食品。我国有一万八千多千米海岸线,如果把我国近海二十二亿亩的浅海区域都利用起来,实现农牧场化,那么,解决中国未来更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多了一条出路。

地球上有三大类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单个的微生物要借助于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电子显微镜放大一二十万倍才能看得清楚。与传统农业不同,由微生物领衔的农业,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厂房里进行的。所以,科学家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白色农业

微生物怎样在农业上发挥作用呢?举个例子来说,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五亿吨,如果把其中五分之一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饲料,就可以获得相当于四百亿千克的饲料,这是目前我国每年饲料用粮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人畜争粮的矛盾岂不是可以大大缓和了吗?让微生物形成规模产业并加入大农业领城,现在才刚刚开始,它的前途是十分广阔的。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兴奋地把三色农业称为又一次产业革命。这次革命的结果,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而且将使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工业,使更多的农村成为城市,使域乡之间的差别大大缩小。这是多么美好的前景啊!

1什么叫绿蓝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绿蓝白是中国农业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蓝白三色农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举出两例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老店不老

一家老店,一把剪刀,一个老人。

他的腰上系着青蓝围裙,皮鞋擦得锃亮。那整齐的发丝如青草一样,排布头顶。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不经意间,我被那墙上的红漆字吸引,红红的“理发”二字,没有招牌,就那样被写在墙上。干练,给人一种精神气。他们说这是老人写的。

老人帮人理发时,总会时不时地冒出一句:“怎么样,这发型挺不错吧?”常来的顾客顾及他年纪大总会敷衍一句:“还行。”只有那叛逆期的少男少女会认认真真地和他较劲儿:“老师傅手艺确实不错,就是发型种类少了点。太老了,不新潮。”老人脸色一变,红一半,紫一半的。

我担忧地望着老人,毕竟他年纪大了。

几天后,当我再次经过这家店时,店门紧闭。那木牌上写着:“暂停营业”。果然,老人不干了。我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风微微吹着,叶子在树梢悠悠地摆动。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我的头发越来越长。母亲望着镜子中头发凌乱的我,说:“去找向师傅吧。他最近开门了。”我感到惊讶,原来他不是彻底关门哪!

于是,晨起。路上行人稀稀落落,树上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

我走进小店时,老人正在扫地。我准备找个椅子坐下来等老人时,却发现,屋内多了一张大沙发和几张旋转椅。那不远处的茶几上还搁着几袋茶叶和几袋瓜子,也许是供客人等候时喝的、吃的。老人扫完了地,围上围裙,从不远处的架子上找出一本书,递给我,面容和蔼地看着我:“你找找看,喜欢哪个?”那上面满满的都是发型,种类繁多,看得我眼花缭乱。“向师傅,我还以为你不干了呢,原来拜师学艺去了呀!”我和他开起了玩笑。“哈哈!现在的孩子,了不得。以前啊,我呢,太沉浸于过去的荣誉,直到孩子们点醒我,我才意识到该去学习学习了。于是,我放了几个月假,去北京拜师学艺了。”说完,他摸摸头,朝我微微一笑。

原来,那段时间,他真是学艺去了。我顿时因为自己的误解,涨红了脸。

我顶着一个崭新的发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小店。顾客陆陆续续走进小店,无不惊讶于店内的布置和发型的种类。也无不如我般满意地离开。老人望着一个个离去的背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仍旧是那老店,老店不老。

【1】联系上下文,推测“敷衍一句”的意思是(  )

A.不情不愿地说一句好话。

B.态度诚恳地说一句好话。

C.表面应付地说一句好话。

D.挖苦讽刺地说一句好话。

【2】“老人脸色一变,红一半,紫一半的”这句话说明老人当时的心情是(  )

A.害怕

B.羞愧

C.激动

D.紧张

【3】老店“暂停营业”是因为老人(  )。

A.到北京去拜师学艺了。

B.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龄。

C.年纪大了需要休息。

D.被嫌弃发型太老生气关门了。

【4】老人小店重新开业前后,“我”的心情变化是(  )

A.惊讶——惊喜——担忧——心满意足

B.惊喜——担忧——惊讶——心满意足

C.惊讶——担忧——惊喜——心满意足

D.担忧——惊讶——惊喜——心满意足

【5】“我顿时因为自己的误解,涨红了脸”,“我”误解的是(  )

A.老人生气了。

B.老人手艺很不错。

C.以为老店彻底关门了。

D.老人年纪太大了。

【6】文中“风微微吹着,叶子在树梢悠悠地摆动。”“路上行人稀稀落落,树上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两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说“老店不老”,而我更愿意说“老人不老”,老人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海空卫士”王伟

①在浙江湖州飞凤大桥旁的凤凰公园里,有一座“海空卫士”王伟的塑像纪念碑。纪念碑上的人像,身穿飞行服、头戴飞行头盔,伫立在红旗下,目光直冲云霄,注视着祖国的海空,威武的英姿透出临危不惧的风采。

②1968年4月6日出生的王伟,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一名飞行员,长大报效祖国。王伟的家乡有个空军机场,只要有飞机飞过,无论他在干什么,都要跑出去看飞机。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大学,而是当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他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刻苦钻研飞行技术,无论驾驶哪一种型号的战机,他都能凭地面苦练的本领做到空中精飞,王伟也因此成为能飞“四种气象”的飞行员,每次飞行考核都是“优秀”。在军校学习时,他积极进取,赢得多个“第一”。第一个当班长和区队长,第一批入党,第一个驾驶改装的歼一7飞机放单飞……不管在哪里,王伟都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他经常担负重大飞行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③2001年4月1日早上,美国海军一架电子侦察机擅自进入我国海南岛海域上空,侵犯我国海域主权。如果不在短时间内将美方飞机赶出境内,势必会造成我方重要信息的泄露。我方发现后,立即派出赵宇、王伟驾驶的编号分别为81190和81192的两架战斗机对其跟踪。8时26分,一阵战斗警报声骤然响起!王伟和战友赵字百米冲刺般跑向战机,迅疾起飞。当时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起飞后不久,雷达显示50千米外出现了一架当时世界级的电子侦察机——超大型的美国EP-3飞机。EP-3能探测出300千米内的目标。王伟和赵宇在万米高空密切合作,很快将美国侦察机赶出境内。就在他俩即将返航的途中,美方飞行员突然返回,并直接开到了我方战机的上方,王伟与赵宇再次对其出击!王伟脱下了氧气罩,并且向美方做出警告的手势。当时王伟驾驶的战机与美方的侦察机相距只有3米,这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是个危险极大的举动。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千米处正常飞行时,美机再次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王伟驾驶的飞机相撞。当时王伟飞机的尾部被美机螺旋桨刮得“像纸片样”飞散开了,战机发出一阵惨烈的怒吼,呈右滚下俯状下坠。仍然想尝试保护战机安全的王伟,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试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救护战机。他驾驶着已经完全失控的飞机,在空中翻滚下坠的紧急关头,镇定地向赵字报告:“飞机控制失灵,飞机控制失灵!”在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人和战机共存亡!直到听见赵宇呼叫“赶快跳伞”时,王伟才用沉稳的技术操作,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心爱的战机。他犹如一道璀璨的流星,燃烧着生命的终极晶亮,在南海上空划出一抹壮丽的人生轨迹。

④王伟跳伞落海后,海军及地方有关单位和当地群众,克服海上恶劣环境和复杂气候等困难,连续奋战了14个昼夜,展开大规模搜救行动,但始终没有找到他的踪迹。“这里是81192,这里是81192,我是驾驶员王伟,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寥寥数语,成为王伟最后的通话记录。

⑤20多年过去了,英雄从未远去,人民无法忘记!每年的4月1日,大家都要呼唤王伟的战机81192号返航。今天,我们可以告慰烈士王伟:81192号可以放心返航了,因为祖国的海空之上,有了更强的捍卫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①临危不惧:_____

②朝夕相处:_____

(2)文章第②段画“______”的句子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

(3)简要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对王伟没有及早跳伞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飞机呈右滚下俯状坠落,来不及跳伞

B.誓与战机同存亡,是飞行战士的职责

C.他想尝试保护失控战机的安全

(5)最后一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6)为什么称王伟是“海空卫士”?简要说明理由。(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

(7)“今天,我们可以告慰烈士王伟:81192号可以放心返航了,因为祖国的海空之上,有了更强的捍卫者!”这里“更强的捍卫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8)文章题目可以不唯一。下面的内容是网民对王伟的哀思之词。请你根据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从中选择词句,组织语言,给文章换一个题目。

①20多年前的4月1日,“海空卫士”王伟魂归大洋。云海茫茫,大海滔滔。南海中涌起一堆堆哀思的浪花,阵阵涛声呼唤着英雄的名字——“海空卫士”王伟!

②青山青松,相依互偎,英雄无畏的铮铮铁骨,千古不朽;长江长城,东海南沙,烈士坦荡的巍巍正气,与世长存。

文章的新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土地的颜色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亦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法。人的生命融入土地后,最后的结局是剩下“一抔黄土”。由此可见,土地的主色调是黄色,在一般人的眼里,这种色彩带有单调和悲凉的味道。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著作,而是指大地上的斑斓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权威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这些都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妖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出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上,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上,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春天的土地是(  )的,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  )的,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  )的,金色的稻浪、橙黄的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  )的,晶莹的霜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如今,银色的冰川在消融,大地上的绿色在减少,黑土地正在流失,黄土地上流走的泥沙危及千里沃野,白花花的盐碱地挤走了良田肥地,苍黄的沙尘暴席卷城市村庄,地下宝藏被乱采滥挖……这样的行为,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真的变得色彩单调,不再神奇,人类将会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

⑦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⑧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

1人们心目中土地的主色调是(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2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中的“大块”指的是(  )

A.大地 B.斑斓景观

C.色彩花纹 D.长篇著作

3填入选文第④段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激情 灿烂 厚重 洁净 B.灿烂 激情 厚重 洁净

C.灿烂 厚重 激情 洁净 D.灿烂 洁净 激情 厚重

4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⑤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并列 C.转折 D.因果

5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土地是神奇多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的主题”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模仿秀。(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它们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

 

 

(2)北京城这秋色的秋林啊,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1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___________

17、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将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19、句子加工

①在战士们的一片欢笑声中,我慢慢地了解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巨浪扑上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把想法毫不保留地全部讲了出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我们即将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和同学,迈入初中了。相信你在小学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的情感体验:感动、后悔、兴奋、烦恼……回想一下,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事件具体、感情真挚;3.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