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四年级(下)课时练习语文考卷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

A.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C.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D.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

A .大地滋养了万物,人类没有专享她的特权;相反地,有了大地,人类才能生存,生命 才能延续。人类应该爱护大自然。

B. 大地属于一切动植物,跟人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C. 大地不属于人类,她只属于神。

 

3、选择成语填空。

百发百中   逃之夭夭 毫不在乎 自由自在 当机立断

(1)面对紧急情况,我们应该( )。

(2)鱼儿在水里(   )游来游去。游人来了也(   )。

(3)青蛙伸出舌头,瞄准眼前的飞虫,一抓一个准,真是( )。

(4)敌人趁着夜色(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警戎  迟钝 朦胧   焦躁不安

B.扩大  侍候 锐利   彬彬有礼

C.晌午  分辨 慰籍   依山傍水

D.旗帜  稀蔬 拂拭   相题并论

5、“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对这首短诗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采用了分总的结构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B.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真挚的爱

C.诗中冒号的作用是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D.诗人用诗句的排列形式,表现出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不太和谐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C.一排排松树挺立在风雪中。

7、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神态描写)

B.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环境描写)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心理描写)

D.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动作描写)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默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冰心的三首短诗,回答问题。

繁星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繁星

弟弟呵!

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

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吗?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①无从查考;毫无根据。________

②宠爱慈惠。________

【2】整体感悟。

前两首诗描写的是浓浓的________之情,第三首诗体现的是________

【3】诗句赏析。

①“你恼我么?”一句体现了作者______

A.对弟弟的惧怕。    B.对亲情的珍惜。

C.对弟弟的歉意。    D.对弟弟的安慰。

②“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说明诗人______

A.为勉强弟弟感到惭愧。

B.爱欺负家人。

C.与弟弟感情深厚。

D.空闲时间较多。

③第三首短诗中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__,说明母爱是伟大的,在母亲面前,连感恩的话都会被消融。

【4】通过对这三首短诗的解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后提升。

神奇的竹子

一个20厘米高的竹笋会在一夜之间变成2米高的竹竿,这恐怕是自然界最神奇的魔术表演之一了吧。

竹子为何拥有这样的天赋?原因是竹子属于禾本科,严格来说是身材高大的“大草”。它和树的最大区别之一便是生长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树的生长点几乎都是在树干的顶端,那里云集了大量特殊细胞,会不断分裂,让大树一点一点地伸向云霄。但竹子的生长点在每个竹节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而竹子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起来。

竹子不仅个子高,还像木材一样坚硬,并且有着特殊的韧性。这要感谢竹子所拥有的丰富纤维一掰折竹竿,会发 现有很多不容易扯断的细丝,那就是坚韧的竹纤维了。它们把整个竹竿连接在一起,就像是大楼中的钢筋。当然,光有钢筋是不足以建成一个坚固建筑的,还需要有大量的“混凝土”,竹子中木质化的细胞恰恰是这样的“混凝土”。“木质化”这个词或许有些难懂,那么不妨在吃梨的时候注意一下里面的那些硬硬的小颗粒,它们就是木质化的细胞。只不过梨中的木质化细胞很少,而竹子中40%的细胞都是这样的木质化细胞。

此外,竹子军团培养“新兵”的能力也很强。当年分蘖(niè)裁植的竹子,第二年可萌发3-5根笋,第五年可达到90-180根。因此,民间说竹子“种一株,长一片”,一点儿也不夸张。

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sǔn shǔn) 分(liè niè)

维(xiān qiān) 钢(jīn jīng)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神奇—— ___________ 坚韧——_____________

(2)反义词:坚硬—— ___________ 稀缺——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竹子有特殊的韧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竹子军团培养‘新兵’的能力也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延伸阅读。

小鸡

我家买了九只小鸡,毛茸茸的,就像九个小绒球。它们都长着一张粉红色的小尖嘴和一对淡黄色的脚。       

小鸡怕冷,妈妈把电灯开着放在盆里,它们就安静了。中午,我把盆子搬到院子里,让它们晒太阳。一打开盒盖子,它们立刻欢乐起来,发出悦耳的叫声。小鸡有各式各样的姿态:有的抬起头,睁着小眼睛向外望,有的扑棱着那对还没长齐羽毛的小翅膀向上蹦;有的闭着小眼睛,在温暖的阳光下休息;有的在悠闲地散步。

   小鸡要是饿了,就叽叽叽地叫,像是说饥饥饥。这时只要把米碟放进盒里,它们就会一窝蜂似的围上来,一边啄米,一边发出悦耳的叫声。一只小鸡啄了一口食,仰起头,小嘴一张一合吃了起来;一只小鸡啄得太多了,怎么也咽不下去,噎得直眨眼;一只小鸡只顾埋头啄食,一不小心踩了另一只鸡,那只被踩的鸡就地尖叫一声,不问青红皂白地和它了起来;一只小鸡为了半粒米,被别的小鸡包围住,出不去,就想出了好办法,从包围它的小鸡肚子底下,吃力地拱出来,把米吃了。

小鸡虽然没有妈妈,但也合群。要是有淘气的跳出了纸盒,它们就会拼命地叫,呼唤它们的伙伴。这时我把它托回盒里,另外八只小鸡就马上围拢来,显出亲热的样子。

【1】找出比喻句,打上“√”。

(1)它们毛茸茸的就像九个小毛球。(        

(2)有的闭着小眼睛在温暖的阳光下休息。(          

【2】文中有个排比句是围绕“______”这个句子来写的。

【3】这篇短文详写了小鸡____________;略写了小鸡的___________的特点。

【4】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作者对小鸡怎样的感情?_______

12、阅读检阅台

夏 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前一排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当所有的红光都消失之后,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就像一盏挂在高空中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光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倒映在深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望着这夏夜的迷人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有改动)

1从文章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渐渐 ——(    ) 漂亮 ——(    )

消失 ——(    )  快乐 ——(    )

2短文按照_____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夏夜的景物,短文是围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________”一词集中写出了海滨夏夜的美,作者面对这美景,感到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描写了海滨夏夜的景色,通过描写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有代表性的景物,写出了海滨夏夜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海滨夏夜有那么多迷人的景色,你的家乡都有哪些美景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峰观日出

云峰山日出是云峰山的两大名景之一。为了观日出,老师领着我们披着星斗,登上了云峰山顶。虽然是夏季,但山顶仍然是凉风习习。几颗亮晶晶的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就告别了。

东方的天边张开了一张灰白色的幕,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天空中的彩云真是干变万化,一会儿是骏马腾空,一会儿是红花如火,一会儿变出了许多橘子,一会儿又是灯光闪烁。一会儿红艳艳,一会儿金灿灿,变化无穷,艳丽极了。

这时,一位同学指着东方叫起来:“看!太阳快出来了!”我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东方的地平线越来越红。果然,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方的地平线跳出。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好像半个光芒四射的火球在一个盘子里跳动。太阳越升越高。不知是谁把一块黑云扯在了太阳的头上,一道道灿烂的光芒,在黑云下面镀了道道金光。太阳慢慢地被黑云包在里面,从黑云上面射出一道道明亮的光柱。灿烂的阳光从黑云的空隙中射向大地,形成金光闪闪的光柱。太阳终于扯开黑云,冉冉地升上了蓝色的天空。瞬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红彤彤的。

这时,我们完全被太阳的光芒包围着。望着身披着彩霞的同学们,我想,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

1“小星星向我们挥挥手”说明(   )

A.小星星和“我们”打招呼。

B.小星星欢迎“我们”。

C.天亮了,小星星要沉下去了。

D.小星星喜欢“我们”。

2天空中的彩云的特点是(   )

A.颜色单一,变化极快。

B.千变万化,白白软软。

C.颜色鲜艳,一成不变。

D.变幻无穷,颜色鲜艳。

3“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方的地平线出。”对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个词把太阳拟人化了。

B.写出太阳升起的时候很吃力。

C.写出太阳升起的速度很快。

D.写出太阳升起的速度很缓慢。

4“瞬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红彤彤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A.担心 B.惊喜

C.平静 D.哀伤

5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把我埋得浅一些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些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害,死亡的阴影   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    。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外面走过来。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被纳粹士兵用剌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侯,小女孩睁大   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侯,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   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鉴赏感悟:

本文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死亡,把自己的不幸和与爱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1请给下列词语找反义词。

活泼(   )   真实(   )   丑恶(   )   渺小(   )

2请把下列的四个词语填到原文中的横线上。纯真 笼罩 漂亮 吹拂

3请把描写小女孩天真可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4小女孩为什么要求把自己埋得浅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流下眼泪了吗?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军官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